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智
创作者的视点指的是剧本创作者作为一个描绘、叙述具体故事情节的主体,与被描绘和叙述的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影视心理学的审美理论来看,一个动画故事叙述的视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剧本创作者主观造成的观众审美移情。德国的美学家立普斯认为,人们在进行一项审美活动时,总会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者外射到审美对象的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体验。观众的移情是在审美过程中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感投射活动,一些具有表现力的事物,它们内含的可以被抽离出来的力的结构恰好吻合了人的精神世界逻辑结构和情感方式。利用观众的这种移情,动画的剧本创作者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心理距离来制造不同的影片效果。
美国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制作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采用的视点就是剧本创作者和主角之间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距离。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作都是旁观者在那个距离上能够清楚看到的,至于在这个距离上看不清楚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则不纳入观察的视线。比如,汤姆猫的性格弱点、杰瑞鼠的人生信条之类,对于这个视点来说就过于宏观了;而杰瑞鼠爱吃什么口味的奶酪,汤姆猫懒觉爱睡到几点钟等细节对这个视点来说又过于微观了,都不太适合纳入剧情之中。这个视点与它的形式要求是统一的。而表现角色的镜头也存在着类似的距离,绝大多数情况是在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两个活宝在斗智斗勇、笑料百出,视点前后比较统一,变化不大。这种相对固定的视点又被叫做“统一视点”,像《樱桃小丸子》、《鼹鼠的故事》等故事情节相对单纯的可爱片,多数是使用这种观点的。
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狮子王》则不是这样,小狮子辛巴成长中的每一个意外、每一次心理矛盾冲突,几乎都被作者看到。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时跳到离辛巴生活的世外桃源多少公里以外的荒芜的家乡,看着家乡的狮群在土狼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仿佛作者的视点是随心所欲、无所不在的。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视点叫做“全能视点”。大型动画电影、情节和造型性对复杂的系列片一般会采用这样的视点。
统一视点相对单纯、轻松,看似简单,其实对创作者的品味要求很高,否则就会使片子看起来呆板无趣;全能视点层次丰富,内容饱满,但也不可乱用一气,什么时候用近视点,什么时候用远视点,也都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对于喜剧式情节和搞笑的人物,以及同情、憎恨这类态度比较情绪化的事物的表现,视点应该放得近一些;态度相对理想化或是时间比较久远的,比如回忆、思考等等,视点就该稍远些。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大多选择比较近的视点。远视点比较典型的片子有日本的《回忆点点滴滴》、《龙猫》等等。无论是全能视点还是统一视点,对讲故事的人来说,总要与他的故事之间存在一个距离。一个最有利于把故事讲好的距离,既不能太过于宏观也不能太过于微观。
题材是我们所创作故事时所涉及的时间、空间、角色、逻辑、事件的范围,也是这些要素最概括的说法。例如未来太空科幻题材、现代校园题材等。对于不同的题材,创作者在思路和视点的选取上侧重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梳理一下涵盖面最广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和未来题材的创作思路。
动画片在处理历史题材方面的优势就是,它的绘画性可以比较好地处理时间上的距离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历史题材时要有这种距离意识。一般来说,刚开始我们要让视点稍远一些,仿佛远远地看一件事物,观众对这种距离是认同的。然后带着观众一点点接近剧中人物,使观众对这种接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时可以让视点保持在一个较近的距离,完成各种刻画和展现。结尾时,再小心地把视点拉开,让观众重新回到现实世界时,对他刚才看到的东西仍有一种历史的距离感。细节是我们把视点向历史靠近得很好的支点,在生活环境方面的细节有助于视点的调节,站在这个点上接近剧中人物是很自然合理的。但是,历史感需要较远的视点,而人物刻画又必须有一个较近的距离,这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创作中找到一个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的点,使矛盾处在一种有利于讲故事的动态平衡中。
现实题材的相应特点就是创作者和观众还有剧中人物生活在同一时空中,观众知道的未必比你少,你对生活的发现和认识未必比观众多,如果一味“再现”,谁会愿意看和他每天的生活没多大区别的流水账呢?意识到这个问题,再把视点的概念联系到一起,我们就会发现现实题材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和视点的状况有关系。因为现实是发生的,离我们很近,视点的确定就要很多的被动。仿佛就是你眼前发生的事情,无法把视点调远一样。结果就是众多的现实题材作品看上去面貌无大区别。
我们现在看看在逻辑上有没有能让视点远离我们身在其中现实的可能。这个指向很明确,只要我们去想,谁会在一个比我们远的位置上看我们的生活。一个外国人、一个孩子、一只主人养的猫都可以以一种超脱的视点来观察我们的生活。当我们以这样的视点来讲故事,那么得到的认识就不再拘泥于我们作为现实人的身份了。通过这样的视点我们能够得到很多适合于动画思维和创作的东西,尤其在处理现实题材方面比较有效果。
根据弗罗伊德的理论,幽默可以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他指出通过幽默,个人可以不需要恐惧自我,在说笑话时,因为通过需要使用反精神宣泄的方式,这种恐惧导致的焦虑产生的负面能量在笑声中能够得到释放。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人都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对各种挑战,人们时常会感到压抑和无力,这使得一部分观众选择从现实生活躲避到动画片提供的消遣和娱乐中,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可见,娱乐性是很多观众选择动画产品的一大理由。娱乐性是动画片的一种功能,欣赏动画作品可以给观众带来心情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幽默既可以作为一部动画片的主旋律和风格特色,也可以作为调节影片节奏的技巧,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是,幽默并不是生硬逗观众笑。幽默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方法,其特性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或表现)使人领悟,而不是用直叙表达的。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指出,在动漫思维里,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是艺术家是用幽默的眼光去感知并表现世界,用奇思妙想进行故事架构、情节的设置。可以说,为作品添加幽默的气质对创作者来说是一项不低的要求,既要有对生活的观察、丰厚的文化素养,还要有一定制造幽默的写作技巧。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本土动画剧本创作者在追求剧本的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传承和发扬悠久厚重的中国文化,为全世界的观众带来具有中国元素的高质量的动画作品。这就需要动画剧本创作者站在一个相当高的创意理念上,多视角地俯瞰整个动漫行业。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
[2]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