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涛 郝爱玲 赵 林
(1.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 800℃ 左右的蒸汽养护而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形混凝土预制构件。PHC桩是重要的桩基材料,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应用范围广、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及多层建筑、铁路高架桥、桥梁与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中。国内外不少学者对PHC管桩的理论及工程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针对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研究方面,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探讨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与承载特性,分析影响PHC管桩荷载传递规律的主要因素,总结现有的PHC管桩荷载传递方面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予以科学评价,可为PHC管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研究、生产、使用PHC管桩较多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日本就开发了PHC管桩,至1991年前后,PHC管桩生产达到高峰,日本全国各种管桩产量达790 万 t[1,2]。20 世纪60年代末,由于建设南京长江大桥需要采用管桩基础形式,大桥工程局三处开始研制和生产管桩。为了满足港口建设发展的需要,1987年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引进了日本的全套PHC管桩生产线。随后,我国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对引进的管桩生产线的消化吸收,自主开发了国产化的PHC管桩生产线,并于1993年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近30年来,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业迅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公用工程、桥梁、港口与码头等工程均需要优质的桩基础。管桩基础由于其存在的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我国管桩直接销售收入约250亿元。目前,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都有许多管桩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管桩基础已经占到桩基础的70%~80%。
当PHC管桩受到竖向荷载作用时,桩身上部发生压缩而产生相对于桩周土的向下位移;同时,这种向下的位移受到土的阻碍作用,在桩的侧表面产生相对向上的摩阻力。桩所受的荷载通过产生的桩侧摩阻力而逐步传递到周围土层中,桩身荷载和压缩变形量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桩—土相对位移为零深度及其以下,桩侧摩阻力尚未得到发挥,其值为零。PHC管桩在加载初始阶段,桩侧摩阻力与向下位移近似的呈直线关系;随着荷载的增大,位移和桩身压缩量增大,下部的摩阻力被逐步调动起来,将部分荷载传递给桩端土层承担,导致桩端土层发生压缩变形,进而产生桩端阻力。另一方面,桩—土相对位移由于桩端土层的压缩而进一步增大,致使桩侧摩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当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后,随着位移量的继续增大,桩侧摩阻力保持不变,桩端阻力则不断增大。
1)桩端土层与桩周土层的刚度比。桩端土层与桩周土层的刚度比越小,桩身轴力沿深度衰减就越快。当其值为零时,PHC桩为纯摩擦桩,所有荷载均由桩侧摩阻力承担。当其值为1时,即桩端突出与桩周土层的刚度相等,其荷载传递规律曲线和桩侧摩阻力分布情况与纯摩擦桩相似。当其值为无穷大,且为中长桩时,桩身上段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下段则基本保持不变。由于桩端土层的刚度相对极大,可分担60%以上的荷载,此时为端承桩。2)桩、土刚度比。桩、土刚度比越大,由桩端阻力所分担的荷载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反之,桩端阻力所分担的荷载所占的比例就越小,侧摩阻力所分担的荷载所在的比例越大。当桩、土刚度比为无穷大时,PHC管桩可被看作是一刚体,端阻力和侧摩阻力同时发挥作用,按桩侧、桩端土层的刚度系数大小来分担荷载。此时,端阻力将分担大部分荷载。3)PHC管桩的长、径比。管桩的长、径对其荷载传递规律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均匀土层中,其影响是否显著。当长、径比超过100时,桩端土的工程性质对荷载传递规律将不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长、径比很大的管桩往往都属于摩擦桩或纯摩擦桩。4)土塞效应。PHC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桩端空腔内会产生一定长度土塞。土塞刚产生时,是不完全闭塞的,然后逐渐形成完全闭塞的土塞。土塞不完全闭塞时,沉桩引起的挤土效应相对较弱;土塞完全闭塞后,管桩沉桩变为完全的挤土桩,挤土效应相对强烈,过于强烈的挤土效应可能导致管桩沉桩困难。沉桩过程中,管桩空腔中土塞的形成与基底下楔体的形成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楔体对土塞的闭塞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土塞作用可在管桩内壁形成摩阻力,并产生一定的法向应力,进而对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过程形成明显的影响。5)挤土效应。PHC管桩在沉桩施工过程中,对桩周土存在一定的挤土作用,使桩周土受到扰动,并导致侧向压应力的增加。当桩周土为饱和粘性土时,由于粘性土瞬时排水固结效应较弱,压缩变形量小,沉桩挤土作用使桩周土产生横向和竖向位移。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土体发生再固结,其强度存在触变恢复过程。因此,侧摩阻力亦发生变化,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对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桩周土体为非饱和土时,桩周土体受到挤压作用而变得密实,桩周土的密实度增大后,其侧摩阻力亦随之有所增大,从而对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所受荷载与沉降为非线性关系,PHC管桩的荷载传递过程十分复杂。国内外不少学者探讨了桩基础的荷载传递规律的计算方法,对于管桩基础而言,主要包括弹性理论法、荷载传递法、剪切变形传递法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等。不同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条件不一致,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弹性理论法考虑了土体的连续性,在计算过程中,认为桩和土的水平向变形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只考虑竖向变形作用。弹性理论法是基于弹性力学而提出来的,但目前适用于桩基础的弹性力学基本解很少,考虑土的分层及非线性十分困难。因而,难以得到实际应用。有限元法在计算时,可以考虑土的不均匀性、非线性、各向异性等特征,并能考虑桩和土的应力历史、桩的滑移等,是分析管桩工作性能的有效方法。可用来揭示管桩基础的受力特性和荷载传递规律,并与现场实测成果相对比验证,以指导设计和施工。但有限元法的缺点是计算参数难以准确获取,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和精度,难以真正实现定量分析。
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竖向荷载作用下PHC管桩单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回顾了PHC管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PHC管桩荷载传递规律,探讨了影响荷载传递的主要因素,总结评价了常用的管桩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计算方法。
[1] 徐至钧,李智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徐至钧,李智宇,张亦农.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施工及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Juniors.D.A.P-ycurves in layered soils[D].Dessertation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Doctor,Austin:The University of Austin,1985.
[4] Sanglerat.g.The penetrometer and soil expirotation[M].New York: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1972.
[5]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6] 曾应斌.预制桩的设计与施工[M].铁天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7] 王伯惠,上官兴.中国钻孔灌注桩新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8] 邹利强.大直径长管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