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杨继学
(1.河北工业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2.石家庄铁道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人文素养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汲取、环境熏陶、人生体验而内化形成的稳定的人格气质与修养。人文素养是人性的完善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不仅表现为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还表现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人文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群体,不但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面对当代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急需,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迫切需要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原则极易把物欲推向人生的前沿,导致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被忽视并淡出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一些人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扭曲。一方面现实到处闪烁着科技文明的光辉,而另一方面道德信仰的灯塔却黯然失色,这种失衡在大学生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主义不断膨胀,人生理想信念淡漠,成为了缺乏独立精神、独立人格和个性、迷失了自我的人。由于人文社科方面的学习并不能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利益回馈,不能改变就业难的现状,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风靡校园,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单一、功利性明显,学习只为择业或就业,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和抱负。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璀璨的华夏文明,传统文化是人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然而今天,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传承已出现了严重问题。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和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史哲知识匮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对中国历史缺乏应有的理解,不知唐宗宋祖,不晓秦篆汉隶,对史记、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及古典名著等国学经典读之甚少,了解肤浅。不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已经远离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慎独”及“以和为美”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个性张扬乖戾,娱乐至上。另外,以汉字书写为例,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符号系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意识。汉字书写是交流表达思想的经常性工具,但伴随电脑打字的普及应用,大学生书写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的现象十分普遍,书写潦草不规范,更谈不上体现汉字的形体美。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出了不少有科学知识没文化修养,有专业技能没个人思想的单向度的人。这一严峻现实以及钱学森先生对我国教育为何难出大师的追问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核心即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是一个社会最能认同并有意识地鼓励思想创新之所,是集中培养创新人才、并不断地进行思想、人文和科学技术创新之地。然而,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教育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在高校中由于过窄的专业设置和忽视人文教育,以及急功近利的导向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将可利用的时间大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仅仅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对于所学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动态并不感兴趣,也缺少提出和分析问题的勇气,对问题缺乏奇思妙想、缺乏创意,更谈不上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加之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和定位不清晰,往往仅满足于毕业后能找个理想工作,创新意识自然淡薄。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教育领域。大学生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过分对物质利益的强调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心理的严重失衡,重金钱轻道德;集体主义淡薄、利己主义奉行;赞誉英雄楷模但又不想成为英雄模范;把追求个人的功利作为考察、评判、衡量、选择事物和行为的标准。另一方面,如今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更强的功利性,他们不再热衷于对真理的探求,无暇顾及个人修养包括人文素养的提升。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学什么,理想信念趋向实用和短视。对此,人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至关重要。人们需要精神的升华,需要文化的力量把人的精神从物质的、金钱的种种羁绊中解放出来。
一方面,互联网飞速发展,其方便、快捷、跨越时空的特性很快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在大学生中已经完全普及,在传递浩瀚的信息与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少学生迷恋虚拟世界,与家人、同学、朋友缺少情感的交流,精神空虚,在论坛里不加思索地盲目转帖跟帖,消极情绪悄然蔓延;少数学生更是沉溺于网络聊天和游戏不能自拔,造成了价值观念混乱、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情感淡漠等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电视的各种选秀节目席卷全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和关注。这种“平民造星”运动是大众文化娱乐化、商业化带来的社会现象。虽然也有正能量传递,如鼓励自强不息、追求梦想等,但青年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娱乐消遣和八卦中产生如一夜成名等急功近利的消极价值取向。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国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得以较大幅度地提升,但高校培养方式与评价标准的导向偏差问题也随之产生。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在物质领域的实用,只看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特别是一些工科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较少涉猎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大多数工科院校都将人文学科作为选修课程,在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上缺乏实践性和明确性,加上学生选择这些课程多是为了得到学分,因此收效甚微。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未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往往重继承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单一的所谓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个体在兴趣爱好、禀赋、接受能力上的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然而,正是个性的差异和多样性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温总理在纪念同济大学一百周年同师生见面时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应该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学习理工科的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同样,学习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也要学习自然科学。这就是大批杰出人才成长所走过的道路。钱学森是这样,李四光也是这样的。钱学森能画很好的画;李四光谱写了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我国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也曾经提出过“科学给人以知识,人文给人以智慧”,“人文与理工相通,知识与智慧同尊”。这些话语和论断都体现了科学的教育理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和把握,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信仰的执着,这些都不是科学知识所能完全给予的,人类的文明离不开人文的丰润和滋养。高等教育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所谓科学精神指的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按事物本来面目认识它,按其客观规律去改造它,它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精神,即根据实事揭示其客观规律;怀疑精神,即不崇拜偶像和权威;批判精神,即不向迷信、伪科学妥协;创新精神,即根据已知探索未知,与时俱进。而人文精神,即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人类对自我的一种普遍理解和关怀,其突出地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赞同和维护,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关怀,是一种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它所体现的是求善求美[1]。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全面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既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应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因而,学校教育应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多次强调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可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艺术实践可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活跃人的思想,培养人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人敏锐的直觉力和创造力。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已经表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高尚艺术修养的人也不是一个完善的人。高校通过强化人文素养培育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提高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和谐的心灵、完善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目前,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公选课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很多理工科高校也都拓展了通识教育宽度,制定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这对于改变高等院校“功利”、“浮躁”的教育现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然而在一些工科和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多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缺乏课程必要的实践环节以及内化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以至于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衡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在于其掌握了多少人文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些知识是否在学习者那里能够得到凝练与升华并内化为自身优秀的品格修养。
学校完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既要求广也要求精;要抓住各门课程精华的部分,既形成课程群的整体优势,又能充分发挥不同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要多样化,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采取讲座、演讲、表演,观摩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摆脱定式思维,而在相对自由的空间、愉悦的审美情境中领略和感受人文价值及人文精神,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且专业课教师也要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自觉渗透,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真正回归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中来。由于工科和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较为固化的学科优势,人文课程面设置较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可通过邀请校外人文学科方面的专家名师为学生开设讲座或演讲,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心智,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学术环境下受到熏陶和感染。
校风和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深远影响。营造优良校风和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重大。大学的灵魂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而校训最能折射出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教育理念,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它不仅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校风,同时也是校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如华南理工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西安交大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华中科技大学的“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这些镌刻在景观石和牌匾上的校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工科院校应当秉承自身特色,凝练办学理念,培育优良校风,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通过各种传媒和形式宣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旋律。可定期举办英模报告会、国际国内形势政策报告、传统文化讲座等,开展国家非物质遗产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切实加强社团工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开展摄影展、书画作品展、电影节、主题辩论会、校园音乐会等,还可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学生参与互动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开展校际间的文化交流,提倡“大校园,大人文”[3],从而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与共鸣,赋予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至真至善的情感诉求。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使命。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要努力克服学科壁垒,为学生营造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积极健康的良好人文氛围的滋润下净化灵魂、完善自我、并内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文化气质。
[1]卞敏.终极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J].江苏社会科学,2005(5):99-104.
[2]李欧梵.重构人文学科和人文素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7.
[3]李鸿浩.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2(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