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艳,杨 洋,肖文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增多,社会对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提高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英语(Englishfor GeneralPurpose,简称EGP)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的时候,“教什么”,“怎么教”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03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历经近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位脱钩,教育部也通过颁布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是由于就业时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在某种程度上,四、六级考试仍然对大学英语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是要通过四级或六级考试,那么学生所注重的也只是一些应试的内容和技巧,并没有考虑到更加长远的学习目标和效果,因而阻碍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顺利实施。
为期两年、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尴尬的现象: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至少有一学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和提高,这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第四学期仍然以教授大学英语四级相关内容为主,基本没有考虑这些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们的学习要求。尽管相当一部分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但他们在仍然是大班授课、授课内容单一的模式中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和可能,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意愿。
由于高中英语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至少能在大学第三学期即大二上学期期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于这些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来讲,传统的四级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不做出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的调整就很难调动起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很多学校和一线英语教师对四级后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探讨。
对四级后的英语教学最多的解决方案就是开展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教学。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andWaters,1987),如法律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专业性很强的ESP不太适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首先,大一、大二学生专业知识并不雄厚,对专业领域了解有限,专业术语对他们而言即使是汉语也是枯燥乏味的,这样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某一特定专业的专业词汇,比如化工词汇,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很小,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大一、大二的学生并没有对今后的个人发展方向有着明确的目标,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很大联系,那么在此时开设ESP课程对学生的实用价值并不明显,很有可能费时费力并效率不高。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是指兼用外语和汉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即专业知识,它不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以讲授某种专业知识为主线。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应该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的主要用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用外语的思维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外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
双语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使用原版教材,能使学生直接或更快地了解该领域的世界发展水平;用英语授课,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能直接推动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双语教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很高的语言水平,专业教师或者英语教师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如果由专业老师来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很有可能受语言能力的限制,课堂上很难实现有效的、用英语的沟通。如果由英语老师承担该任务,语言难题迎刃而解,但是专业知识一定是差强人意。即使要求英语老师进行某特定专业的进修学习,专业知识的缺乏也不是短时间能攻克的;与此同时,英语教师本身所面对的晋升和科研压力使他们无法长期脱离岗位学习进修。
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的设置需要精心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远期目标,又要兼顾教学效果。笔者在本校2006级、2008级以及2010级学生中选取了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的实验班教学。
为了更好地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相关要求,笔者本着人文通识理念,将英语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历史及文化、阅读国外主流媒体新闻文章、选读英文经典名著当中。
由于实验班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5%以上,在第四学期教师将传统四级课程授课计划内的所有内容布置为自学内容,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自学计划,在网络上公布自学进度和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网络答疑。课堂时间的安排是在和学生们座谈后确定的,学生参与了学习资料的搜集,并分组参加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了起来,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了包括文学、历史、文化、经济、体育等各个方面的英语资料;通过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活”的语言,而且了解了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等,而这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部分学习,95%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更加理解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清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在学习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讲解、对细节问题课下搜集资料、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学生学习的内容全是自己感兴趣的,想知道的。
通过这样的四级后续课程学习,不仅学生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逐渐地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人文综合素质上有所提高,特别是非文科专业的学生在汲取先进人文知识方面受益匪浅。通过这样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英语知识以及交流能力都有了相应提高,学习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应试,丰富的补充材料为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又一扇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一门“活”语言;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历史背景,并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鉴赏水平。
虽然本校四级后续课程的实践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在具体实施当中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四级后续课程只有一学期的时间,要在兼顾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涉及英语语言文化各方面的知识,这使得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难度增加。究竟选取那些方面的内容、每方面的内容分配比例以及授课内容的难度都很难确定。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笔者发现授课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随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以及所学专业进行调整。
在四级后续课程实践之初,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课前积极准备,课上充分展示小组成果,课后认真思考和讨论。当课程继续进行下去,部分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学内容似乎和考试没什么关系,特别是非课上展示小组的学生开始不认真对待课程,不积极参与课程活动。笔者发现在即使成功选取了课程内容之后,学生的懒惰心理,学习兴趣的低落问题,仍需要解决。目前实践所取得的初步经验是,设计课程配套的练习、调整课程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随时和学生沟通交流。
英语教师在承担这种课程时是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的。他们基本上都是语言学、文学、文化等专业出身,因此在四级后续课程的授课当中,教师的知识构成和语言能力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教师应注意的是教学角度和方法的改变:教师从课堂的主导变为学生的伙伴、学生的朋友,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有些教师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疑问,害怕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程活动,低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鉴于学生的整体情况和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业程度很高的课程是无法实施的。目前我校四级后续课程的实践表明非专业的英语课程同样能取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人文素养,更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1]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叶建敏.做好大学英语向双语教学过渡的接口工作[J].外语界,2005,(2)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
[7]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