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胜有声——小议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留白现象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2期
关键词:解说员播音员听众

□ 杨 蒙

在电视节目中,有不少主持人认为“主持”就是多说话,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地把个人的风采展现在舞台上,这样才不愧对“主持人”这个称号。殊不知,话并非多多益善,点到即可。有人说主持人是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桥”①朱宝贺:《电视文艺编导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第109页。,其实桥通了就好,不可能把“河”完全填死。同样,在体育节目解说中,现在仍有不少解说员占着播音的位置说废话。比如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为了充实开场前的准备画面,便开始把球员的名字依次数了一遍,数完之后不过瘾,于是把最近某些队员的丑闻拿出来调侃。他们通过没有意义的信息堆积来填充看似枯燥的画面。除了在电视节目中,广播节目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由于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大,情感需要得到合理的释放,晚间情感类的广播节目越来越受追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播音员无聊的闲扯、窥探的追问、滑稽的对策,到最后播音员已经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不论是广播电视节目中解说词空洞、牵强也好,还是播音员、主持人说话无趣、可笑也罢,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缺少了必不可少但容易被忽略的一环——“留白”。

一、何为留白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只见一渔翁、一小舟,整幅画面没有水的痕迹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给人无限遐想。“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句诗同样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正所谓:画鱼无水水自在,无中生有美之源。

同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留白”就是去掉繁琐的有声语言堆积,把节目中的闲聊、不必要的解说词去掉,直接用画面或者现场音响呈现,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受众去思考、想象、回味。

二、留白的作用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留白不但是绘画、书法、摄影、雕塑等许多艺术门类中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也有非凡的艺术魅力。解说词、同期声、画面、字幕等都要为主题服务的,而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余地,点而不透,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给受众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

“留白”还是对受众的一种尊重,对人格的尊重。我们常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听众的耳朵是最灵敏的”,如果我们把受众当成是一无所知的蒙童,那我们才叫真正的无知。著名的电影导演李安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权力给观众下答案,我们做的是如何刺激观众的想象力,设下一个谜面让观众去猜谜底。”这种“不给观众下答案”就是“留白”。 不仅是电影创作,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也是如此,“留白”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如谜一样可以畅想、品味的广阔空间,而这种“猜谜”的过程也是观众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同时,“留白”的质量如何,离不开播音员、主持人深厚的人文功底、广博的知识,离不开他(她)对节目整体的把握能力和审美追求。

三、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留白现象分析

首先,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更像一个演员,他们更多的是展现个人的魅力,同时出现和受众抢话的现象。“心中有受众”是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但是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以夸张的表演来博取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才是对节目的肯定。这样往往很容易造成对受众的忽视,缺少了对受众的倾听。另外,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也是制约“留白”的因素,播音员主持人也许为了提高收视率才会像剥洋葱一样把受众的生活、情感层层剥开甚至在伤口上撒盐。比如现在的情感节目,播音员为了迎合一些听众的窥探心理,往往会把听众的伤疤再次揭开甚至把伤口扯得更大。其实,听众打电话去讲述自己的情感问题,不是想再把自己心酸的情感历程再回顾一遍,而是简单的概述之后怎么样解决问题。播音员在倾听时候的留白远远要比听众叙述之后的紧紧逼问要好得多。

其次,现在很多电视体育节目解说还停留在以前广播解说阶段,解说员试图为受众依次介绍每一位队员,球员已经射门了,解说员还在念球员的名字。当某个球队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解说员也跟着高喊,激动的语言连绵不绝,这个时候解说员应该给获胜球队一个享受的时间,通过画面表达球队的喜悦心情。同时,解说员也要考虑到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理,激烈的比赛之后,观众需要和队员一起享受并庆祝这个欢快的时刻。解说员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此刻球队和观众的心理,解说员的感情并不代表广大观众和球员的情绪。水满则溢,言多必失。体育节目的“疯狂解说”就是前车之鉴。如果真要一些声音,相信现场音效会更为贴切地表达某种情感。

四、广播电视节目中如何留白

纪实摄影家对“艺术性”所持的态度应该是:“既追求照片的艺术灵性,同时又不掉入艺术的‘陷阱’。他们在艺术表达上追求的最高目标,不是漂亮的画面、优美的线条,或绚丽的色彩,而是对社会富有深度的评价”。“解说词不能简单地说明、解释和重复画面,不要讲述画面已使观众一目了然的内容。”①任金州、高晓虹:《电视摄影与编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271页。从哲学角度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可见话痨般的解说并不可取。

1.语言凝练,简练准确的概括

《焦点访谈》节目在揭露贪污受贿现象时,常常在结束语中采用设问句,对前面的问题不再多加论述,而是用一句很简单的“当这些父母官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监狱的大门正向他们敞开?”作为结束语。这样的句式既给观众一种思考,也给这些官员良心和道德上的谴责,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震慑。

2.广播中选好的DJ,有好的广播方案和流程

天津音乐广播正在向一种被广大听众所乐意接纳的趋势发展。首先他们选择一些音乐素养比较高的DJ,除了音乐素养,这些播音员的文化底蕴、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其次是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言简意赅地介绍每一首歌曲。他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力求做到深度介绍。音乐是要靠听众自己欣赏的,任何一个人的听后感受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听后感受。所以,播音员只需要将歌曲简单地介绍给听众,稍微点拨一下即可,给听众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去体会。

3.利用画面,画面更能打动人

纪录片《俺爹俺娘》以其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该片通过焦波拍摄“俺爹俺娘”作为线索,片子中并没有很大的起伏、夸张的音乐,始终在淡淡的讲述和简单的镜头中把观众带进一种真实的生活,被真挚的亲情所感动。父亲去世,焦波静静地坐在父亲坟前,望着父亲的坟,整个段落很安静,没有解说,没有音乐,仿佛空气也凝固了,观众看到这里自然也会屏住呼吸。就在此时此刻,没有声音没有言语,观众的心已经与焦波的心达到了共鸣,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小小的“留白”,带给观众的却是深深的震撼。

4.见缝插针,抓关键点

在体育节目解说中,我们要根据当下受众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现在的球迷几乎比解说员还要专业,因此解说员没有必要再像讲课一样给观众介绍球技、球员名单,更多的应该抓住球员在不同比赛中出现的不同特点。与其占用时间在比赛开始前啰嗦地介绍队员,不如简单地讲述一下球队近况以及本次比赛将会有哪些看点。

5.政府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关注和关怀

从2013年开始,不论是早间新闻还是中午的新闻联播,几乎每次新闻结束后都会插播自然风光。没有任何解说的自然风光,不仅可以缓解受众的听觉和视觉疲劳,还会给受众一种美的享受。这不仅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还有利于大家贴近自然关注自然。

五、结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潘昌侯教授曾说:“人世间总有一种为语言和概念所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感情去领悟、完善的精神境界。”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留白”正如中国传统艺术中传达思想的“无言之美”。受众往往会在无声的语言中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这便是广播电视节目留白的魅力所在。

[1]孙京涛.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2]任金州,高晓虹.电视摄影与编辑[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胡正荣.当代广播电视前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艾伦.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9]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解说员播音员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小小解说员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水果总动员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