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1 例临床分析

2013-08-15 00:53李公利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例因危重小剂量

李公利,孔 娜,侯 晓,李 静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山东 泰安 271000)

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DIC 是新生儿危重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迅猛和预后凶险的特点[1]。 DIC 治疗效果与能否早期发现及合理治疗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31 例新生儿DIC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DIC 的诊断标准

患儿有诱发DIC 的原发病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出血倾向、微血管栓塞、休克及溶血等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PLT)<100×109L-1;2)出生4 d 内凝血酶原时间(PT)≥20 s,出生5 d 以上PT≥15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5 s;3)纤维蛋白原(Fbg)<1.17 g·L-1;4) D-二聚体阳性(>200 μg·L-1)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0 mg·L-1。上述4 项实验室检查中3 项异常,结合临床特点即可做出诊断[1]。

1.2 病例资料

选择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DIC患儿31 例,均符合上述DIC 诊断标准。 其中男19例,女12 例,胎龄31~42 周,平均37 周,出生体质量1.5~4.0 kg,平均2.15 kg。 引起DIC 的主要原发病:新生儿败血症18 例,化脓性脑膜炎4 例,新生儿硬肿症4 例,新生儿肺炎2 例,新生儿窒息1 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 例,新生儿溶血病1例。临床表现:15 例患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冰冷及精神萎靡等末梢循环衰竭症状,14 例患儿有出血表现,主要出血部位为皮肤、静脉穿刺部位、胃肠道及脐残端,2 例患儿抽血困难,抽出血液易凝固。

1.3 实验室检查

31 例患儿入院后立即行血常规、凝血分析和D-二聚体等检查,PLT<100×109L-124 例,≥100×109L-17 例;PT 延长25 例,正常6 例;APTT 延长27 例,正常4 例;Fbg<1.5 g·L-118 例,正常13 例;D-二聚体均>200 μg·L-1。15 例行血浆血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9 例,阴性6 例。

1.4 治疗方法

患儿确诊为DIC 后,应用小剂量肝素200~240 U·kg-1·d-1静脉滴注,3 d 后改为维持量60 U·kg-1·d-1,总疗程为5~7 d[2]。 根据原发病的情况给予吸氧、抗感染、扩容纠酸碱平衡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14 例有出血表现的患儿在应用肝素后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应用肝素后每12~24 d 复查血常规、凝血分析和D-二聚体,当病情趋于稳定时延长复查时间。 如患儿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同时血小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且趋于稳定后停用肝素。

2 结果

31 例患儿中,2 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 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28 例均于用药后12~24 h 内出血停止,其中20 例用药12 h 后PT 缩短、Fbg 升高。 5 d 后28 例患儿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2 d。PLT 恢复时间较慢,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4.5 d。

3 讨论

DIC 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多发生于某些疾病的过程中或有某些诱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多发性微血栓形成及溶血等。 既往由于条件所限,认识不足,临床上常在患儿出现广泛的出血时才考虑DIC, 而此时DIC 已发展为低凝期甚至纤溶期,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本研究中患儿较高的治愈率,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密切的关系。

1)早期诊断。 DIC 早期表现不典型,历时短暂,常被原发疾病表现掩盖[3]。 如发现危重患儿采血后很快凝固、 静脉穿刺针易堵及拔针后针尖出血,要高度怀疑DIC 的可能。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DIC 的重要依据。D-二聚体作为诊断DIC 的一项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的指标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诊断DIC时特异性达到97%,其阳性预测值可达100%[4]。 有学者[5]认为,D-二聚体是DIC 诊断的首选分子标志物。 血小板因参与微血栓的形成被消耗而减少,其改变较凝血分析及3 P 试验更敏感,如呈进行性下降更有诊断价值[6]。 本研究中31 例患儿,D-二聚体均显著升高,24 例出现血小板减少。因此,对危重患儿,特别是重症感染患儿,要考虑到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时动态监测凝血指标,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DIC, 在患儿出现广泛性出血前进行积极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2)早期小剂量肝素持续静脉滴注。 肝素作为抗凝剂能影响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能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灭活凝血酶;干扰凝血酶对凝血因子ⅩⅢ的激活,并阻止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7]。肝素是治疗和预防DIC 的主要药物,可作用于DIC 的不同阶段。 既往多采用肝素60~125 U·kg-1·d-1,每4~6 h给药一次,使用时极易出现肝素过量,导致出血加重[8]。本研究中31 例患儿均给予小剂量肝素持续静脉滴注,除2 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 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28 例均于用药后12~24 h 出血停止,未见有出血加重的现象,无须监测出凝血时间。 小剂量肝素临床应用指征,关键在于DIC 早期高凝阶段。采用小剂量肝素持续静脉滴注,能使出血及微循环障碍症状明显缓解,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应用肝素要足量,剂量应个体化,只有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及肝肾功能衰竭时才考虑禁用[9]。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只有去除或减轻原发疾病,才能减轻或延缓DIC 的病理过程。 因此要及时确定引起DIC 的病因。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重症感染是新生儿DIC 常见的原发疾病,要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常规抗感染效果不好时,应予输注丙种球蛋白,并根据病情给予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改善血氧供应及稳定血容量等治疗。

4)补充替代治疗。 DIC 时是否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仍有不同观点。 本研究中有14 例患儿在肝素化的基础上输注冰冻血浆收到良好效果,未见不良反应。

[1]张喆,赖剑蒲,陆玲,等.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8):905-906.

[2]何颜霞,宋亚军,林荣枢.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1):908-909.

[3]高玉凯,陈兆新.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 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7,31(5):367-368.

[4]袁壮.危重患儿DIC 与肝素治疗的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01,8(4):203-205.

[5]王岩,苏萍.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4):247-248.

[6]苏浩彬,李文益.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1):649-650.

[7]曾超美,刘捷,石云.微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新生儿DIC的临床探讨[J].新生儿科杂志,2004,19(4):163-165.

[8]何子毅,田兆嵩.DIC 的输血治疗和肝素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89-90.

[9]Wada H,Asakura H,Okamoto K,et al.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Japan[J].Thromb Res,2010,125(2):6-11.

猜你喜欢
例因危重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64例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496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分析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覆膜支架分流术与内镜治疗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曲张静脉再次出血的比较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