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屏
李屏/江苏科技大学数理学院讲师,硕士(江苏镇江212003)。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凸显。针对大学生就业,我国依据具体国情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大学生就业教育已成为顺势之举,刻不容缓。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新时期大学生也面临巨大机遇,尽管2007年中国经济出现小波折,但中国经济可持续平稳增长仍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技术融通加剧,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对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而我国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体制,以有效指导大学生转变思想、看准机会、顺利就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的储备力量。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及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坚持以人本理念为出发点,以大学生发展为主旨,培养学生选择、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健全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指导学生在择业中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毕业走出校园适应社会生活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近年来,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单一型学科被复合型学科代替,从而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定位于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国家在对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现状,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始进行个性特征能力的探索和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进而对就业和人生规划作出决策。在新时期的就业教育中,国家从和谐发展观入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正确、深刻地认识当今的社会,未雨绸缪,做好就业的各项准备,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及对社会的价值。
2.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身与社会充分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应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正确的自我剖析;把握自身优缺点及兴趣爱好;拥有良好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素质。所以,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客观上尽量将自身置身于社会中,与现实社会生活保持接触,主动面对社会的各项挑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环境中。大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困扰,大学生可采取心理防御的措施,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审时度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人不仅需要生理方面的满足,也需要友情、理解、尊重等心理上的满足,大学生也应保持身心健康,使心情轻松愉快,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力。
3.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社会化教育。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由人组成。大学阶段是每个大学生一生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成功转化为社会人的重要一步。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主要是社会角色的扮演,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对社会的适应是大学生跨出校园后所要面临的第一课。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认知偏见及情绪不稳定,在社会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会顺势而变,如鱼得水;而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则会与社会、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格格不入。所以,国家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指导,使其更加熟悉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化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素质、技能和能力。新时期是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则更加应该深刻贯彻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个人与师生和谐发展、个人与学校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走上就业岗位之后可以与社会和谐相处,扮演好所处的社会角色,成为成功的职场人、社会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活的前夕,要精学专业知识,博览群书;掌握专业技能;熟知职业模式;掌握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所要从事工作的发展状况等是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4.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职业化教育。职业生涯是生涯规划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生涯规划最困惑的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的实践锻炼,对变幻莫测的职业世界充满好奇与恐惧,面对毕业后的选择充满困惑。在进入社会之前,很多大学生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很少做出系统全面的分析。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职业志向,这是启动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正所谓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动力。大学生的职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职业目标。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目标,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职业生涯目标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愿景目标,属于内心职业向往;第二层次是职业方向目标,即所想要达到的职位;第三层次是长期目标,即五至十年的目标;第四层次是行动目标,即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由近及远,先达成近期的后达成远期的。其次要自我评估,包括对个人的兴趣、特长、性格、技能、职业价值观的分析,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径。最后了解职业内外部环境。分析职业外部环境、发展变化情况、环境所提供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职业内部环境则是对身心健康、教育背景、价值观进行分析,从而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评价,适应与自身相匹配的工作。
基于以上对当前大学生就育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健全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而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因此二者相辅相成。高校应当将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管理作为一盘棋,统一布局、立足长远,以社会客观需求与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将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实践中可以看到,上述策略的实现必须要依靠一套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只有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由高校专人负责,实行两级管理,以此来动员全员参与。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应当在建立健全就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实行高校一把手负责制和两级管理,通过多管齐下、全员参与的形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教育质量。高校一把手在学生的就业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亲自抓、负总责,从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建立高校与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学校的工作重心在于整体推动与宏观调控,注重与行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搭建一个高效的就业平台、格局;学校各院系的工作重点在于和具体的企事业单位保持沟通和联系,尤其要注意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对每一个毕业生进行就业推荐和指导。
3.整合校本资源,共建就业市场。实践中,高校应当依托于地方政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广泛就业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各级地方政府、人事管理部门联系,第一时间了解该地区的各类人才需求计划,吸引一些企事业单位来本校招聘人才。同时,还要依托主管部门,建立行业性就业平台,通过联合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场供需见面会、座谈会、人才论坛等途径,促进资源共享。比如,师范类高校可组织和参加“高师就业联盟”,整合校本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就业市场。此外,还要依托校友资源,即建立一个人文性的就业平台。校友与学校之间具有学缘和亲情关系,通过开发这种潜在的亲情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校友回报母校的心愿,而且还可以开辟就业新途径。
4.落实人本理念,加强走向引导。首先,工作状态积极主动:学校应当主动联系社会市场用人单位,主动服务学生,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与当前所存在着的困难;第二,工作视野面向社会:毕业生应走出校园,不能局限于目前的视野范围,应积极参加培训、应聘以及实习与创业;第三,工作全面统筹:学校应当将招生、人才培养以及就业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办学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既要有亮点,又要统筹兼顾,既要两头抓,又要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第四,转变工作方式:实践中应以引导服务为原则,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换位思考,为毕业生的就业做全面考虑;最后,就业观念要理性:就业引导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上,应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的岗位,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先上岗、后发展的模式,并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立足自身,理性对待就业问题。
[1]蔡丹.全面解读以人为本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2011,(1)
[2]黄中庸.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教育界,2010,(8)
[3]吴庆.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现实定位和具体类型[J].当代青年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