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文,贾守东,党永平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篇,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为水利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水文信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信息,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水文信息的支撑和保障。水文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挥行业优势,以新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人类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任何生命都无法延续,生态文明更无从谈起。山东省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脆弱的基本水情,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所以建设生态山东,必须首先破解这个瓶颈,水利必须先行。
水文作为水利工作的基础部门,是防汛抗旱的耳目、水利建设的尖兵、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文责无旁贷。
水文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工作通过对水位、流量、降水量、泥沙、蒸发、地下水位及水质、墒情、水土保持等自然要素的监测和分析,对水资源的量、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洪水和旱情的监测与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的配置、利用和保护提供基本信息和科学依据。
多年来,山东水文部门为各级防汛抗旱、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和修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水事务,提供了大量科学的水文监测、预测预报信息和各类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分析研究成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水文职能的增加,水文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在做好传统水文工作的基础上,经批准,分别成立了“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地下水监测中心”、“山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挂靠在省水文局,各市水文局设立分中心(站),主要负责全省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
全省水文系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料优势,勘测收集了近百亿个水文数据,建成了山东省国家水文数据库,积累了宝贵的基本国土资料,为国家基本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年均监测各类水样2万余个,取得监测数据近60余万个,编制水资源公报、地下水通报、水质通报、水土保持公报等各类公报、通报、简报10多类,这些基础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决策、规划制定、项目建设、生态建设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水文自身不断开拓进取,山东省水文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发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及各项水利业务工作提供全面服务;从主要为水利行业服务,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国土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方位服务。水文已从传统的行业水文,逐步发展成为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提供全面服务的水文行业。水文信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信息,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水文信息的支撑和保障。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新时期水利、水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水文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广阔舞台。
通过近几年工作的开展,山东省水文工作已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先期介入,并且奠定了初步基础。但这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深度和广度还有不小的差距。新时期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水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当前现行的“省局、市局、测站”三级管理体系,由于缺失了县这一级“抓手”,致使县域水文服务跟不上、也不到位。必须构建以县级水文局为主体的基层水文服务体系。
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就是以县级水文局为主体、以中心站为依托、以各类监测站点为支撑的水文管理服务体系。其中:县级水文局是县域内的水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县域内的水文建设与管理;中心站是县级水文局所属的专业巡测组织,主要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监测站点进行巡测和技术保障;监测站点是指水文站、水位站等各类水文监测站点,主要负责采集和传输各类水文信息。县级水文局、中心站和监测站点三者之间,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又职责分明、各有侧重,是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最关键的是建设县级水文局。县级水文局管理方式实行市水文局与县级人民政府 “双重管理”,以市水文局管理为主;经费投入实行“双计划、双财政”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将水文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加强城市水文工作、加快城乡水文一体化发展,是现代水文发展的新趋势。加快城乡水文一体化进程,需要城乡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来支撑。眼下迫切需要结合城市防洪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对水文工作的要求,搞好城市水文规划,增设城市水文监测站点,加密城市水文站网密度,提高城市水文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水平,加快城市水文监测体系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边界、水功能区、重点防洪区、地下水超采区、山洪易发区、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水文站网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满足需要、城乡一体”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全省城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水文进步的显著标志,也是解决工作任务大幅增加致使人员严重不足的根本措施。山东省水文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技术升级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围绕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建成包括水文业务服务系统、水文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水文决策会商系统在内的水文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自动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和应急机动监测能力,最终实现水文要素监测的长期自计、数字存储、自动传输和处理,实现水文基础信息的在线查询,实现重要水库、河道、调水工程控制断面的视频监控。
进一步加强水文行业管理,统一站网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资料管理,统一监测仪器计量检定。进一步加强水文站网和资料管理,尽快出台《山东省水文管理办法》和《山东省水文资料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继续强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管理,做好资质审查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切实抓好水文体制理顺工作,建立起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水文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党务、政务、业务、财务、后勤、人事、宣传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做到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构建行业管理规范、工作运转高效、内外沟通有序、以基层水文服务体系为基础上下衔接协调的现代水文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