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理念下的对接路径

2013-08-15 00:52:47徐海涛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集体理念

徐海涛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6)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都以工学结合或工学交替的模式来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以此来满足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环境,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适应的校园文化没能和企业文化很好对接,两种文化存在着不同的理念。如何在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不同理念下,实现他们的无缝对接,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一)激发高职学生热爱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高职学生大都由于没有考入大学,从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些学生大都在高中阶段没有能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甚至部分同学具有厌学情绪。但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观念容易改变。让高职学生在校园内就能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间以及人才间的激烈竞争的现实,可以使他们切身感受到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充分体验到人才竞争压力,清醒认识到如果没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职学生只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从而迫使他们能够自觉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起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成才的自觉性,真正成为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高职学生。

(二)实现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因素

“零距离”就业就是高职学生在走上企业的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真正成为企业“用得了、留得住、管得好”的员工。但事实上,相当多的高职毕业生刚上岗,往往水土不服,不是没有胜任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而被企业淘汰或不断跳槽。所以,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并在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所以要不断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进一步对接,使得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从而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建设高职院校特色品牌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大多高职院校已经从规模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其关键内容就是要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只有融合具有强烈行业背景的企业文化,才能从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特色。另外,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也具有再塑造的功能,可提升学生道德人格的文化品味并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能力,再通过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把这种能力和文化展现出来,辐射到社会,从而获得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时期的高职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对接,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独特魅力,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但高职院校在实施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过程中,会发现两种文化在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竞争理念和集体理念都存在巨大差异。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理念对比分析

(一)价值理念的差异

高职校园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指凝聚、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而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指凝聚、激励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对比以上两种文化的价值理念,可以得出,第一,高职校园文化价值理念的指向目标是师生员工,而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指向目标是企业员工,两种文化价值理念指向目标不同;第二,高职校园文化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主要内容除了服务社会以外更注重经济效益,所以两种文化价值理念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二)管理理念的差异

相对于企业而言,高职院校管理的目的比较单一,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高职校园文化的管理理念中社会效益肯定是第一位的,是通过实现社会效益的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以此来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培养更多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创造条件。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不仅仅注重员工的人本管理和自觉性管理,更加注重通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来讲,经济效益还是占主导地位。

(三)集体理念的差异

高职校园文化中的集体理念是一种“大”集体的理念,具有被动、持久的特性。具体来说师生身处学校大大小小的各种集体中,必须具有集体理念,才能被大家接受。从众心理和希望得到他人好评的动机驱使他们被动具有这种集体理念。长期以往,“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集体理念便持久养成。而企业文化中的集体理念是一种“小”集体理念,具有主动、短暂的特性。具体来说,当员工身处这个企业时,具有集体理念会增强团结协作,从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最终企业员工通过企业经营收益的提高而获益。所以,企业员工会积极主动具备这种集体理念,但如果员工离开原来的企业,员工的集体理念就会随之淡化。

(四)竞争理念的差异

新时期的高职校园文化竞争理念的形成应该是晚于企业文化竞争理念,它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竞争意识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高职生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逐渐建立起来的。其主要还是集中于精神层面,具体体现在办学特色的较量、学生技能的竞赛、就业市场的比拼等方面。企业文化的竞争理念应该也强于高职校园文化理念。哪里有生产,哪里有市场,哪里就必然存在竞争。这是固有的经济规律。企业文化竞争理念目前主要还是集中于物质层面,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

如何在两种文化存在理念差异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实现两种文化融合对接,笔者提供了以下四条路径。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

(一)注重吸收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的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因为企业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判断要比学校敏捷,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种“商品”的“企业”在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团队协作精神

“合作共赢”是当今社会特别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将企业每个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单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几乎不能完成的,发挥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作为给企业培养基层生产、服务一线工作人员的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就需要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大力倡导团队协作意识,营造浓厚的相互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2.以客户为中心

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虽然过于夸张,但确实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奉行顾客至上的原则。日本三菱电梯公司的维修电话拨通后的第一句话永远是“这是我们的错!”。深刻地表明对顾客的重视。高职院校也应全心全意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学生家长及企业和行业,树立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理事会,本着“教育学生无止尽,服务企业无休止”的思想,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服务。

3.平等对待员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优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必定是以人为本、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更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教职员工,创造条件为每一名教职工实现自我价值,让教师更加出色,学院才能更加卓越,永远倡导学院与教师共同发展。在学院内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淡化学校内的行政等级差别,使全体教职员工成为一个平等、团结、和谐的整体。

4.创新与激励机制

创新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创新也是高职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就应该成为这股源泉中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应有浓厚的创新氛围,特别是针对技术的创新,优秀的高职院校应该是企业的引路人。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双师型”的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革新,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提供场地设置校园创业街就是高职院校激励创新的良好手段。

(二)注重吸收企业文化的质量管理理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样,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高职校园文化引入质量管理理念,通过搭建质量管理载体,才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文化载体建设:

1.引入ISO-9000 质量认证体系

将ISO-9000 质量认证体系引入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和科研等日常工作中后,目的是引领高职院校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减少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之间管理水平的差距。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全体师生今后将更加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运作模式,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逐步趋同,培养出现代企业认可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2.制定全程化质量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辅导员队伍建设标准等所有涉及高职校园文化的要素全部纳入质量标准管理体系,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全程化实施质量评价标准,从而达到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质量立校的意识。

3.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自动监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从而建立和运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符合企业需求。通过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把包含专业质量、教学质量、课程质量等内容的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理念内化为教职工的意识、外化到教职工的行动中,与企业质量管理接轨,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基础。

(三)注重吸收企业文化的主动集体理念

高职校园文化的集体理念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两种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与企业文化集体理念的对接。

1.“走出去”即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要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支撑,主动出击,在具有资深行业背景的企业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校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践和技术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学校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认知实践和专业见习活动,使得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建设,熟悉企业流程,用企业的真实环境促使他们的集体理念向主动性转变。

2.“请进来”即聘请企业精英担任客座教授

首先,企业精英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具备担任学院客座教授的前提条件。其次,他们的企业经历丰富,对企业文化中的集体理念都有着深入和透彻的理解。聘请这类人员担任学校客座教授,让他们在指导专业建设的同时培养校内老师的主动集体理念,让他们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们主动集体理念,从而实现高职校园文化的主体老师和学生集体理念的整体转变。

(四)注重吸收企业文化的特色竞争理念

不断打造高职院校品牌,建设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在同类院校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职院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软件环境、文化活动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结合。

1.硬件设施要融入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硬件设施是指校园各功能建筑、校园雕塑、道路等物质设施。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中厂、厂中校”的设计理念,各功能建筑应注重渗透企业文化,彰显职业精神,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桌与设备并存、实训室与教室间隔;学生在企业化的氛围中能够潜移默化地理解、接受、认可企业文化,真正实现学生与员工的零距离。

2.软件环境要折射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软件环境是指学校标识标语、网站、广播、校报等精神设施。高职院校要引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理念,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训、校徽、校歌等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敬业、团队、责任等职业道德素养而进行,要通过网站、广播、校报等宣传阵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企业文化,创造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育人环境,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夯实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企业文化产生积极的认同感。

3.文化活动要结合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要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打造出校企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如举办学生技能大比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企业专家大讲堂、专业社会实践和调研等。活动的运作形式要与企业的方式接轨,吸收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要求和职场环境,在活动中提高专业技能,强化职业素养,优化职业道德。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符合当今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打造自身品牌,形成特色的必由之路。虽然两种文化存在理念差异,但通过仔细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可将企业文化理念中的各项精髓融合进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两种文化的高效优质的对接,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徐国华,等.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82.

[2]杨林,马顺彬.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王振洪.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

[5]王革,赵修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陈祖,翁洁.现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2) .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集体理念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警犬集体过生日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