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就业问题也牵动着千家万户。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以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向高科技企业转变,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学术界开始关注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职业指导就显得重要了。通过职业指导来了解自己、认识社会,掌握求职的关键技巧,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为解决就业困难而尽力。
就业困难群体一般是指有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愿望迫切,但由于职业技能差、文化水平低和其他客观原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或其他途径实现就业的困难人群。这一群体,易于在求职和工作中遭遇挫折和失败,有的虽然勉强就业,但仍属于暂时就业或弹性就业,就业质量不高,薪水较少、稳定性差、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有关福利待遇。[1]
就业困难群体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4050”人员,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女性年龄达到40周岁不满50周岁,男性年龄达到50周岁不满60周岁的人员。由于“4050”人员年龄较大,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二是就业特困人员,即那些年龄偏大、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他们不仅就业难度大,而且家庭经济状况窘迫,解决其就业问题意义更加重大。三是离异的下岗失业人员,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婚姻破裂的下岗失业人员。由于离异家庭属于不完整家庭,在就业方面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家庭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同时又负担小孩的教育、成长,压力非常大。四是高校毕业生。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有其内在原因与外在因素,内在原因导致学业成绩差、心理素质脆弱、身体有缺陷等群体的出现;外在因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岗位需求性别差异性、专业制约等群体的出现。
1.就业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困难。经济收入很低,使得就业困难群体难以应对生活成本和物价的上涨。他们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用来维持家庭基本的日常生计,所以生活水平很低,生活质量很差,精神文化消费很少,甚至是空白。如果家中有子女上学和父母需要赡养,那生活就更困难了。
2.就业困难群体的收入比较少,不能应对突发事件或者家庭的重大事情,比如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或者一个家庭中有多个子女需要上学,教育经费的大量支出也会让就业困难家庭难以承受。
3.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社会群体的高。因为他们的年龄大,工作技能又缺乏社会竞争力,这样很难就业或者就业不够稳定;而没有稳定的收入,就难以应对家庭的日常开支,因而对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求职失败了,就感觉被社会抛弃,因而感觉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他们的挫折感、失败感或者无助感更加强烈了。就业的心理压力,就业难的现实,让这些就业困难者发现自己在就业、择业面前的无力和无助。
1.职业指导的概念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这个定义意图表达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强调指导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而不仅仅是求职者一个方面;第二,强调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而不仅仅以就业为目的;第三,强调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阶段和时期;第四,强调职业指导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职业信息。[2]
2.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主要是以就业服务为载体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二是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三是劳动力市场健康良好发展;四是促进教育培训的改革。[2]
3.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就业竞争力不够强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随之形成,一般是指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原因造成的有一定就业困难的学生。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有以下几种情况:学习困难生或者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自身外在条件不好的学生。对此,就可以用职业兴趣测评和就业心理辅导等,让学生提早做心理准备,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分析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构成、成因,充分展示和发挥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以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二,通过职业指导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高素质劳动力。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如果仅仅依靠熟人介绍和招聘会来盲目招聘,是很难找到合适人选的。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以前,能够通过职业指导制定出具体的招聘岗位、面试和笔试的标准、方法,然后再去考核招聘,就能够找到更为合适的人选。职业指导能够对高级人才选拔、推荐,正是这种追求人职匹配的理念,对用人单位来说非常重要。第三,职业指导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校内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有巨大的作用。职业指导是联系高校毕业生、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的一座桥梁,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办学思路的解放,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与市场更加紧密切合。学校在做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能进一步了解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顶岗实习等方面也能更切合市场实际,做到更有竞争力。
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应当建立完备的职业指导机构,成立院系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招生就业办、就业指导中心等。同时也要健全就业管理等规章制度,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体系。我们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我们学院对就业困难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帮助,具体做法和步骤归纳如下。
1.开学初积极了解各类困难学生,并且建立档案,为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奠定基础。新生开学初,即开展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以便新生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开始新的学习。同时通过学院贫困生的认定和学院助学金的评定开始了解各类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成绩差、心理障碍、身体缺陷、单亲家庭、孤儿等,并且建立这些学生的档案。因为这几类学生在以后的求职中成为就业困难学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要密切注视。让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人员帮助这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生活的自信和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也了解这些同学的专业培养方案、兴趣爱好和家庭背景等,帮助他们制作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书和求职自荐书等,尽快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努力学习和奋斗,为以后能顺利就业和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奠定基础。
2.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和就业指导课,满足包括就业困难学生在内的各类学生的职业指导的需求。从大一的第二学期、大二的第三学期就开设 《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等课程,这在我们学院是必修课。由招生就业办的专职老师和学院各个系部的兼职老师来授课,但是授课老师必须要考取相应的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同时也要进行学院就业指导课的说课等,才有资格去授课。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任课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以后职场的需要,向学生讲述一些简历制作、求职面试礼仪等知识,也介绍学生看一些书籍和求职电视,比如周思敏的礼仪书、《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为了鼓励学生,也介绍学生看一些励志方面的书籍,比如李开复的自传和一些名人的自传,这些对于那些弱势学生在心理上是有很大帮助的。
3.指导就业困难学生做好职业测评,并通过职业测评报告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书,以便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认识自我,确立适合的人生规划。我们学院从新生入校,就开始了学徒生涯和导师制,通过行动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循环反复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当学生的学徒生涯告一个段落,通过顶岗实习,就会安排到相应的企业带薪实践,实际工作更能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加强学习和提高技能。同时每两年进行一次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广东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地处广州城区的地理优势,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从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我们也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传授经验活动,形成毕业生传、帮、带的良好风气,通过师兄师姐的帮助,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从而做到稳定就业和满意就业。
综上所述,我们学院通过学校联动家长、家长主动与学校、学生沟通,做到校家合一,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促进高校困难学生就业,也为政府、社会促进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指引作用。职业指导师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就业意向找工作,可以介绍自己的阅历、职场经历,分享自己的职业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使就业困难群体心理上自强自尊、有信心,技能上有一技之长,最终在职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谋到适合的职位。
[1]郑洪昌.浅谈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经济,2011(1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