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仁《虚度一生》的“内在真实”浅析*

2013-08-15 00:44曾明辉
关键词:矛盾灵魂现实

曾明辉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内在真实是一种感觉的真实。高行健写《灵山》,写的不是现实,而是现实背后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感觉,读者在阅读《灵山》时能很轻易就能体会到。读曾庆仁的《虚度一生》,这种内在真实的感觉同样明显。这种内在真实,落在引用真实、作品内容真实以及诗人的内在真实上。

一 何谓“内在真实”

不难发现,曾庆仁的书中,尼采、福柯等西方哲人的话引用得颇多。以《两个人一天的天国》[1]10-52为例,诗人通过想象,将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和中国诗人海子在天国的邂逅、相知、相爱到最终分离的情景和灵魂感受为表达对象,将诗人内心极其敏感的个性以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最脆弱的灵魂也是最疯狂的灵魂,对这对虚构的诗人情侣来说,所有细微的风吹草动,都会招致向自我灵魂深处消隐的趋势。整个书写中,诗人巧妙化用两位诗人的话语,交叉嵌入他们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让读者沉浮于亦真亦幻的情境之中。

曾庆仁的作品不乏引用,这是事实,但并不是结论。以曾庆仁那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要化用尼采、福柯等人的诗化哲语,并不是件难事。作为一个寻求自我发明而非发现的诗人,他极度看重自我个性。他在写作中频频用他人的话语,或许与他对真实的体悟有关。

顺着引用的真实这根瓜蔓往上,曾庆仁作品内容的真实,以及作品背后作者的内在真实,也不断呈现。

回到曾庆仁作品的阅读体验来看,在这两册书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很难说清楚书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所有的叙述和表达,都是从曾庆仁内在的体验生发出来,各种思想或是想象、幻觉,都在此基础上膨胀,甚至抵达迷狂的状态。

二 “内在真实”何至?

《虚度一生》的写作,不是一种简单的意识流写作,它融入了很多关于哲学、思维以及生命体验的因子。很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在感叹,为何他的内在世界能够这样深入深刻深邃?

事实上,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另一个问题,即他何以达到这种内在真实的状态?

这和他善于探索人的内在真实世界有关。人的内在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捉摸的生命宇宙,不钻研,只是行尸走肉般的人;而越是向内领会和探索,这个世界就越深邃广袤,越能吸引人向思维深处行走。读曾庆仁的作品,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笔者认为,理解了内在真实对曾庆仁这个人及他的书写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理解曾庆仁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很轻易找出内在真实的“外在显现”。

因为内在真实,所以善变。曾庆仁过于注重思索,当他以这种状态面对现实种种,所有现实社会的人事,便都在他的思维上产生各种投射。他借这些投射来观览自我的内心。在年轻时,他就尝试融合大众的目光来面对现实生活,所以他总是善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前后不对应的地方,这便是明证。可以说,作为读者,你可以迷信他的一切话语,又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你只需要领会他当时那种感受就够了。

因为内在真实,所以矛盾。内在真实附生的,还有善变背后所折射出的种种挣扎和矛盾和怀疑,在《虚度一生》第1卷自序(五)《练习稿》中的《升华》小篇章里,曾庆仁如此表述:“我的真正的生活就是从感知这个心灵才开始的,是它的温暖让我懂得了爱。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我自己心灵的爱之外的其它心灵的爱,这是我生活中唯一的一次升华。”[1]302

多个自我在灵魂里攒动,对曾庆仁来说,站在心灵之外来看,并不能让矛盾消退。只有以这种至诚至性的姿态去面对矛盾,面对矛盾中的每一个“我”,才能真正地升华自己。因为真切的面对自己的矛盾,曾庆仁的内在真实进一步凸显,并深入。

三 “内在真实”走向何方?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的内核在于寻求内在真实,顺着自我内在真实探析,读者会发现,这种真实其实是诗人站在人生边缘状态的一种努力求索。

并非不谙世事,但他更看重“真”。他的诗歌以“真”为生发点,诗里诗外,他的“真”或直率或憨厚或古拙地呈现。因为真,他存活于矛盾和悖论中,不断观览和思索所见所闻。因为真,他的内心充满困惑,灵魂的张力引来了诗歌奔涌而发的创造力。他外在沉着冷静,内在情感纯净浓烈。对任何熟知他的人来说,任何形式的交谈和灵魂沟通,都脱离不了灵魂的真。因为真,他的写作状态是断断续续和连贯相重叠的。

不得不说,因为过于内在真实,曾庆仁比一般人看到了一个更为丰富神秘的世界。我们姑且不论这个世界利弊如何,从曾庆仁的选择来看,寻求内在真实其实是痛苦的,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让他在现实社会中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另类。但退一步说,曾庆仁倘若要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真实,他就没有选择的余地。迎着人们所念想的那种宏大叙事曲走,曾庆仁兴许可以走,但那样的话,他将失却他的内在真实。而这对他来说,是更大的灵魂的折磨。

因此,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人们议论中的曾庆仁的作品引用部分,一切都有了内在的根基和理由。若读者过于苛刻地对待他那些零散出现的引语,而忽略了引语背后所显示的灵魂的真,无疑将错过这位极为优秀的诗人最突出的闪光点,从而错过最真切的灵魂领悟。

[1]曾庆仁.虚度一生(2)[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矛盾灵魂现实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