解构、建构和重构的三重协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成与运行机制——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演化发展为视角

2013-08-15 00:48孙全胜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对立面解构列宁

孙全胜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211189)

一、解构、建构和重构的三重协奏:唯物矛盾观的生成与运行机制

唯物矛盾观的生成与运行是一个不断解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笔者根据矛盾观出场的逻辑演化进程,把唯物矛盾观的出场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可以看作为一段乐曲的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激愤豪迈,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矛盾观的解构和重构

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就是在激烈地解构黑格尔唯心矛盾观的基础上生成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矛盾观的最大错误就在于它的唯心性,并指出“理性一旦把自己设定为正题,这个正题、这个与自己相对立的思想就会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这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1]140也就是说,用思辨来解决现实矛盾,只会带来无限循环的纠结与迷途。

马克思对黑格尔矛盾观的解构主要体现在对其性质的批判。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中,马克思就指出了批判的价值——“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1]4马克思指出,黑格尔试图用思辨来解决现实矛盾完全是痴心妄想。“你们要求人们必须从现实的生活胚芽出发,可是你们忘记了德国人民现实的生活胚芽一向都只是在他们的脑壳里萌生的。”[1]8也就是说,黑格尔的唯心矛盾观主要错误在于把现象的矛盾理解为本质中的理念中的统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解构了黑格尔矛盾观的唯心性,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产生出来的。”[2]305也就是说,矛盾的观念产生于实践,而不是相反。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普鲁东的矛盾思想揭露了唯心矛盾观的错误。普鲁东不懂得“逻辑世界只是现实世界在人的观念中的反映”[1]139,因此只能随意编造矛盾。马克思认为解决矛盾不能靠取消矛盾来实现,“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3]146

在解构中,马克思又拯救出了黑格尔的矛盾观的合理内核。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深刻之处也正是在于他处处都从各种规定……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4]312,这实际上肯定了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对立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在黑格尔对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要“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4]359,把研究的视角从主观转为客观对象,使矛盾观冲出了唯心主义的牢笼。马克思认为,君主和市民社会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为这是“两种本质的差别”[4]355。马克思高度肯定了黑格尔的统一观点,但出于革命和斗争的需要,他又着重强调了对抗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3]104这种强调斗争的观点对唯物矛盾观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了矛盾运动的实质:“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1]144他进而指出了矛盾运动的出场形式,是“正题、反题、合题”[1]140,“自 我 肯 定、自 我 否 定 和 否 定 自 我 否定”[1]140。

马克思把矛盾观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建构了一些唯物矛盾的基本观点,并把它应用于理论批判和现实斗争中,从而奠定了矛盾观乐曲的基调,拉响了矛盾观发展的第一乐章。当然,马克思的矛盾观是在和思辨哲学家论战的时候零星发散出来的,所以其矛盾观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征,而对矛盾的生成逻辑和具体内容的论述较少。

第二乐章:豪迈理智,恩格斯对唯物矛盾观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恩格斯的矛盾观也是建立在对黑格尔矛盾观的借鉴和吸收上。与马克思的看法相同,恩格斯也认为黑格尔矛盾观的错误之处就在于它的唯心性——“这些规律是作为思维规律强加于自然界和历史的,而不是从它们当中抽引出来的。从这里就产生出整个牵强的并且常常是可怕的虚构;世界,不管它愿意与否,必须符合于一种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自身又只是人类思维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5]484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反对杜林的观点驳斥了唯心矛盾观。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人不可解决的矛盾”[6]19;矛盾不仅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和过程本身中的”,而且是推动事物演化发展的“实际的力量”[6]118,矛盾规律不仅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还在人的头脑中起着作用,辩证法的规律“在自然界和历史中起着作用,而在它被认识以前,它也在我们头脑中不自觉地起着作用”[6]140。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作了明确的规定:“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6]139他指出了唯物矛盾观和黑格尔唯心矛盾观的不同,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自然的理解,“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6]23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在观察和思考事物时,注重它们的关系、它们的规律、它们的变化。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于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恩格斯明确指出:“既然简单的机械的位移本身已经包含着矛盾,那么物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以及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7]132这实际上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的运动形式中。至于矛盾的客观性,恩格斯则认为它是一种现实的推动力量。在矛盾与事物运动互为因果的关系方面,恩格斯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7]132。运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所以说运动是相对的,但是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确实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动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宇宙无始无终,运动无止无境,矛盾也普遍永恒。这一观点是建立在肯定物质世界的唯物本质基础之上的,和黑格尔强调绝对理念的唯心观点已经有了截然的不同。恩格斯进而肯定了“辩证的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他指出:“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正是一切发展的推动力(从形式方面看)……对立之划分,对立的斗争和解决”[8]673。辩证的否定是矛盾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实际是在肯定矛盾的否定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恩格斯还具体指出了辩证的否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进行的,他举例道:“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类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而鸟和爬虫类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失”[8]554。

总之,恩格斯为唯物矛盾观的深化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乐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这表现在:其一,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其二,从侧面补充和发展了唯物矛盾观的观点,如:“辩证的否定”“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等;其三,论述自然、历史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并深入探讨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象、性质及作用。但是,恩格斯并没有着手构建一个系统的矛盾体系,即使他提出了很多深刻的矛盾观点,遗憾的是其本身还是不成系统和体系的。

第三乐章:婉转悠扬,列宁对唯物矛盾观观点的明确和矛盾体系的初步建构

列宁的矛盾观也是建立在对唯心矛盾观的批判和继承上。列宁继续解构了黑格尔思辨唯心矛盾观的荒谬性,他认为,唯心矛盾观宣扬自我意识是一切活动的推动因素,只能用自我意识去编造客观现实,这正好暴露了其唯心主义实质。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深刻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9]407也就是说,唯心主义把认识脱离了物质、自然,造成了其不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这实际上就是批判唯心的矛盾观脱离现实的实践,具有空想性。列宁在解构唯心矛盾观的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矛盾观。

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等人的矛盾观点,恩格斯认为,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把这一观点发挥为: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并且进一步认为,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自己运动的动因、动力、源泉。“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9]407。在他看来,“辩证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9]402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列宁指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9]132

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列宁对对立面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作了阐述。他认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9]407列宁具体研究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关系,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9]408。因此,列宁特别注重“对立面的统一”。他认为学者应该认真“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和“在什么条件下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9]88。

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直截了当地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10]192对立面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10]306。据此,列宁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初步构建了一个唯物矛盾观的体系。列宁列出了辩证法的16条要素,简略地分析了唯物矛盾观的内容。

总之,列宁结合自己的革命经验,对唯物矛盾观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和研究,乐曲形成初步体系。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等人的观点,把对立面的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列宁在黑格尔的叙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并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列宁没有专门的矛盾论著作,其《哲学笔记》虽然是以辩证法思想为中心,但同时还涉及认识论、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史和自然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乐章:水到渠成,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重构和矛盾学说体系的形成

毛泽东在建构和完善矛盾学说体系方面作了杰出的工作。《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矛盾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和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气派。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矛盾学说体系,从而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新乐章。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主要继承了列宁等人的矛盾观点,并对他们的矛盾观点进行了论证和说明。列宁认为,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这一观点被毛泽东采用而且在《矛盾论》中直接凝练为其中的一句话:“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10]336列宁认为,“对立面是统一的”,毛泽东则从中发挥出“对立统一”规律,并根据列宁“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10]306的论述,具体阐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毛泽东还继承了马克思强调对抗的观点,补充性地论述了对抗在矛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继承了恩格斯“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观点,并用这一观点分析了运动和矛盾的关系。毛泽东在列宁的基础上,明确地概括了矛盾绝对性的两层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11]305毛泽东发挥了矛盾的普遍性,把对抗才是矛盾,发展为事事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有,差异就是矛盾。

除了继承前人的矛盾观点,毛泽东还开创性地系统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把矛盾的特殊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11]317。不但如此,毛泽东还指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是研究者应该特别加以研究的。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并且把这种关系发挥成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指出这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毛泽东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1]319这显然是跳跃式的思维,虽然矛盾的普遍性不等同于矛盾共性,但是,“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1]320经过这一跳跃式的转换,毛泽东就把共性个性关系原理上升为矛盾问题的精髓。

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在《矛盾论》的许多地方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作了深刻的论述。如在谈到不同类型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时,他直接列举了中国革命的几种不同情况的解决方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3]308毛泽东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矛盾的方法。如:防止片面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次,等等。矛盾是错综复杂的,而实际生活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他特别强调一分为二的观点,在两种矛盾中,又要抓主要矛盾——“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1]320;“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1]322毛泽东提出的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在《矛盾论》中,矛盾学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唯物矛盾观进行了从整体地位到共性、个性再到内部关系的全面探讨,从而形成了矛盾学说的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立体、系统的体系,对唯物矛盾观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当代启示:余音绕梁,不断的解构、建构和重构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成和演化机制

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这一乐曲的生成轨迹可以看出,它源自对黑格尔的唯心矛盾观的解构,发展于马克思等人对唯物矛盾观点的建构,形成于毛泽东对唯物矛盾观中国式重构,其本身历经了一个这样的逻辑演进过程:唯心—唯物—分散—系统—普遍—特殊。这是一个不断解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马克思处于革命斗争的需要,解构了黑格尔的矛盾观,使矛盾观冲出了唯心主义的牢笼,建立在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恩格斯为了和杜林等人论战,继续解构了唯心的矛盾观,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矛盾观点,但是没有明确化、系统化;列宁结合俄国的革命实践,对唯物矛盾观的深入化和系统化作出很大贡献,初步建构了一个矛盾体系,但是这个体系还很不完备;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经验和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为乐曲加入了中国元素,开创性地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建构了一个完备的矛盾体系。理论来自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矛盾体系能够最终形成,也是共产主义运动一系列实践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理论。一种理论虽然不能反映整个世界的状况,但先进的理论往往是人类行动的灯塔。马克思主义唯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不固步自封,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解构就是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有彻底的批判精神才不断发展;建构就是兼容并包精神,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历史上的优秀成果才发生了哲学上的“革命”;重构就是创新精神,有无创新精神,是我们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理论创新。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者挣脱了共产国际“左”的领导,才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以邓小平为首的改革者抛弃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左”倾路线,才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勇敢地摒弃是创新的前提。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摒弃并不排斥创新;相反,任何一个能傲立潮头的民族,其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近代西方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二百年内飞速赶超中国,原因就在于它勇敢地摆脱了基督教的重负。创新是最有效的摒弃,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把处在传统封建神学束缚中的文化解放出来,撕扯下宗教的神秘外衣,显示出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对当时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不是用来保存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

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指路明灯,而具体的观点和论述则有一定的情境局限性。因此,我们既不能对马克思的话语不假思索地继承,也不能不加选择地为创新而全面摒弃。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结合中国实际,为我所用。马克思主义具有“异质性”。面对这份复杂的遗产,我们必须对它过滤、筛选和继承。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而继承传统文化,重要的是要立足现实,而现实就是具体的个人。因此,只有立足于公民的需要,并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继承,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继承。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重构,还须秉持良心。因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毒素,必须清除、摒弃。要勇敢地正视传统的两面性,要摆脱文化的“恋母情结”,抛弃传统理论的说教模式。

总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继承和创新基础上的理论重构,既要顺应时代潮流,更也要结合中国实际,在发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进行理论对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谱写出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宏伟乐章。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对立面解构列宁
还原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恐惧的对立面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相爱想杀”和“粉转黑”英文怎么说
我是零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