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苗
何苗/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陕西咸宁712000)。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专业实践能力。而我国目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制度的缺乏以及单一化的从“学校——学校”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导致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领域实践能力较弱,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结果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随后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两个文件中都提到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并且也体现出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首先受到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严格管理制度以及浓厚企业文化的洗礼及熏陶;其次,教师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得到升华,教师个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最后,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收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与资料,在回学校后能够对教学工作起到辅助作用。此外,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与企业保持了联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
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利用实践期间的经验知识,不断完善理论教学方案并改进过去旧的教学方法,重点加强了高职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案建设,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教师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
1.教学观念。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感受了企业严格的制度和管理理念后,更加注重学生爱岗敬业的教育,培养学生诚信为本的思想。在改善教学质量上,一方面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借鉴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新型生产模式对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企业生产模式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能够了解最新的企业生产、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构成、职业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从企业锻炼中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整合教学内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课程观念。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后普遍感受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过程中熟悉了企业中相关岗位的职责、行业规范、用人需求以及企业管理制度后,能够更深入的对教学理念有所认识,不仅能够使教师更加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还可以为创新以职业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职业化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以完成职业任务为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有意识地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3.素质培养观念。在当今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所必备的最基本素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职业技能之外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接受整体化专业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感受企业岗位要求,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实践,使他们乐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善于分享信息和创意及成果,真正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培养出适合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4.敬业精神。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期间,与企业员工一样上班下班,从事相同工作、完成相应任务,并且根据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仅使老师真正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同时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也会进一步加深教师的管理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团队意识,培养了教师自身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教师通过企业锻炼,有目的的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新型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学习所教授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通过切身实际工作感知岗位需求情况,在工作的同时更新自身专业技能知识,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经过企业实践锻炼,专业课教师将不会再纸上谈兵空讲理论,为学生授课时可以熟练地介绍及演示相关知识点和相关设备的操作使用。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教师普遍感到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及经营有利于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使自己成为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师。
在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期间,学校能够通过教师了解行业以及企业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及岗位需求状况,而企业也能够通过教师深入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企业帮助学校推动课程改革、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而学校也帮助企业了解最新的人才发展形势,最终达到校企双赢。
目前,高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方式的困难以及阻力。这些来自于学校、企业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阻碍了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推行。
学校有限的岗位编制以及经费限制,使抽调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变得艰难。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增加,专职教师课时量增多,许多老师由于无法找到其他老师代课而致使在职进修以及企业实践无法进行。另外,还存在部分学校对于高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价值与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存在狭隘、片面的理解,企业实践方面花费过多的资金,从而不愿让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或仅仅让高职教师进行短期的体验。
教师得不到进修经费的分担,因此,在企业实践中没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学习、交通、食宿等大部分费用需要个人承担,实践期间工资较低且没有课时费等来源,甚至在学校年终考核时几乎很少甚至得不到相应的待遇补偿,这就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学校缺乏对进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制度,实践方案也缺乏教师的主动参与,致使教师对企业实践的目的不明确,教师实践效果较差,最后导致很多教师的企业实践之行往往是走马观花,无法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的实践无法达到高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真正的积极作用,使企业实践仅仅停留在表面。
由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序进行以保证正常生产,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过程,会降低生产率。因为利益补偿机制的缺乏,企业被损害的短期利益无法得到经济补偿,因此,大多数企业对于高职教师企业锻炼的参与度不高,甚至并不愿意接受教师实践锻炼。
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进行论证细化,并出台可运行的政策,便于学校执行。同时,对学校执行情况加强监督,制定具体企业实践考核标准,加强各个学校在执行标准时的自觉性。
在学校以及教师方面,专业特点不同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与相关行业部门进行协调,从中选择一批重点企业作为专职教师实践基地。学校要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争取企业扶持,依靠合作企业帮助拓展现有校企合作形式,积极建立稳定的专职教师企业实践合作的稳定渠道。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在外实践教师的管理。在教师企业实践期间,学校各级领导要经常对教师进行考察,听取教师实践汇报,并关心教师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及时进行沟通,积极联络。学校各职能部门如人事、科研、就业处等也要及时了解教师企业实践期间的相关情况,并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核部门建立教师企业实践考核等级制度,对教师实践期间的实践过程进行督察以及抽查,最终将实践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项目之一纳入教师考核档案之中,作为教师聘任以及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派出专家组帮助即将进行企业实践的教师定制适合自身的企业实践方案,以最大程度获得实践经验为目的,让教师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最终,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将企业生产中先进的知识、技能以及当前流行的新工艺引入教学中并改进固有的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以及用人标准改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将企业实践过程中承担的项目进行延伸,将其运用到学生实践教学中,以实际项目为训练目标。总之,教师在专家指导下亲自参与制定企业实践方案,有目的的进行企业进修实践,能够更加认真对待实践活动,并且积极行动,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鉴于部分企业不愿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的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设置,与一批有意向合作的企业进行重点联系,形成教师实践基地。学校应该积极争取企业支持,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形式,与企业形成双赢局面,最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稳定渠道。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的开展也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明确企业具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为参与职业院校教师挂职锻炼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以及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多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
[1]何锦波.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中专教育研究,2009,(1)
[2]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04-03(10)
[3]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4]王钧铭.高职软件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30)
[5]朱之文.改革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软件高职教育改革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