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环境

2013-08-15 00:55:15陈碧妹
关键词:新建师德青年教师

陈碧妹

(安顺学院 马列部,贵州 安顺 561000)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其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但是,思政课青年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也使整个教育系统和教师的社会评价有降低的倾向。青年教师是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主体,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的生力军。因此,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环境,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和树立高校教师崇高的职业形象,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修养不足,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学科背景多样,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不高,缺乏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深刻分析水平,在讲述内容时会显得自信心不足,使学生难以信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缺乏政治敏感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下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出现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精神空虚、思想多元化倾向,甚至在课堂上流露出一些消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倾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和他人正确认识的形成,甚至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一部分教师甚至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怀疑论”和“无用论”等错误观点。

(二)对单位的归属感不强,责任心淡薄

相对于部、委属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属弱势群体,在学校知名度、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学术氛围、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较之具有较大差距,不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因此,相对于重点高校的青年教师,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处于弱势地位,职业背景差异使其产生职业落差感,在工作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对学校的暂时困难产生不满和抱怨,对学校归属感不强,对学校的发展漠不关心,只是把学校当成自己的暂栖之地和职业跳板。为了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他们对教学不感兴趣,将大量时间与心血花费在科研和提升学历上,在教学方面投入时间少,对学生漠不关心,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他们一旦评上职称,或读完硕、博士以后,会选择跳槽,造成单位人才流失。

(三)教学效能感较低,育人意识淡薄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和信念[1]。在现实中,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尊重和理解较少,社会、学校和学生对思政课又不重视,在无形中降低了他们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教学能力作出的判断就比较低,降低了其教学效能感。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会在心理上产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排斥和厌倦,在教学中就会敷衍了事、缺乏激情,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有些甚至把对社会、对他人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在学生面前无意识地发牢骚,对学生造成了消极影响。

(四)职业认同感低,师生关系紧张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费短缺,出于升本需要和提高就业率,往往重视专业建设,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能给予经费上的有效支持。同样,学生也出于将来就业的考虑,认为思政课对就业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思政课采取先入为主的排斥和不重视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很多思政课青年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而未把工作看作是教书育人。在教学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需求漠不关心;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不够,甚至用讽刺、挖苦、冷漠的情绪和行为来对待学生,极大地打击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二、加强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德高尚的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判断、学习动机、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在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采取积极的方法摆脱消极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会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德高尚的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也能给大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效仿的道德榜样,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学习方法,按老师的期望发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学生会认真分析并想办法解决,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

(二)加强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关系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发展

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者和实践者,其师德的好坏更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师德高尚的思政课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科书,能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为学生树立道德建设的榜样,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及市场竞争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持续、快速、长足发展,有效地提升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改变社会各界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认识和看法。可见,加强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

(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影响着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

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大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影响着整个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这就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并热爱教师这个职业,通过自身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帮助学生,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愉悦,将这种愉悦作为内在动力,会激发青年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2]。如此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形象。

三、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师德舆论环境

克服思政课教育无用论以及对思政课教师的认识偏见,充分认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对思政课教师抱有合理的期望,以减少其压力。应从战略高度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为思政课教师营造一个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3]。地方政府也应转变观念,不应把新建本科院校看成是一个行政部门,而应是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投资。大众传媒也应广泛宣传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公众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制度环境

学校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力求做到标本兼治。首先,从思想道德素质、教学能力和学历层次等方面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其次,建立完善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围绕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实行评教以及教师个人自评的评价体系,强化青年教师的责任感。第三,对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学评价、表彰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加大师德所占比重,将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水平、育人效果列入教师职称申报指标。最后,应将师德教育作为培养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积极倡导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建设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环境

和谐健康的师德活动环境可以使老师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应紧跟形势,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活动。根据教职工思想实际和师德建设现状,围绕新形势下创建和谐学校、增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有步骤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师德建设大讨论”等活动;开展教案、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讲课等多种教学业务竞赛活动,提高全体思政课教师业务素质。这些活动可以使广大思政课教师树立全面发展、和谐施教的教师观;养成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师德;练成知行统一、教书育人的师能;铸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魂。

(四)建立以人为本的情感环境

思政课青年教师经常面临经济、教学、科研、职称、学历等压力,职业怠倦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新建本科院校应从情感上给予思政课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努力减缓他们的经济、工作和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尽可能为其排忧解难,以便于安居乐业和从事教学工作;在政策的制定和资源的分配上,应消除行政化倾向,避免按资排辈现象产生,合理向思政课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拓展发展空间;把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心理教育之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以及团体辅导等,传授预防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引导青年教师自我调适,使青年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心理素质修养及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健全青年教师人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五)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教师职业是一项群体合作性的事业,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教师在和谐的群体环境下开展工作。[4]学校管理者在全校人际关系中掌握着主动权,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化服务意识,淡化权力观念,关心青年教师;发扬民主管理精神,引导青年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全校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根据思政课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与学生交朋友,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发挥教师自身的潜能。

[1]何昭红,欧海青,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5).

[2]王淑芳.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0).

[3]梁芹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归因及自我心理调控策略[J].嘉应学院学报,2005,(3).

[4]杜艳芳,畅芳珍,等.地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新建师德青年教师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石油沥青(2022年3期)2022-08-26 09:13:40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