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华
李芸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侨联学校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湖南岳阳41420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新课程基本理念也重视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造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分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这样,语文课堂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郭沫若的《雷电颂》时,我范读后,?问:“谁能读得比老师更好?”语文课代表马上站了起来,她是全县中小学生说话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她那抑扬顿挫的朗读赢得了阵阵掌声。我由衷地说:“你读得真好,超过了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她读,好吗?”这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表现出莫大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和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插嘴、大胆发言。这样的氛围让他们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可以提出批评,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学习方式,还可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我认为还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语文课堂的和谐师生关系来源于老师对于学生答问中的偏差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或训斥,而是及时“转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的灵魂。而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它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一直十分敬奉那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是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激励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用上最好的评价语言,如“你的回答让大家茅塞顿开!”“你说出了大家想说而又不知怎么说的答案!”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要表扬一句“你能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大家知道了如何思考!”“虽然你的回答不准确,但启迪了大家的思维!”无疑,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就没有顾虑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深入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时,讨论元方的做法是否得体,有的学生说朋友太不应该,当着儿子的面骂人家的父亲,元方就该不理他。而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辩论道,那朋友已经惭愧不安了,元方还拂袖而去,是否有点得理不饶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就好啊!这位同学刚说完,我带头鼓起掌来,接着全班掌声雷动。掌声无疑是对他的见解的最高评价,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又为多角度的思维碰撞提供了条件。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课堂上,每当进行合作学习时,我都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我让学生讨论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陶渊明。一个合作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肯定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当下非常难能可贵。但有同学马上提出反驳,陶渊明这其实是在消极的逃避现实。我趁机启发学生,那怎样评价才正确呢?学生们激烈地争论起来,最后小组长做代表发言:“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几个方面去入手,积极的方面我们要肯定,消极的方面我们就要否定,这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但是另一方面,人无完人,陶渊明也同样如此,我们也不要完全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评价古人。”他的发言也得到了其他几个小组的肯定。这样的合作学习,加上教师的适当参与,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中合作和共享的快乐。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论语》里也有“学而不思则殆”。新课改下要求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基本都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在新课改下,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例如,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要学生讨论对于这件事谁是谁非,就有学生说“我”的父母见女儿那么难过了,还逼着女儿把羚羊木雕拿回来,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他们为什么那么贪财呢?我很不喜欢这两个大人。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激发他质疑问难的热情,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我”的做法是不是也有问题,让那位质疑的学生认识到看问题也要学会换角度。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疑问即使幼稚,他的积极性也不会受到打击。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语文课堂不只是教师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更应是学生历练自我,不断成长的乐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和谐课堂的平等、快乐。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幸福地翱翔在知识的蓝天。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语文出版社,2003
[3]王丽.名家谈语文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