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艳,李慧娟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5 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国人口的12.5%,而且老年人中肺癌、支气管及肺部炎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1]。为了取得明确病理诊断和后续治疗措施,支气管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诊断依据。现对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室870 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收集2011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室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老年患者870 例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10 例,女性260 例,年龄65 ~85 岁,平均(66.00 ±0.51)岁。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嘱咐患者备好近期肺部CT、心电图、肺功能,凝血系列检查结果。
由于患者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缺乏了解,容易产生不安心理,出现紧张情绪等,而这些又都是老年患者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检查前要详细介绍检查过程、麻醉方法、术中的平稳深长呼吸方法等。告知患者家属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此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要让家属与患者阅读知情同意书,必要时用通俗语言书写重点内容,嘱其认真阅读,从心理上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特别注意交待患者术前禁食8 h 、禁水4 h。
检查前麻醉分两步,第一步先给患者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口含,10 min后嘱其咽下;第二步轻轻托住患者下颌取后仰位,嘱其发出“啊”的声音时用1%地卡因溶液喷雾鼻腔及咽喉部,进行黏膜麻醉,每2 ~3 min喷雾1 次,共3 ~4 次。这种麻醉方法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减少麻醉用量,在咽喉黏膜麻醉后15 min内麻醉效果最佳[2]。
患者取仰卧位,取下活动的义齿,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常规给氧3 ~5 L/min,经鼻插入电子支气管镜,在进入声门前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1 mL,此时告知患者若有憋气感、窒息感甚至呛咳都属于正常反应,思想上要放松,做平稳深呼吸即可,尽量不要咳嗽。有痰可轻轻的从嘴角吐出,不要咽下。护士始终要用简单语言提示、安慰患者,同时注意患者的各种反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出现心率明显增快至140次/min 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拔出支气管镜,待情况稳定后再操作。对于估计活检部位出血者应先注入2∶1 000去早肾上腺素或1 KU立止血。当活检钳进入支气管腔内活检部位时按医生的指令张开活检钳,根据肿瘤的部位配合医生稳、准、轻巧、快速地将钳咬合,钳取病变组织,同时将取出的组织装入10%甲醛溶液的小瓶内送检。
嘱患者卧床或静坐30 min,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禁食禁水3 h,之后可进温凉的半流食。由于老年患者反应比较较慢,因此要不断观察患者的表情,重点注意是否表现出胸痛、气紧或呼吸困难,是否有咯血现象,一般情况如何。少量咯血不需要特殊处理,若咯血量较大,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防止窒息。对发热或咳嗽加重、痰多时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晕、胸闷、鼻腔咽喉部不适、鼻出血等,嘱患者放松情绪,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870 例全部顺利完成,无1 例出现并发症。
支气管镜术是一种侵入性检查,老年患者声带松弛,反射迟钝,往往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检查时有发生窒息的危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学者指出“在提倡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今天,年龄并非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绝对禁忌证”[1]。术前耐心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消除了患者的顾虑;术中密切的配合、熟练良好的操作,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悉心指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严格掌握老年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消毒支气管镜及辅助设备,严格把握电子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密切配合,可以使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
[1] 曾 琳,李 旖.7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护理对策[J].赣南医学报,2011,31(2):38.
[2] 胡国勤,黄益灯,周水淼,等. 电子喉镜下手术切除声带良性病变3 548例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