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姣 肖 利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慢性疾病随之上升,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更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YQ-P波动型喷气气垫床做为防治压疮发生的重要工具,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使用气垫床的病人有80%从中获益[1]。气垫床面料有很多种,YQ-P波动型喷气气垫床为尼龙橡胶面料,易于清洗且较耐用,但这种材料透气性差,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生[2]。我科对气垫床预防接触性皮炎使用两种方法进行预防。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收治需要YQ-P波动型喷气气垫床来预防压疮的老年病人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8~76岁,平均为67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例,呼吸衰竭3例,骨质疏松症10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纳入标准:(1)用Braden评估表进行评分[3],累计总分11分为压疮高危人群。(2)长期卧床病人。(3)皮肤无压疮者。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气垫床上先铺上一层棉絮被,在容易出汗部位如后背、骶尾部加铺一条棉质浴巾。在棉絮4个角上各缝制2根绳子,固定在气垫床上,以免抬起床头时,棉絮被松散、下滑导致充气管道接头处松脱。护理人员同时做好四勤,根据病情制定病人所需能量;做好各项基础护理,2~4 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给予病人温水擦浴每日1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皮肤。
1.2.2 对照组 气垫床常规直接铺上纯棉床单,在容易出汗部位加铺一次性治疗巾,如后背、骶尾部等。护理人员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每2~4 h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皮肤1次。给予病人温水擦浴,每日1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洁皮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气垫床上使用一次性治疗巾和一层棉絮被7~15 d皮肤有无出现红斑、丘疹、痒痛、水泡、糜烂等接触性皮炎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两组病人使用气垫床7~15 d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情况(例)
3.1 接触性皮炎发生的原因分析 接触性皮炎为病人接触尼龙橡胶面料后所致的炎症性皮肤病[4],尼龙面料透气性差、不吸汗,长时间卧床病人便会感到燥热,出汗后的床单潮湿,皮肤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导致病人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和丘疹,病人自觉有瘙痒、灼热、肿痛等症状,重者形成水疱、大疱、糜烂、溃疡,病人有头痛、恶心、发热、畏寒的症状。接触性皮炎祛除接触物质后,皮损可能会逐渐消退,若再次接触,皮损可能会再次出现。
3.2 潮湿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几率高,长期潮湿可软化皮肤,降低抵抗力削弱皮肤的屏障作用,增加皮肤炎症发生。气垫床的材料透气性差,直接垫在床单下,病人会感到热,出汗后又不易透气而导致床单潮湿,增加对皮肤的刺激,更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气垫床加铺棉絮被,易出汗的地方铺上浴巾,棉质隔汗且吸湿性好。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病人皮肤干爽,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减少接触性皮炎发生。
3.3 气垫床透气性差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气垫床的使用确实能有效减少病人卧床时严重受压部位的平均压强峰值、全身平均压强以及严重受压部位面积大小,对预防压疮有实际的积极意义。但是在避免气垫床发生接触性皮炎时,特别注意在气垫床上不能铺透气性差的治疗垫和塑料薄膜,发生皮炎后应及时处理,以免伤害扩大化。
3.4 发生接触性皮炎护理对策 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潮湿刺激物质强弱、作用时间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敏感性有关[5]。病人发生接触性皮炎后祛除接触的尼龙面料、铺上棉絮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爽,避免潮湿等,可很快自愈,且不需要用全身性治疗药物。停止接触后仍有红斑、丘疹、痒痛、水泡、糜烂等,应立即对创面用0.5%聚维酮碘进行清洗。存在水疱者先用2 ml无菌注射器在水疱下方穿刺,抽吸水疱内液体,直到水疱干瘪,水疱穿刺后创面用0.5%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再使用皮炎平软膏涂抹患处。皮炎平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量,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接触性皮炎病人治疗1周后,治疗效果显著,病人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气垫床在使用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有从病人角度出发,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老年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叶 磊,廖 燕.气垫床对卧床病人局部受压程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9 -370.
[2]陈碧桃,陈光琼.医用气垫床在高危压疮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69.
[3]宗扬勇,朱爱娟,薛国胜,等.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171 -172.
[4]王晓花.压疮的预防与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193.
[5]邵金萍,汤 洁,吴国华,等.146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病人发病情况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C):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