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2013-08-15 00:45刘玉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引号互文互文性

刘玉英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由法国符号学家J.Kristeva于1969年在其著作The Kristeva Reader中提出,是文学理论和文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Kristeva,1986:37)。Kristeva把语篇的这一特性称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Genette认为是文章内部所表现出的与其他语篇关系的总和,包括引文、戏拟、转述、否定等等。Beaugrande和Dressler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篇语言学并且将其定义为“一语篇的产生和接受有赖于参与者其他的语篇知识的方式”。Barthes(1977)曾经说过:“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Hurrel和Sommer(2001)将互文性定义为:“文本、媒介和体裁之间的联系、关联和参照。”近年来,互文性研究在语言学话语分析领域,尤其是在批评语言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Fairclough,1992、1995、2003;Lemke,1985、1992、2002)。

二、互文性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目前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仍以语言形式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对形式和结构的教学,而忽视对意义模式和语境的教学,认为阅读学习就是学会词汇和语法,只要能读懂句子,就理解了语篇。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只注重具体语言项目和具体事实,而不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样学生也只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地去学习词汇、句子和语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和运用能力。阅读语篇是一个对语言解码的过程,更是形成思想、开阔视野和学习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涉及很多相关信息,而这些相关信息的积累和提取都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互文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办法。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试探一种以互文语境和功能为主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

(一)互文语境的强化

任何语篇都是以一定的语境为基础,绝对独立于语境的语篇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组成性(constitute)语篇(Halliday&Hasan,1985/89)也要建立在共知的基础之上。先前出现过的语篇就成为以后学习的语篇的共知知识,变成预设的信息。在外语教学环境中,语篇产生于外语环境中,而学生是母语的讲话者,所以,对于语篇预设的以前出现过的语篇,他们都不清楚,导致学生难以全面、完整地理解语篇,对语篇进行有效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确定语篇预设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恰当地补充所预设的语篇的知识,帮助了解语篇的背景信息,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文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语篇互文性标记的重点讲解

语篇中,文本之间互文关系的形成通常通过一定的语言标语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标记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语言成分显现出来的。语言系统里能够标示文本之间互文关系的语言成分有引号、元话语标记语和元语义标记语(管志斌,2011)。

1.引号。引号是显示引用文本的最显著标记。引号所标识的互文是语篇互文的典型范式,因此,引用是最典型的互文,也叫引用式互文。言语活动中,引号具有强调、否定、讽刺等语用功能。引用式互文呈现了嵌入一个文本之后所产生的双重表述。引号的发明者吉约姆于17世纪已想到用引号来“隔开和框入一段直接引语或引文。引号的意思就是作者推出表述,把发言权留给别人”。引入式互文中,互文本不仅可以被再次使用,而且它始终维持的那些联系迫使我们不断地把它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新考虑,从而映射出新的语义(管志斌,2011)。在我们英语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对议论文、科技文以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体裁的文章中出现的引文要加以重点讲解,从而去捕捉作者所要实现的交际目的。

2.元话语标记语。元话语就是在话语之外对该话语进行分析的话语。语言表达过程中,元话语一般承载的是程序信息,而被元话语观察或分析的话语则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话语,一般传递命题信息(管志斌,2011)。在语篇中,元话语标记通常由一个简短的语言标记成分呈现。常用的语篇互文的元话语标记有:总之、总而言之、概括起来说、概而言之、一言以蔽之、换句话说等。这些元话语标志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注意的重要语言标记。通过对这些强调,学生可以更好了解篇章的结构和整体意义,从而能够更加全面、整体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3.元语义标记语。元语义就是在语义层次之外对语义层次的观察。交际过程中,属于元语义标记的语言成分并不传递客观、具体的命题信息,它一般表达发话人对某一命题或者某一事件的主观态度、情感和评价,以及用来组织话语结构,或者在传递命题信息的同时,也承载着程序信息。在言语意义上,它既不是词汇意义,也不是语法意义,而是主观性极强的情态义,起着标示主观情态、评价话题得失以及人际互动等元认知作用。元语义标记语并没有独立的句法地位,它一般具有一定的语篇功能。常见的元语义标记有:可见、试想、看来、你看、你想、依我看来、幸运的是、毫无疑问等(管志斌,2011)。可见,元语义标记语为读者去进一步准确、客观地剖析文章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对于某事件的评价提供了便利。这也是读者透过文字去发掘作者的真正意图和写作目的的关键,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结语

以上的互文性标记的强化不仅仅适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同样适合英语口语、听力和写作等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讲解过程中。这些互文性标记往往是作者需要强调和突出的意义,是学习者理解语篇的关键。互文性实际上还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课堂上学到一个语言项目,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与之前学过的与其相似、相同、相反以及相关项目进行比较、对比、联系等。这样可以使新旧知识得到很好的连接、强化和运用,学生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把所学的知识项目置于系统中合适的位置上,使知识更具系统性。

[1]Barthes,R.Image-Music-Text[M].London:Tontana,1977

[2]De Beaugrande,R.&R.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1981

[3]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4]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New York:Longman,1995

[5]Fairclough,N.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3

[6]Genette,G.Palimpsests.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Degree[M].Paris:Linguistics.London:Longman.Seuil,1982

[7]Hurrel,G.and Sommer,P.Intertextuality[J].Journal of Adolescent& Adult Literacy,2001,44(5)

[8]Kristeva,J.Word,Dialogue and the Novel[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89:37

[9]Lemke,J.L.“Ideology,intertextuality,and the notion of register”.In J.D.Benson&W.S.Greaves (eds.).Systemic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M].Norwood: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

[10]Lemke,J.L.“Intertextuality,and educational research”[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1992:4/3-4

[11]Lemke,J.L.“Ideology,intertextuality,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M].In P.Fries,M.Cummings,D.2002

[12]管志斌.语篇的互文性探析[J].语言文字,2011,(12)

[13]黄国文.电子语篇的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14]张德禄.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引号互文互文性
引号的用法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引号和书名号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