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清区污水整治工程设计思路

2013-08-15 00:51:18
山西建筑 2013年7期
关键词:排放口化粪池雨污

张 宝

(天津市武清区建筑设计所,天津 301700)

0 引言

污水整治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按照“依法治河、科学治河、全民治河”的原则要求,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建管并重。要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技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科技促管理;要严格执行水利、环保、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以法治促管理;要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管理。污水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非常重大,也是对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具体实践。

本次武清区污水整治工程主要对污水整治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三个方面即原有地下已建排水管道的调查、污水整治方案思路、管理维护的要求等做进一步的阐述。以上三个方面是关系污水整治成败的关键,缺一不可。

1 管线调查的要求

1.1 管线调查的要求

1)管线调查范围:即从出户支管一直调查到河道排放口,保证不漏测地下排水管道和排水处理设施(化粪池等)。2)管线分类:将管线分为3类,即纯污水、纯雨水、雨污合流水,接户支管如果不通屋顶则表示纯污水,直接从屋顶立管下来无其他支管接入则表示纯雨水,否则为雨污合流。3)管道调查的数据包括管径,管内底标高,坐标,管道材质,积淤情况,已建道路路面标高。

1.2 出水口水质调查要求

对有污水流出的所有排放口取一份水样(按排放口编号),当天送到监测单位进行分析化验。提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解掌握排入河道污水水质情况,对污染严重的水质必须找出源头,加大整治力度,对各项指标满足排放要求的排水则不需进行截流,造成不必要的建设。

1.3 出水口水量调查要求

对有污水流出的所有排放口进行水量测定(晴天),每一排放口的测量时间为三天,其中一天为周六或周日,其余两天在周一至周五间选择(要求间隔一至二天),每天测设分六个时段,每一时段按30 min计。排放口的水量差别很大,有的一天只有零点几吨,有的一天就好几百吨,提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污水整治设计时,能够分清哪些是重点整治目标,哪些是次要目标,如果仅仅为了零点几吨的量去拆迁、去大量敷设管线,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对几百吨的大排放口视而不见,只注重截流排放口的数量而忽视水量,也是不科学的。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我们去搞污水整治主要是排入河道的污水超标,已经远远大于其自身的接纳极限,因此应该科学的去辨别,抓大放小,截污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截流,因此抓住主要矛盾是重点。

1.4 社区走访

了解低洼积水、污水冒溢、管道淤塞严重和路面破损情况:从多年的截污情况来看,周边居民反映的情况比较重要,顺其往上分析往往能找出问题的症结,而且这样一来周边居民的支持配合会更好,达到舆论和实际工作双丰收。

1.5 对其他已建管线资料的收集

城市道路下不仅有雨水、污水等管线,还包括电信、其他通信、有线电视、电力、路灯、燃气、自来水等等其他单位的管线,3级管网主要在区间内部施工,有的道路可能2 m,3 m都不到,很多管线竖向重叠建设,如果掌握不及时,会出现设计了但现场却没场地实施的情况,且施工单位对地下管线情况也不了解,挖掘机直接下去经常破坏管线,造成周边居民投诉问题很多,甚至有时候到一半就施工不下去了,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很多。

总之,对已建排水管线展开普查十分有必要,是污水整治设计的先决条件。且今后数字化管理是一大趋势,管理维护就会更为便捷。

2 污水整治方式

2.1 区间整治

区间整治主要通过对小区内部排水系统的改造,避免区间污水通过雨水管或合流管进入河道及市政雨水系统的一种截污方式。区间整治是在对小区接户管、地下管线及排水设施等全套排水系统精确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小区特点所作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截污方法。是一种从源头上抓截污,相对来讲比较彻底的截污思路。但其涉及工作量很大,对前期调查、设计及施工要求高,环环相扣,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由于是区内改造,其涉及的施工面比较散,比较大,属遍地开花型,开展施工难度大(一般小区由于现阶段排水通畅,截污工程又属于综合性系统工程,近期效果难以马上得到体现,一些居民着眼于眼前利益,工程实施配合度低)。区间整治根据截污特点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彻底分流。在对小区出户管、地下管线及排水设施等全套排水系统精确调查研究基础上,从源头做起。1)在小区已建排水管道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雨污分流干管体系,搭好小区排水主动脉。2)通过对出户管性质的辨别,分头接入上游雨污管道。3)彻底清查小区雨污管道混接及串接现象,逐个拨乱反正。4)对已建排水管道进行彻底清查,对于破损比较严重的管道进行替换,对于淤积情况进行疏通。

适应区域特点:完全雨污分流制区间整治适合于建成年代不是很早的居住区,建筑物接户管实施了雨污分流,具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排水体系,小区规划比较整齐,具有一定的可实施空间。

第二种类型:主要针对小区合流排污口进行截污。通过对区内排水系统的调查分析,根据排水系统的特点,第二种类型区间整治又分两种:1)对于总体情况良好,个别区域存在雨污合流情况且难以采用雨污分流的,进行局部点式改造,在合流管末端进行截污。2)对于内部排水混乱,现有资料及条件不具备雨污分流的小区,采用在小区接入市政管网或其他排水系统及河道等排放口处采用集中截污,最大限度的避免晴天污水进入河道。

适应区域特点:适合于建成年代较早的小区及老居民区。主要特点有:1)从源头来看,建筑物出户管未完全实施雨污分流,屋顶阳台雨水和厨房卫生间污废水均由一根立管接出,这种情况只能采用第二种类型区间整治。2)区内只有一套合流系统或排水体制混乱,生活污废水通过雨水口及边沟大量进入合流系统,排水管道存在大量混接串接,且受场地及排水条件影响,无法彻底分流。

2.2 沿河截污

沿河截污是解决污水入河问题比较有效的措施,即在有污水流出的入河管上设置截流井,将晴天时的污水截至污水管,雨天时的一定截流倍数的雨污合流水截流至污水管。该方式主要是从入河排放口上将污水截流。沿河截污有两种方式:完全截污和不完全截污。完全截污:截流全部污水和雨水;不完全截污:截流全部污水和初期雨水。

1)完全截污:是最彻底的截污方式,但因截流全部雨水,流量大相应管道管径也大,还需设置合流泵站,一方面造价非常高、施工难度也大;另一方面现有城市排污系统无法接纳大量截流雨水。

2)不完全截污:除截流全部污水外仅截流初期雨水,流量小相应管道管径也小,如设计合理可自流进入城市排污管道,免设提升泵站。因截流了初期雨水基本达到消除污染源的目的。在晴天也是一种很彻底的截污方式,只要有污水入河都可以被截流走。但是由于入河排放口高程往往较低,在施工截污管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周边受纳污水管高程不能满足时,需设置提升泵站。另外雨天还是会有部分污水入河,对河道有一定污染。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合理、比较现实的截污方式。

2.3 节点设计

1)排水立管节点设计。大部分建筑存在屋顶立管和阳台及厨房、卫生间等排出管合建的问题,造成大量的污废水接入雨水管道排入河道。因此如条件允许,应在建筑排出的源头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即在房屋屋顶位置加设独立的屋顶雨水立管,将原立管改造成污水立管(将其加高或者在其四周砌筑20 cm左右的砖砌体,将其改为污水通气立管)。

2)化粪池节点设计。化粪池存在的弊端:a.化粪池仅能对生活污水进行沉淀发酵,初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中,已含有此处理功能,化粪池的设置显然是重复和多余的。b.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机理是利用微生物菌群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而微生物是以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的,化粪池的设置将截留生活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致使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降低,有机物含量减少,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养料而发育不良。菌群减少,势必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并且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不足也影响污水处理中的除磷脱氮处理效果。c.化粪池中污泥的清掏周期为90 d~360 d,有些小区由于维护管理不善,使化粪池的功能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清掏周期过长,致使池内污泥固结在池底,使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日趋减少,池子出现堵塞或渗水等问题。还有的化粪池由于清掏不及时,污泥上浮形成浮渣层。表面容易孳生蝇蛆,影响环境卫生。

不设化粪池是否堵塞。曾经有人提出管道堵塞与是否设置化粪池有很大关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粪便污水在室内排水管道内经过几次跌落碰撞后,绝大多数粒径只有2 cm~3 cm,并且能均匀混合在污水中,只有少数的纸屑和菜叶等杂质漂浮在污水表面,不会造成管道堵塞。

3)化粪池改造。国内一些城市已要求取消化粪池的设置,并在末端接入市政管道处设置沉淀池,并设置格栅。结合温州地区实际情况,建议分情况对待化粪池的设置,对于一些新建的小区,其本身物业管理比较到位,经常能够疏通排水管道及化粪池的,则继续保留其使用,其他区域由于管理缺失,则建议取消化粪池,为避免杂物进入市政污水管道,在其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前设置沉淀池,如场地不够的也可以将原化粪池位置改为沉淀池,或者在接市政管道前连续设置检查井落底。

3 管理维护的要求

很多城市进行了多轮的污水整治,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需要值得注意和总结的地方。随着城市排水系统的逐步完善,对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维护如果不到位则前面的工作很可能前功尽弃,收效甚微。

1)许多城市为考虑运行成本或管理不到位,造成排污泵站形同虚设,或者每天定时开一两个小时,导致大量污水通过事故排放口及城市中密布的溢流管道排入河道,造成城市水体污染。2)对新建小区排水管道的建设应该进行严格的督导,避免一边整治一边又产生新的污染源,又要进行新一轮的重复整治。3)对已建的污水整治项目能够进行调查复测,巩固整治效果,总结整治经验。

[1]李光鹏.实施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途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5-46.

[2]张雨飞.市政排水工程的细节设计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4):11-12.

[3]张志军.城镇排水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10(1):67-68.

[4]吴为新.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浅论[J].科技资讯,2010(11):33-35.

[5]马 冲.浅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科技资讯,2010(11):59.

猜你喜欢
排放口化粪池雨污
水下航行器热射流多孔排放口结构仿真分析
遮流罩排放口对水下航行器热射流温度场影响的数值仿真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理念的市政雨污分流改造对策
煤制油项目有组织排放口VOCs排放源强分析
化工管理(2021年19期)2021-08-02 01:25:38
城中村雨污分流工程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探讨
玻璃钢化粪池的性能分析
第一类污染物废水总排放口“超标”应如何处理
浅议小区化粪池的设计
做好雨污分流促进城市雨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