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垚臻,蔡映辉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
公益课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探索
——以汕头大学公益课程为例
宋垚臻,蔡映辉
(汕头大学,广东 汕头 515063)
以汕头大学开设的公益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组织、课程管理、课程评估等方面分析了公益课程的实施模式,实证说明了公益课程的实施效果,指出实施公益课程的意义及其推广价值,为高校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高等学校;公益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性和心智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健全、完整的人。目前高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来实现,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距离通识教育的目标尚有相当的距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和德育课程。这类课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70%以上,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养的培养;二是在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造成“拼盘化”以及通识教育就是“统统懂一点”、“统统认识一点皮毛”的知识教育的现象;三是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理解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四是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教学管理部门以一种“业余课程”或是“次要课程”的态度去看待通识教育课程,经常设为大班授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新的审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把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转向“全人”的培养;课程内容转向基于探究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课程实施方式灵活多样,特别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基于这种理念,汕头大学从2010年6月开始开设公益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课程申请-课程审核及公布-教师的遴选、培训-教师选课-学生选课-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课程总结-对外交流等环节。从2012级学生开始,公益课程成为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为规范课程,保证课程质量,学校严格按照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提出的课程目标模式设置公益课程。
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效果的衡量标准,也是课程评估的依据。为了改变通识教育课程随意设课、因人设课的现象,首先必须对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再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单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汕头大学于2007年开始,着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设计,形成了汕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体系。[2]而实施公益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同时,以课程的形式提升公益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提升他们的能力,实现公益活动与学术课程的结合。为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框架下,公益课程明确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18个目标中的9个目标作为课程目标,具体是:养成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包容、诚信、负责、关爱的价值观;养成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具备敬业、守信的职业精神,了解并遵守所学专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养成公共环境意识和环保的行为习惯;培养领导和组织能力;培养综合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益课程属于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校的通识教育目标服务,这是以目标为导向,各培养环节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公益课程的目标设置来看,很好地贯彻了目标来源的三个需要,即:来自社会需要-社区服务群体的需要,来自学生的需要-学生道德品质和素质养成的需要,来自学科的需要-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为了达到课程目标,完成公益课程的使命,学校借鉴“服务学习”模式,以课程形式提升公益服务活动,截至目前汕头大学共开设出18门公益课程,提供了2460个修读名额,开展了义教、义诊、义修、医疗扶贫、农村健康促进、老弱残障扶持、环境保护、社区矫正、妇女发展、生命教育等为内容的公益课程,服务足迹遍布潮汕及周边的乡村、城镇、中小学及福利院等60多个地区和单位,成为联系大学与社会的桥梁。如“曙光助学服务”、“情聚康复村爱心行动”、“潮汕妇女与社会创意研习服务”、“脑瘫儿童关怀计划”、“农村健康促进计划”、“感恩创意服务”、“生命的色彩”、“外来工子弟阳光课室”、“潮州山区基础小学教育服务与研究”、“薪火乡传爱心行动”、“三下乡”、“我们共同的未来——汕头地区小学生环保教育公益服务”、“阳光行动——潮汕地区‘社区矫正’服务与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及课程的实施效果得到了服务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每门公益课程规定为1个学分,学习时间为48个学时。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包含公益服务知识培训、公益活动调查和策划、公益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分享、课程评估等环节。每门课程在学生选课时,需提交详细的课程大纲。大纲中的知识学习内容包括公益项目的设计与计划、学生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引导、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及报告撰写、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及安全意识的培养等内容,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分为理论讲授和经验交流两部分,由学术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分别承担。在这些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再到相关的服务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服务活动包含前期调研、活动策划、活动宣传、活动实施等步骤。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分小组总结和分析课程的实施效果,分享所受到的教育,并进行课程评估。整个教学过程,突破了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突破了课程实施只囿于教室的局限,突破了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服务社区中去寻找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再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社区的服务。
从这些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可以看出,公益课程的内容选择除了考虑与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考虑了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它们对学生和社会的实际意义、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否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
根据美国学者斯塔克(Stark)的界定,课程管理就是为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而履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3]公益课程是一门既带有公益性质,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的课程,其涉及面广,内容多样,需要的教师类型多样,因此,对公益课程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汕头大学公益课程的领导和组织由学校公益课程工作小组负责,工作小组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工作小组包括李嘉诚基金会代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单位的领导,日常教学管理由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师资队伍由学校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组成,每年进行一次专门的师资培训,教师经过培训和课程实践后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开课。课程还聘请研究生为助教,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也为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
公益课程与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一样,每门课程都有科学、完整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由教务处审核。课程开设时间为春、夏、秋三个学期。夏季学期的时间相对比较集中,而春、秋学期课程的实地服务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实地服务所需要的时间跨度根据课程需要决定。每学期课程设置情况公布后,由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分别选择课程。
每门公益课程包括项目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助课教师。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前期的课程设计、合作服务单位的联系。任课教师在项目负责人工作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完成课程,包括前期的知识培训、实地服务活动、课程总结及评估等整个过程。助课老师主要负责学生实地服务活动的协调和指导,由研究生承担。
为了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注重对课程的过程管理。通过召开总结会议、召开课程实施分享会、对外经验交流、编印年度报告、建设专题网站等形式,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与总结,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程逐步走向完善。实施年度报告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与公益课程网站一起,建立起公益课程对外宣传的基本框架,为今后兄弟院校开设公益课程提供了借鉴。此外,部分课程还编印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如脑瘫儿童系列教材、爱心行动社区服务电子书、青春期健康知识手册等,进一步丰富了公益课程的实施效果。
课程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课程方案的设计、活动的服务单位对学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这些都需要通过评估进行检验。学校制订了四个维度的公益课程评估体系,分别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合作服务单位满意度的评估。评估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的实施质量。从两年来的评估情况看,多种类型评估的得分明显提高,公益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越来越高。
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方面,我们在课程研习、实践过程、课程总结三个方面设置了9项评估指标,评估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学生通过公益课程学习,已经基本达到了公益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的评估结果也在学生的自我评估中得到验证。每学期学生在修读公益课程之后,学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学生认为,通过修读公益课程,已经基本完成了课程对自我培养的要求,即深入了解社会、关怀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综合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益课程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是有足够的合作服务单位,而且学生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合作服务单位所必需的,而不是给服务单位增添麻烦。根据服务社区的现实情况,调查服务地的实际需要,是公益课程实施的前提。合作服务单位对课程实施、对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就成了课程异于其它课程的重要评估内容。为此,我们设置了合作服务单位满意度调查表,从服务带来的影响、服务的必要性、对服务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客观地评价公益课程的设置。
最后,与其它显性课程一样,公益课程也进行了学生评教。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囊括了教师承担公益课程的整个过程,包括相关知识的讲授、实践服务过程的指导、对课程的总结、服务过程中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等。
为了检验公益课程的实施效果,我们曾经对参加公益课程和公益活动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实证分析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在育人效果上的差异。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参加公益课程和公益活动的汕头大学学生,用同一份调查问卷对这两个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这两类(参加公益课程和公益活动)学生的自我评价,检验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在育人效果上的差异。[4]
调查结果显示,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的育人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Z=21.086,p<0.001),参与公益课程学生自评结果均值大于参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评结果均值。在对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评结果进行t检验后得知,方差齐性显著(F=16.540,P=0.000<0.001),即两组的方差不齐。参与公益课程学生自评结果的均值显著大于参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评结果的均值,说明这两种教育实践在育人效果上存在优劣之分,公益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明显优于公益活动的整体育人效果。为了更具体地检验公益课程的实施效果,我们对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的6个具体项目,即:公益相关知识、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品质、组织与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数据分析后发现,参与公益课程学生与参与公益活动学生在上述六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公益课程在上述六个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优于公益活动。
可见,将公益活动提升到公益课程,将公益活动课程化是非常必要的。希望由此能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公益活动向课程化方向发展。
公益课程虽然只有1学分,但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贡献、课程改革在教育学上的探索作用等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具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通识教育是一种心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其基本要素是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是为学生提供心灵的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公益课程为全校师生构建了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服务平台,给予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造福社区的锻炼机会,突出对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的培养。师生通过了解社会,拓宽了视野,学会了理解和合作。公益课程中的服务活动成为师生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改变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师生的公益理念,塑造大学生的人格,营造校园的奉献文化以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心灵教育经历,也是培养良好公民、实现全人教育的过程。
公益课程融合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岗位的教师以及来自不同服务地点的不同社会群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学科之间不再独立和隔绝,而是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体验整合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践习了杜威①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成。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使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社区生活形成一个整体,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师生们在整合知识和体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知识,提升着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活动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揭示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后者揭示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公益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作为探索通识教育改革的一个试点,能较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从“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解读,公益课程把公益活动纳入正式课程来实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心、爱心、奉献精神等等必需的品质,以及做出计划并切实实施的能力、领导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处理紧急事务能力等等必需的能力,都体现在课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上。其次,从“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来解读,公益课程把公益活动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如策划、组织、实施、评价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科学地解决了过去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目标与手段、内容与形式脱节的问题,并在实践上扎实落实了服务学习的现代教育思想。
必须强调的是,把公益活动提升为公益课程,也把思想道德教育、学术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等原先分散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地整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单门课程的效能。这也是通识教育改革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结果。
公益课程是学校目前为止唯一一门动员了全校各个方面参与的课程。公益课程的顺利开设需要这种全员参与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环境,包括课内课外一体化(课内的知识学习和课外的公益活动实践)、校内校外一体化(校内教育培养与校外社区服务实施)、教学和管理一体化(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实现专职教师与党务工作者、学生事务管理者、社区相关人员等不同岗位不同群体人员一起参与公益课程,实现大学育人职能的全员关注和参与。通过一门课程发动这么多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调动全校不同部门的资源,这是一个学校重视本科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条件的重要体现。这种理念值得今后在其它课程和其它教育教学环节进行推广。
多年来,我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与专业课程一直都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彼此对立、互相隔绝。公益课程的设置,正好可以弥补这种缺陷。通过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社区这样的教学设计,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做出贡献。同时,这种应用知识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影响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教师在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将传统的知识讲授与活学活用知识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搭建起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互融合的桥梁。
总之,汕头大学公益课程已经成为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服务社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随着课程设置的逐步完善,建立固定的实践服务基地、编写教材、对课程进行宣传和推广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和不断深化中。通过一门课程的设置,从中总结提炼出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探索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子,这是公益课程的普适意义。因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要取得实质性成效,不仅仅要从教育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的设计这些“大处着眼”,更需要具体落实到每门课程中,进行“小处着手”。汕头大学公益课程正致力于不断探索规范、总结、改进、发展中。
[1]张绪忠,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及实现——10年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综述 [J].湘潮,2012(4):60.
[2]袁金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偏失与匡正[J].现代教育科学,2010(4):120.
[3]孙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4):95.
[4]赵军霞.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2010(11):17.
[5]孔令威.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J].现代教育,2011(4):186.
Philanthropic Courses:A New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SONG Yao-zhen,CAI Ying-hui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515063)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hilanthropic courses in Shantou University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objectives,course cont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course management and course evaluation.It provides an empirical explanation of its effect,and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implementation and the value of its popularization.It offers a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ilanthropic course;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G642.0
A
1001-4225(2013)02-0079-05
2012-08-31
宋垚臻(1964-),男,工学博士,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蔡映辉(1969-),女,教育学博士,汕头大学教务处研究员。
(责任编辑:佟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