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财务造假 净化市场环境

2013-08-15 00:46本刊编辑部
财会通讯 2013年6期
关键词:万福监管部门核查

□本刊编辑部

防止财务造假 净化市场环境

□本刊编辑部

2013年5月31日,持续半年的IPO专项财务核查结束,从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下称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有268家企业主动提出终止审查申请,占IPO在审企业总数的1/4强,其中包括大连银行、中海信托、神州电脑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近年来,拟上市企业财务造假以粉饰业绩屡见不鲜,监管部门开展IPO财务专项核查,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此次财务专项核查,对造假上市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达到净化市场环境的目的。而针对IPO在审公司的财务核查正在进行的期间,已挂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不一而足。

万福生科于2011年9月登陆创业板,2013年3月1日,该公司自查公告称,2008年至2011年虚增7.4亿元营业收入,虚增营业利润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加之2012年中报,累计虚增营业收入9.28亿元,造假金额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刷新了创业板财务造假的纪录。近期,紫光古汉被曝光,为避免带帽ST,2005年至2008年该公司会计信息存在虚假记载,仅利润一项便累计虚增5163.83万元,而同期公司对外披露的累计利润不过5932.79万元,即这一财务指标四年期间只有不到13%的真实率。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海联讯在公告中称,该公司上市前后三年时间里一直存在利用应收款虚增收入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上市时的保荐机构就是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受到处罚的平安证券,担任审计工作的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是之前涉及绿大地造假上市的审计机构。

准确、真实、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是《证券法》明确规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满足了个体利益,却牺牲了群体利益。伴随上市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造假事件,沪深两市股指一路震荡下行,投资信心持续低迷,甚至濒临崩盘。我国市场IPO门槛过高、监管机制较弱、处罚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相交织,导致市场上造假事件频发。由此,防范财务造假,净化市场环境,根本在于制度建设。

加大惩治造假的力度是第一要义,万福生科案处罚结果为,公司被处以罚款30万元,涉案20名个人被罚345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这些造假成本与该公司在创业板市场圈得4.2亿元巨额融资的造假收益相比,微不足道;同时参照海外成熟市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洪良国际造假案中,该地监管部门迫使造假上市的公司耗资10.3亿港元回购其IPO时发行在外的5亿股股票,按照停牌前的股价将募集的资金退还给中小股东,保荐机构也被撤销牌照并处以巨额罚款。其二,加大上市机制透明化、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发审机构负责审核在审企业的申报材料,这一拥有企业能否上市最终决定权的监管部门,应该对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负责,并在发审过程采取公开质询问答等方式,增加上市透明度。其三,A股市场上市造假屡禁不绝的背后,存在“上市就不会退市”的怪圈,即使造假被曝光,承担法律责任,但公司的壳作为稀有资源,可以转手出售赚取大量利益,激励了造假上市的行为选择。其四,应加大对审计机构的监管以及针对违规审计、渎职审计的处罚力度,涉及万福生科造假案的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尽管明处被摘牌撤销,但原班人马带着项目转投别处,改换门庭仍然存在于行业内。

对于投资者而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以规避容易发生财务造假的公司,亦有必要。架构简单,经营业务单一的公司,掩盖隐蔽利润的途径和可能性相对较小;经济低迷时期,回避相关衰退行业;善于借鉴市场分析师的意见,被追踪关注越多越详细的上市公司,市场无形中对其施加了监督压力,一定程度上倒逼经营者完善内部管理,降低了造假可能性。

总体来看,防范打击财务造假,净化市场环境,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系统工程,监管部门需要将更多精力用于自身应尽的职责之上,完善制度建设,扭转违法违规活动造成的危害,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乃至整体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万福监管部门核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小议《敦煌变文集》中的“万福”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章昊摄影作品欣赏
窃银案(中)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