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治疗软组织疼痛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3-08-15 00:50:48
护理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针灸皮肤病人

魏 艳

软组织疼痛是由急性损伤后、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代谢物质滞留所致无菌性炎症刺激粘连压迫神经而引起。常用按摩、药物、局部封闭等方法来治疗,虽然有效,但疗效不持久,易短期复发,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2009年我院疼痛科运用泥灸疗法配合针灸、拔火罐治疗软组织疼痛,并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疼痛病人100例,其中男80例,女20例;病程1周~7年;急性软组织损伤、肩周炎导致肩背疼痛、足跟痛病人20例,椎间盘突出、陈旧性损伤、腰肌劳损、腰腿痛病人65例,痛风、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等病人15例。

1.2 治疗方法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准备。先检查皮肤情况,清洁皮肤,将泥灸专用泥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min~3min备用,选择疼痛部位或取穴,用热毛巾热敷疼痛部位皮肤3 min,将加热好的温度适宜的泥摊敷在病灶上,用专用薄膜盖上。治疗完毕,轻按皮肤,缓慢取下泥,观察皮肤情况,询问病人感觉,贴上泥灸专用贴,3h后揭掉专用贴,皮肤休息8h以上,可继续使用。泥灸的治疗每日1次,7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1.3 护理及注意事项 创造安静舒适的养病环境,保持病室安静勿大声喧哗;病室光线柔和,室温宜偏暖,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夜间避免强光刺激;嘱病人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同情理解病人的疾苦,倾听病人的叙述并给予疏导安慰,鼓励病人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分散对病痛的注意力。经常与病人交流,要耐心向病人解释,告知泥灸治疗的目的、作用机制、操作过程及优点,使他们减轻恐惧、焦虑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要对病人进行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泥灸部位的皮肤情况的评估,了解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看是否适合此项治疗,同时确定用泥的量。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人情况。操作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的感觉,出现烧灼、热烫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病人防治的措施,注意防风寒、防潮湿。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调畅。试温:泥灸专用泥加热时间要控制好,在将泥摊在病人皮肤之前,操作者要在自己的皮肤上试温度,同时将泥摊敷在病人皮肤上时询问病人是否适宜,以避免烫伤病人的皮肤。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谨防烫伤;孕妇禁用;局部皮肤破损或化脓性炎症禁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过敏体质禁用,使用本品出现了不适或过敏者停止使用。灸后如有局部发红、发紫或发黑,此乃泥灸所拔“瘀毒”溢于皮肤而致,属正常反应,不久即可消退。微波加热时,打开盒盖。

1.4 疗效标准 痊愈:指病人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指病人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指病人症状及体征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

2 结果

急性软组织损伤、肩周炎导致肩背疼痛、足跟痛病人20例在首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泥灸治疗5d~7d痊愈;椎间盘突出、陈旧性损伤、腰肌劳损、腰腿痛病人65例配合拔火罐治疗1个~3个疗程显效;痛风、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等病人15例配合针灸、拔罐治疗2个或3个疗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泥灸的特点:①热借药力锁痛点,即“直击病灶,快速止痛”。通过泥土的天然岩矿热辐射和特殊穿透力的艾绒及多种天然中草药,封锁痛点,控制疼痛游走,泥灸持续发热,使其有效活性成分穿透皮肤、肌肉、血管、神经、骨膜等病变组织;而且采用了高分子材料基质,就像定位器一样直接针对疼痛部位,患处立刻感觉发热、发烫,达到快速止痛、立竿见影之效。②药借热力止疼痛,即“匀速缓释,持久镇痛”。药效成分在泥土的天然岩矿热辐射和特殊穿透力的艾绒及多种天然中草药的持续作用下,扩张血管,打开皮肤的汗腺毛孔,药效成分直达肌骨内部,将风、寒、湿、痰、瘀、毒等邪气连根拔出;独创的智能缓释技术,能够使药物活性成分在45min内匀速缓释,不断作用于患处,解除肌腱、血管、神经、骨膜等组织所受压迫,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祛除肿胀、消除炎症、持久镇痛的效果。③热助药威修骨质,即“激活代谢,延缓衰老”。在泥灸的药力持续作用下,5min起效,运用了世界先进的纳米技术和国际尖端强力透皮吸收技术,使远红外高分子材料全现纳米状态,智能定向的将药物有效成分由孙脉到络脉,入经脉,层层推进,循经感传,调整阴阳,激生正气,作用于相应穴位,恢复人体神经系统,打通经络,使疼痛不再复发[3]。泥灸具有很强的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同时具有快速止痛、持久镇痛、激活代谢的特点。运用泥灸治疗可以为病人较迅速解除痛苦,同时避免了其他治疗疗效不持久、易短期复发的缺点。急性软组织损伤、肩周炎导致肩背疼痛,病人症状相对轻,发病时间短,多为外伤、寒湿侵袭所致,而泥灸的原理是依据泥灸分子医学理论及内病外治医学理论,利用泥粉的热辐射和远红外线的特性,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机体代谢、疏通经络、直达腠理,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促进组织修复、治疗疼痛的目的[3]。故针对急性、早期软组织疼痛(寒证)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椎间盘突出、陈旧性损伤、腰肌劳损、腰腿痛、痛风、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病程较长,多数年龄偏大,同时疾病原因复杂,单一进行泥灸疗法效果不持久,易复发。配合针灸、拔罐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总之,泥灸疗法止痛快速、作用持久,配合针灸、拔火罐治疗软组织疼痛疗效甚佳,是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一种可行方法。

[1]史金环,李军,石中豹.密集型电热针灸对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5):317.

[2]陈文华,周长华,谢湘华,等.托玛琳健康寝具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微循环,2003,7(5):299-301.

[3]邱天道.邱天道泥灸十六讲[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

猜你喜欢
针灸皮肤病人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第二层皮肤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6:36
谁是病人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