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学年鉴·2012

2013-08-15 00:50重庆文学史课题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重庆市重庆作家

《重庆文学史》课题组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1月 邓毅出版《点击与喝彩:邓毅文艺评论选》

邓毅的《点击与喝彩:邓毅文艺评论选》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邓毅,研究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月10日 重庆市作家协会召开三届二次全委会

2月10日,重庆市作家协会在渝召开三届二次全委会。重庆市作协党组成员、主席陈川主持会议,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部署工作。来自全市的近100名全委会委员、获奖作家、签约作家出席会议,重庆市作协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职工列席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中国作协八代会和市委三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回顾总结了重庆市作协2011年工作,对《重庆市作家协会2012年工作要点》进行了审议。会议审议通过增补龙良骅、杜虹、杨晓林、苏瑗、陈飞、陈函、周祥先、程浩、蒙和平为市作协第三届全委会委员;孙建军、赵甫华、陈明信不再担任市作协第三届全委会团体委员。会议还颁发了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第四届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重庆市民宗委副主任向远道应邀到会为获奖作家颁奖。2011年度重点扶持作品签约证书也同时颁发。

3月12日 王明凯到永川区文联和作协调研

3月12日,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王明凯到永川区文联和永川区作协开展调研工作。王明凯认为,永川区近年来文学艺术事业发展面貌一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永川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长篇小说作家、诗人、故事创作作家。二是永川有《让我们远行》为代表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在市场热销的长篇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等长篇小说。三是永川有全国儿童文学校园和即将授牌的中国作协《诗刊》永川创作基地。王明凯说,希望永川要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制定好文艺创作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全市有影响的作家;二是引领两大题材创作,即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历史题材包括古镇、名人、茶竹等,现实题材包括反映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永川的题材,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三是打造三大特色品牌,即故事创作基地、诗歌创作基地、儿童文学校园等。

3月15日 中国作协《诗刊》永川创作基地成立

3月15日,在重庆永川区举行中国作协《诗刊》创作基地授牌仪式。《诗刊》社常务副主编商震、副主编冯秋子,重庆市作协党组成员、主席陈川,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晓春,永川区政协副主席钟代华等出席授牌仪式。陈川代表重庆市作协讲话时指出,重庆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地区,近年来重庆诗坛上活跃着一大批诗人,他们为重庆放歌,今天现场也来了几位代表。《诗刊》选择在永川——重庆的渝西地区建立创作基地,是对我们重庆文学发展的大力肯定,对重庆文化建设的添砖加瓦,感谢商震、秋子主编对重庆的热爱、支持,我们必将利用好这个基地,让它发挥其作用,不辜负《诗刊》社的信任和重托。商震向永川授牌并讲话。他说,《诗刊》和重庆有缘,和永川有缘,这是全国成立的第二个诗刊创作基地,可见中国作协《诗刊》社对此的重视。永川环境优美、地灵人杰,有着丰富的职教资源,历史基础深厚,《诗刊》社正是看重这些资源。创作基地设立后,必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充实它,对永川乃至重庆地区的文学事业必将有所提升。

3月 王明凯小说集《陈谷子烂芝麻》出版

王明凯的小说集《陈谷子烂芝麻》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陈谷子烂芝麻》用巴渝方言写小人物的生活,分为小村陈谷子、小镇烂芝麻、小城陈谷子烂芝麻三个部分,以短篇小说集合的形式,展示小人物多彩多姿的生活片断,集中表现他们的欢乐与艰辛、尊严与挣扎、幽默与无奈、人性的小缺点等,从中也透露出民间智慧与人性的复杂斑驳的质地。作者王明凯为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

4月17日 邹绛九十诞辰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

4月17日,纪念著名诗人、诗歌翻译家、研究家邹绛九十诞辰座谈会在西南大学举行。重庆市文联名誉主席、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吕进、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重庆知名诗人杨本泉、梁上泉、傅天琳、谭朝春、蒋登科、何房子、张于等当年邹绛的同事、朋友和学生均到会发言,一同追忆先生。吕进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回忆了与邹绛共同创办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点滴过往。西南大学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邹绛先生的诗歌。邹绛本名邹德鸿,因追求革命才以 “邹绛”为笔名。当年他为躲避家乡乐山政府当局追捕来到重庆。1947年邹绛曾接待由母校武汉大学地下党介绍来访的江姐。许多中国读者都是通过邹绛才认识智利诗人聂鲁达和美国黑人诗歌的,《小鹿斑比》的故事也是他翻译的力作。他还是新时期格律体新诗有影响的倡导者和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创始者。

5月11日 陈小勇长篇小说《桶子里的张九一》入选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2年卷

5月11日,经过两天的审读、讨论,全体编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定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2年卷入选的8部作品,重庆市青年作家陈小勇 (笔名野海)的长篇小说《桶子里的张九一》入选。陈小勇,重庆酉阳人,1975年生,土家族,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十八岁开始种地,摆过地摊,当过石匠,任过村长,2007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从事文学创作与土家族民族文化研究。曾获第四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数十万字。《桶子里的张九一》是一部充满渝东南山区乡土气息的小说,小说描写农村青年在成长中的孤独、郁闷、焦躁等,通过大量的平凡琐屑、乡村生活细节、人性善恶、尊严良知、贪婪欲望等展现了中国西部农村的改革历程。“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中华文学基金会策划,由专门的编审委员会经过严格程序编选的青年作家作品集。自1996年开始,中国作家协会将编审、出版这套丛书列入扶植青年作家计划,意在扶持文学新人,繁荣中华优秀文学创作。2012年卷是这套丛书的第15年卷。《桶子里的张九一》2012年11月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5月16日 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16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市作家协会联袂主办的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何建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重庆市民宗委副主任向远道,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梁鸿鹰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重庆市作协主席陈川主持。何建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重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少数民族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应给予与大文学一样的视野、目光和态度;少数民族文学有其特殊性,应给予特别关注。白庚胜在讲话中说,巴山蜀水,出伟人,出大家,希望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重庆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更大成就。王明凯介绍了重庆市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及创作情况。重庆居有55个少数民族、5个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县、17个少数民族乡,有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是我国唯一一个辖有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是民族文学资源的富集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少数民族文学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孙因、冉庄、陈川、何小竹、冉冉、阿多等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队伍,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5人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10余人获得重庆市文学奖和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学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近年来,重庆作协出台了扶持重点文学作品签约管理办法、重庆作家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作品奖励办法、重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管理办法、一年出版一套丛书创作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重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长足进步。为进一步激励作家的创作积极性,提高作家的文学素质和创作水平,大力度、全方位展示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现状,将重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推上新的高度,市作协从近几年出版的数十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遴选了《花灯》《灵雀》《摩围寨》《残树》《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5部作品进行研讨。土家族作家吴加敏的长篇小说《花灯》,以武陵山区花灯世家一家三代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以中国近代一系列世事变迁为背景,描写了花灯艺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人生际遇和恩怨情仇,歌颂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普通百姓的善良本性。苗族作家第代着冬的长篇小说《灵雀》是一部唯美、安静、深邃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主人公最终打制出传说中的银饰 “灵雀”这一主线,以轻灵的文字、轻盈的节奏、轻逸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云、民风民俗、独特文化以及底层人物的生命体验。苗族作家何炬学的短篇小说集《摩围寨》共集有18篇短篇小说,篇篇围绕摩围寨这个固定空间展开故事,篇篇独立完整又相互关联,小说用赋有诗意的语言和不动声色的述说,展示苗家深山的摩围寨人面对生活的一种超然、自信和快乐。土家族作家苦金的《残树》是一部中篇小说集,共收有《残树》、《老土根》、《遥远的炊烟》、《调研员王克舒》、《谁点亮了星星》等5篇中篇小说。作品以现实主义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情节自然生动,语言浪漫抒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民族性特征。土家族作家冉仲景的《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既是写给土家阿妹的情歌,更是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凝重思考。字里行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传统与现代的错位、时间与空间的背离跃然纸上,让人深深体验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的艰辛和生的美好。重庆市民宗委副主任向远道介绍了重庆少数民族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扶持、奖励。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近年来重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和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对《花灯》等5部作品做了精彩的点评。《文艺报》总编阎晶明着重谈到少数民族作家身份问题。他认为,不一定要把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身份标识得非常特殊,以与其他作家区分;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要处理好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艺术性在作品中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这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前途,而不是每篇作品都强调它的特殊性。他点评小说集《残树》时指出,作者非常会处理题材,找准了自己的题材优势和位置;在语言上,尤其对地方方言的使用比较恰切。《诗刊》杂志社副总编商震对《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进行了非常专业的评价。他说,冉仲景是因爱而写,而不仅仅因为喜欢的情绪。99首诗从立象到尽意,到表达,传达出的就是因爱而写。诗人几乎使用了所有的文化积淀和情感积淀,来证明对 “毛妹”的爱。诗集综合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鲜活,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喻新颖、贴切。《民族文学》副主编石一宁认为,5位作家的作品展示了重庆文学创作的实力和阵容,4部小说呈现的共性是:作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的珍视、坚执和守护。作家们不仅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而且把文学当作民族文化的载体,把文学创作当做弘扬民族文化、表现民族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把他们的作品视为文化小说。他说,《残树》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化和深层基因。《灵雀》《花灯》《摩围寨》,可以称为乡土史诗,其中更触及民族文化的停滞和发展的问题。《花灯》和《灵雀》充盈着对民族文化发展的自信,小说终曲的旋律是昂扬激越的。《摩围寨》映现着当代苗族生活的一个侧影,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国乡村的缩影;既是本民族的乡村史诗,也是中国的乡村史诗。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梁海鹰认为,此次研讨的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总体面貌让人振奋,有诗歌,有小说;有长篇,有短篇。他说,这些作品扎根于自己的生活,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性格;语言、结构、创作思维方式和所体现出来的色彩,反映出作家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和本民族的深刻情怀,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有一种非常朴实的内在气韵,有自己的坚守,尤其难能可贵。他认为《摩围寨》的作者何炬学掌握了小说的写作要义,有自己的根据地;写一个小地方,一些小故事,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灵雀》的题材和味道都非常好,历史的含量也很重,时间跨度长,从战争年代到当代生活,写手工手艺充满人文情味,对银匠一家以及他们感情生活的刻画,都很扎实。他点评《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认为作者有真情,有对生命的大理解,是一个素质非常全面的诗人。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肖惊鸿认为,重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有共同的特点:执着而坚韧的寻根意识,对民族文化、乡土中国的思考和寻找。在各自的作品中,执着于自己的笔端,而不被外界纷纭变幻的文学大观所诱惑和左右。他点评《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说,这是一部让人震撼的现代爱情诗集,代表了一种新的高度。《民族文学》主编叶梅认为,重庆少数民族作家写出了武陵山区的品质,写出了在这里生活的民族和这些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以及随着时代变化的道德观念;重庆少数民族作家已经形成阵营,应该成为中国多民族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出席会议的还有吴义勤、冉冉、赵晏彪、高伟、哈森等专家、学者,以及在京报刊部分编辑、记者等。作家吴加敏、何炬学、苦金、冉仲景与会,何炬学代表几位重庆少数民族作家发表了感言。

5月《重庆散文》恢复出版

为了继续为广大散文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重庆散文》于近日正式复刊。复刊后的《重庆散文》由重庆市作家协会主管,重庆市散文学会主办。编委会成员由邢秀玲、孙善齐、刘建春、李显福、张于、张纯静、雨馨、耕夫、黄兴邦9人组成。邢秀玲任编委会主任兼社长,耕夫、孙善齐任编委会副主任;耕夫任主编,刘建春、黄兴邦任副主编,雨馨任执行主编。复刊后的《重庆散文》新增两个印张,每期96页;主要栏目有名家展台、时代风采、万家灯火、逝水年华、缤纷世象、月下絮语、山水逸韵、美文赏析、论坛漫笔、蓓蕾初绽等。

6月11日 重庆作家赴巫溪采风

6月11日,应巫溪县政府邀请,重庆市作协组织作家诗人20余人赴巫溪采风。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县长张明生,县领导熊莉、牟宏热情接见与会作家诗人。在县委常委牟宏的陪同下,作家诗人先后参观了红池坝——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原,天子城、西流溪、银厂坪、规划陈列馆、兰英大峡谷、云台观、庙峡和历史文化名镇宁厂镇。在第三天的座谈会上,牟宏代表巫溪县委政府对作家诗人莅临巫溪表示热烈欢迎,真切希望作家诗人为巫溪的旅游、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家纷纷发言,表示要不遗余力宣传巫溪,让巫溪走出巫溪,让世界了解巫溪。

6月19日 安澜农民文学诗社成立

6月19日,巴南区安澜镇正式挂牌成立“安澜农民文学诗社”。来自全镇的几十名农民文学爱好者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交流平台,而这也是巴南区首个在政府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团体。安澜镇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热爱文学的群众提供创作交流的平台,并且通过诗社带动更多群众感悟文化、爱上文化、享受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6月20日 5位重庆作家加入中国作协

6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新批准加入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名单,其中,重庆市有5位作家名列其中,他们是苦金 (粟光华,土家族)、李量、雨馨 (余馨,女)、刘泽安和王代轩。这5位作家是从重庆市作协推荐上报的23位重庆作家中脱颖而出的。

7月4日 重庆举办王明凯《陈谷子烂芝麻》研讨会

7月4日,由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历经多年精心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陈谷子烂芝麻》,在重庆出版集团举行作品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陈谷子烂芝麻》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个生动的小人物,于细微处展现时代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谷子烂芝麻》用巴渝方言写了31个故事,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片段,集中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民风民俗,从中也体现出了民间智慧和复杂斑驳的人性。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彭斯远表示,作品根据人物个性及特征给主人公取外号,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作品中的陈谷子、烂芝麻、猪穿穿、张天棒等,都因这些外号格外传神,而为读者熟知。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傅德岷认为,该书的故事源于生活,语言来自民间,巴渝方言的运用妙趣横生,堪称一本 “方言故事会”。

7月6日 重庆市作协发布《关于申报2012年度重庆市扶持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的通知》

通知说,根据《重庆市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12年度创作签约工作现正式启动。2012年度重点参考选题:1.抗战题材。2.统战题材。3.巴渝特色题材。4.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5.为迎接和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特设以“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为主题的专项,鼓励创作反映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书写人民群众生活及精神面貌巨大变化的作品。6.今年是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年,特设 “少数民族作者专项”,鼓励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新生活、新变化,体现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作品。7.为提倡作家作品创作走向市场、增加可读性,对发行量大、广大读者有良好反应的作品,也可进行签约扶持。

7月 重庆作家何真宗、汪应钦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奖

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 (文学美术摄影类)评选活动在京揭晓,重庆作家何真宗的《城市,也是我们的》、汪应钦的《家庭人口文化散文系列》分别获文学类二等奖和优秀奖。何真宗的长篇励志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以重庆万州和广东为背景,诉说了一位万州籍农民工在广东打工18年的奋斗史,该书也是我国首部农民工自传体励志小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流动人口 (进城务工农民)和农村留守儿童内心的呐喊与诉求。汪应钦的获奖作品《家庭人口文化散文系列》,对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具有多重价值。

7月30—31日 重庆儿童文学原创与阅读推广交流活动在永川举行

7月30—31日,由重庆市作协、永川区委宣传部、永川区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重庆儿童文学原创与阅读推广交流活动在永川举行。重庆市作协主席陈川,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副巡视员周火岛,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创研部主任冉冉,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重庆文联副主席、秘书长杨矿及60余位作家、评论家参加活动。永川区政协副主席钟代华、永川区文联主席吴治华陪同。30日上午,作家、评论家参观了全国首家儿童文学校园——永川区汇龙小学和国内首个“童诗经典一条街”,下午,在中华茶艺山庄举行了李姗姗儿童绘本《变变变》研讨会。研讨会上,中共永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立华代表永川区委宣传部致欢迎辞,《变变变》作者李姗姗发表了创作感言,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斯远,重庆市作协评论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重庆出版社原副总编蒲华清等专家围绕《变变变》和全市儿童文学原创情况做了精彩发言。大家认为《变变变》这本书的思想内涵丰富、把握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高度赞扬作者李姗姗是一名视角独特、关注细节、对儿童心理有精准把握的作家。永川区政协副主席、重庆市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钟代华介绍了全市儿童文学创作情况和推广打算。他提出要打造重庆儿童文学的 “五朵金花”,李姗姗就是第一朵;此外还要推出童话方阵、小说方阵、诗歌方阵等,以研讨会、诵读会等方式来推出作品,推广阅读,推动重庆儿童文学发展。重庆市作协主席陈川对本次活动在永川成功举行表示祝贺,对活动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近年来重庆儿童文学发展很快,李姗姗就是重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今天的研讨和全市儿童文学推广交流都非常必要,也很成功,特别是与会同志围绕《变变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重庆儿童文学原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7月 巴南区4件作品收入全国中小学课外阅读丛书

2012年7月,巴南区作家黄继先创作的童话《两棵树》、科普童话《青蛙和小草》、科幻小说《机器人上户口》,戚万凯创作的以重庆彭水阿依河漂流为题材的散文《一把水瓢》,分别收入苏立康、方圆主编,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审定、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新阅读》三、七、八年级。这是巴南作者的文章首次收入全国一级的初中课外阅读丛书。这套《新课标新阅读》丛书,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编写的”,“是一套最新的、非常适合初中阅读的读本”,“是一套可以辅助课内语文学习、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读本”。主编苏立康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资深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方圆系特级语文教师。

8月20日 何炬学短篇小说集《摩围寨》荣获“骏马奖”

在缺席了两届 “骏马奖”之后,重庆少数民族文学再度发力。8月20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获奖名单公布,重庆市苗族作家何炬学的短篇小说集《摩围寨》入选。何炬学是黔江区水务局的一名公务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以创作诗歌为主,2005年起开始创作小说。《摩围寨》是其出版的第三部小说作品,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策划,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1月面世,共计10余万字。与其他小说集不同,《摩围寨》中的18篇小说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18个短篇围绕摩围寨的土著居民和因为各种原因到这个山寨上避难的流民而展开。作品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延伸至80年代,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近30年的乡村生活场景。作为本届 “骏马奖”的评委之一,市作协主席陈川对记者说,《摩围寨》是从60多部短篇小说集中脱颖而出的,48个评委中有36个都投了《摩围寨》的票。陈川说,《摩围寨》表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善良、美丽、困顿、苦闷、逃难、坚守……人生的戏剧在此地上演。18个故事堪称一部乡村生活的史诗。“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国家级文学奖,为全国权威四大文学奖项之一。参赛作品囊括少数民族作家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理论评论集、翻译等。

8月21日 重庆 “老中青”三代作家同获冰心散文奖

8月21日上午,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大会在广西北海隆重举行,重庆作家邢秀玲、刘德奉、吴佳俊获奖,构成一个 “老、中、青”结合的完美梯队。邢秀玲、刘德奉、吴佳俊的获奖作品分别是《草原往事》(单篇)、《行走》(散文集)、《水稻扬花的季节》(单篇)。1943年出生的邢秀玲曾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女报》的高级编辑,现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出版有散文集《情系高原》、散文《永远的黄桷树》等作品,是重庆散文界的“老字辈”。49岁的刘德奉是长寿区的一名公务员,是重庆散文创作队伍中的 “中年人”。1982年出生的吴佳俊则是重庆散文界的 “小字辈”,年纪虽小,但已经出版了4本散文集,重庆文学界普遍认为他是颇具潜力的 “新星”。本届冰心散文奖,重庆是获奖较多的省市之一,尤其是出现了 “老、中、青”结合的获奖队伍,成为颁奖仪式上的一大亮点。

8月21日 黔江区文联、作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8月21日,黔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修改的《重庆市黔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重庆市黔江区作家协会章程》,讨论通过区文联、作协《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文联、作协领导班子。区委书记杨宏伟参加会议并讲话。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市作协主席陈川,黔江区领导梁正华、秦代书、吴静、李卫东、姚红、夏于峰、张翼林,老领导陈国华、陈珍明等参加了会议。钟天珑代表第二届区作家协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2007年以来,全区广大作家出版了大量文学作品,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黔江作家以丰厚的创作实绩,为把黔江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市作协主席陈川说,黔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清丽的山水滋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热爱家乡、甘愿为黔江贡献聪明才智的文艺人才。不论是在民族文艺成果积累,还是民族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黔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黔江的文艺事业,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文联、作协领导班子,聘请陈国华、陈珍明、任光明为区文联名誉主席,聘请屈银安、何炬学、何小竹为区作协名誉主席。选举钟绍珉为区文联主席,钟天珑、江小平为区文联副主席,选举钟天珑为区作协主席,粟光华、易嫚为区作协副主席。在当日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著名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莫怀戚受邀作了文学讲座。

8月 重庆两位女作家双获 “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奖”

由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部散文家》杂志、《西部散文选刊》杂志、鄂尔多斯市德能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散文奖揭晓。重庆作家萧敏的散文诗集《远水》获散文集奖。吴景娅的散文《江山误美人》获单篇散文奖。这是吴景娅第二次获西部散文奖。吴景娅曾凭散文《看吧,这群沉默的家伙》获得首届该奖项。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远水》,是萧敏的第三部散文诗集。对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中国散文诗坛颇有名气的萧敏而言,这部作品汇聚了诸多新篇旧作,展现了多年以来,她在写作题材、语言运用、表现手法上不断寻求突破,题材上不断拓展的成果。对女性幽微、生动心灵图景的把握和表述,令人感动。吴景娅的获奖作品《江山误美人》先后被《续写的史记》等国内20多个权威书刊选用,曾在2010年中国西部散文年度排行榜上排列第一。该作品以对历史文化人物颠覆性的重新解读、人文情怀以及对汉语言文字充满创造性地运用而成为有影响力的美文,受到读者和评委的青睐。由西部散文学会、《西部散文家》杂志社举办的 “西部散文奖”,是中国散文界跨越十多个省市的重量级大奖项。全国著名散文家周涛、刘亮锃都是首届该奖项的获得者。

9月15日 重庆网络作家举行聚会

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流潋紫……近年来,网络作家群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9月15日晚,10多名重庆网络作者举行江湖聚会,平时活跃于网络世界的文学青年们在现实社会中汇集一堂。在聚会现场,网络作者们衣着休闲,大多是 “70后”、“80后”,而且都很健谈。1979年出生的林源介绍,网络作者按照年收入来划分,“小神”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中神”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大神”的年收入在300万元左右。网络作者的写作题材包括玄幻、奇幻、悬疑、恐怖、言情等,一般在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网上发表。在本土网络作者中,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只有《侯卫东官场现形记》系列的作者 “小桥老树”和《超级巡警》作者 “静夜寄思”等两三位,而 “小桥老树”已经是业界知名的 “大神”。还有相当一部分网络作者,目前还不能依靠网络写作挣钱。在参加聚会的网络作者中,大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写作,专职的网络作者,仅有三四名。

10月9日 首届 “何其芳诗歌奖”举行颁奖仪式

10月9日,首届 “何其芳诗歌奖”颁奖仪式在渝举行,唐力、杨矿等5位重庆诗人榜上有名,唐力获得最高奖金3万元。该奖的揭晓,意味着重庆诗歌稳中有进。“何其芳诗歌奖”由市作协主管、重庆市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庆新诗学会主办。“何其芳诗歌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年评选出短诗3首、长诗1首、诗集1部,各设奖金1万元、2万元、3万元。首届 “何其芳诗歌奖”从100百多篇稿件中评出5篇 (部)作品,获奖者均为重庆作家。他们分别是诗集1部 (唐力的《向后飞翔》)、长诗1篇 (杨矿的《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短诗 (组诗)3首 (柏铭久的《三峡:时光从心头流过》、华万里的《风吹过花朵和文字》、谭明的《在天蓝色的音乐中》)。“何其芳出生于重庆万州,深受重庆地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重庆文化有特别的贡献。”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表示,“何其芳诗歌奖”的诞生,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创意,也是重庆文学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该奖项对于本土诗歌的稳步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10月11日 重庆举行吴佳骏散文作品研讨会

10月11日,重庆作家吴佳骏散文作品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研讨会由重庆市作家协会、红岩文学杂志社、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长江传媒学院承办。国内知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大学教授等40余人参加研讨。不少与会专家表示,相较于其他80后作家的作品,吴佳骏的散文透出一种少有的厚重、沉稳、沧桑气质,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他的作品紧紧扎根大地,始终关注人和人性,充满痛感,又不乏温暖的底色,彰显出浓浓的悲悯情怀和良知承担,这在当下的年轻作家身上,并不多见。吴佳骏已成为青年作家的优秀代表,其散文也已形成一种标签。吴佳骏生于1982年,是一名80后重庆本土作家,曾荣获重庆文学院 “巴蜀青年”文学奖、“重庆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其作品厚重、沉稳,紧紧扎根于大地,在当下年轻作家身上并不多见。此次研讨会是红岩文学杂志社策划主办的系列文学活动 “重庆书香”中的内容之一。“重庆书香”旨在以文学研讨的形式宣传、推广优秀文学作品。自2007年以来,“重庆书香”先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渝中区等。

10月13—18日 重庆市作协成功举办首届青年文学讲习班

10月13—18日,重庆市作协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年文学讲习班。由各区县作协、行业作协推荐,45岁以下、有一定创作实力的37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举办青年文学讲习班,是重庆市作协为贯彻落实中国文联九代会、中国作协八代会和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精神,加强青年作家队伍建设、扶持和培养青年文学人才而采取的有效形式和重要举措。

讲习班开班仪式于10月13日举行,由市作协主席陈川主持。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在讲话中要求学员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樊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殷切希望青年作家为人民而写作,担负起繁荣重庆文学的重任。首届青年文学讲习班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专家讲授和互动交流相结合。12位市内外知名作家、编辑,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或编辑经验,从文学立场、文学态度、作家素养、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讲授。《十月》副主编宁肯、《民族文学》副主编李霄明、《当代》编审谢欣、《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分别从小说创作的题材、语言、人物塑造、结构、情节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讲解。《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对近现代国内文学现象进行了梳理和解析。《诗刊》副主编商震,结合自身创作经验,讲述如何进行诗歌创作。《民族文学》主编叶梅提出,作家要坚守民族文学的宝贵财富,坚持民族化写作。《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讲述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什么是真正的文学。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解析了优秀作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主席陈川、荣誉副主席余德庄,结合重庆文学的实际情况,也做了精彩的讲座。学员普遍反映收获甚丰,受益很大。

10月27日 涪陵区作协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

10月27日,涪陵区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区三机关会议室隆重举行。涪陵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李世权代表涪陵区作家协会第二届主席团所做的工作报告。报告关注了网络发表交流作品涌现出来的文坛新星们,表示区作协将花更多的精力,关注支持网络文学,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涪陵区作协将在涪风论坛开设专门版块,让更多的网友欣赏到涪陵作家们优秀的文学作品。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诗人谭明当选为新一届作协主席,聂兴灿、杨卫平、倪德生、、周铁军、姚彬当选为副主席。

10月22日 重庆市首个村级文联成立

10月22日,重庆市首个村级文联在巴南区花溪街道先锋村挂牌成立。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龚云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傅天琳,国家一级导演、播音指导张民,国家一级文学编辑、诗人赖永勤,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相关部门负责人,巴南区委宣传部、区文联、花溪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和当地文艺工作者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龚云飞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矿为 “先锋村文联”揭牌。先锋村党委书记潘玲当选为首任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先锋村荣誉村民、著名诗人傅天琳被聘为荣誉主席。先锋村是集工业园区、农民新区、商贸区等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几年,先后荣获重庆市 “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重庆百万群众庆直辖合唱比赛金奖”、“重庆市文明村标兵”,荣获全国 “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歌 “十大金曲”等多项荣誉。目前,先锋村文联下设舞蹈、音乐、文学、体育、书法美术和摄影6个协会,共有会员160人。

10月19日 重庆文学院举办文学讲座

10月19日,重庆文学院举办文学讲座。历届创作员和80、90后青年作家共计70余人齐聚重庆文学院,聆听了由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主席陈川讲授的《蓄势待发的重庆文学》和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乔叶讲授的《小说创作浅谈》。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主持文学培训讲座。陈川主席分别从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学评论等诸多方面梳理了重庆文学的发展脉络,肯定了重庆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但同时也中肯地指出重庆文学目前还尚未形成一支实力雄厚、让人肃然起劲的队伍。陈川对还处于发展中的重庆文学的走向做了深度思考,就如何克服浮躁的创作心态、开阔文学视野、树立创新意识和独特的观察角度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探讨,提倡有难度的创作,并寄语创作者要有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他殷切希望老中青作家共同努力,促进重庆文学厚积薄发。并诚恳表示愿意为大家当好“勤务兵”和 “宣传员”。乔叶关于《小说创作浅谈》的讲座长达3个小时,她妙语连珠,别开生面,精彩纷呈,让创作员们不仅领悟了小说创作的精髓,而且享受了一场别具风格的 “文学盛宴”。

11月4—8日 重庆作家 “赴重庆边远基层采风团”赴城口采风

11月4日至8日,由重庆新诗学会、《银河系》编辑部组成的 “赴重庆边远基层采风团”一行7人,在团长傅天琳、黄兴邦的带领下赴重庆最边远的县——城口采风,受到当地政府和作家们的热情款待。此次采风活动丰富多彩,既参观了代表城口大山秀水自然风貌的“彩叶节”,又参观了代表城口人文精华的 “钱棍”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活动”及新农村建设。返程途经开县,采风团同当地作家、诗人举行了热烈的座谈,并参观了刘伯承元帅故居和展览馆。此次活动得到重庆市作协的鼎力支持,重庆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刘运勇参加了采风活动。

11月21日 市内外知名作家参加 “写意沙坪坝”活动

11月21日,来自全国各地和重庆本土的50多位知名作家在沙坪坝实地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写意沙坪坝”采风活动也由此拉开帷幕。作家们参观了渣滓洞、磁器口,欣赏了川剧座唱。在位于三峡广场的巴渝书场,作家们被原汁原味的川剧表演吸引。著名作家、原海南省作协主席蒋子丹对记者说,“川剧全国闻名,在现场看到那么多市民在欣赏川剧,我觉得特别高兴。”著名作家郭雪波是第三次来重庆,“每一次来重庆,我都要到渣滓洞、白公馆看看。沙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值得进一步挖掘。”11月22日。作家们还到大学城、郭沫若旧居、张治中旧居等地采风。采风结束后,作家们将把自己对沙区的独特感受书写成散文,并集结出版。

11月 彭水县出版 “摩围文丛”系列丛书

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摩围文丛(第二季)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彭水县作家协会继2011年以来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二套文学丛书。这套丛书共7本,分别为《人生几回画中游》(邓国琼著)、《山茶花开》(郭华著)、《乌江韵》(卫洪著)、《说那些多》(孔庆余著)、中短篇小说集《舞殇》(李德胜著),诗集《红玉米》(张远伦著)、长篇小说《月儿与水儿》(郭华兰著),全套丛书共计100万余字。与第一套文学丛书相比,第二套文学丛书除了散文集、诗集之外,还增加了中短篇小说集、杂文集和长篇小说。青年女作家郭华兰的《月儿与水儿》开了彭水县长篇小说的先河。

12月6日《重庆散文》举办作者恳谈会

12月6日,由《重庆散文》编辑部举办的作者恳谈会在重庆市作协会议室举行。恳谈会由重庆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散文》主编周厚勇主持,编委会主任、社长邢秀玲首先就刊物复刊前后所做的一系列整改工作作了汇报。复刊后的《重庆散文》增加了容量,编辑方针也作了重大调整,以 “要面向基层、面向区县、以发现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执行主编雨馨代表编辑部感谢各界人士对《重庆散文》的支持,并对栏目的设置作了说明,以名家带动骨干作者,以采风等多种形式培养基层作者,期待好稿,保证刊物的质量。《重庆散文》在重庆市作协的领导和扶持下,于2012年7月复刊,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参加恳谈会的专家学者、基层作者给予了高度评价。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勇赶来与参加散文恳谈会的作家见面,鼓励大家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写出反映民生的好散文,祝愿大家在好的时代把握机会,多出优秀作品。重庆市作协主席、党组成员陈川、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和余德庄、黄兴邦、李明忠、覃昌年、李北兰、李成琳、萧敏、吴佳骏等领导和作家出席相继作了精彩的发言。孙善齐、刘建春、李学勤、蓝碧春、张纯静、王光正等重庆散文有关负责人和编委也参加了恳谈会。

11月29日—12月1日 “重庆作家万盛行”采风活动在万盛举行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区旅游局、区文联与重庆新诗学会、散文学会、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 “重庆作家万盛行”采风活动在万盛举行。中国新诗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市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诗人梁上泉,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李钢,市散文学会会长邢秀玲,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万龙生等20位作家、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明清,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川出席了11月29日下午的座谈会。在采风座谈会上,李明清书记向作家诗人们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万盛经开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他说,重庆新诗学会、散文学会、诗词学会作家、诗人齐聚万盛采风,是万盛文化界的一件喜事,对万盛的广大干部群众是一种鼓舞,对万盛的改革发展是一种推动,对万盛的文化建设是一种提升和促进。万盛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钟灵毓秀,万盛是一片开发建设的热土,素材众多,希望作家诗人们能够用特殊的视角来发现、用生花的妙笔来书写万盛,帮助万盛进一步发掘文化底蕴,进一步提炼诗情文意,进而向重庆、向中国、向世界推介万盛、宣传万盛。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杨学明、旅游局局长陈昌建向作家诗人们介绍了万盛文化建设情况和旅游发展情况。中国新诗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代表采风团表示:万盛经开区为重庆作家诗人采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家将好好地看、听、闻,把万盛的气息写进作品,努力为万盛这片热土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诗篇和美文。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作家诗人们相继来到万盛城区、万盛公园、龙鳞石海、黑山谷等地采风。万盛美丽的风光令采风作家诗人们赞不绝口,邢秀玲、萧敏、万龙生、华万里等作家纷纷表示,将用精品力作为万盛旅游摇旗呐喊。在黑山谷南门网友客栈,梁上泉、李钢等作家还现场书写了十几幅书法作品,留下他们对万盛的美好寄语。

12月3日 永川召开夏明宇文学作品研讨会

12月3日上午,夏明宇 (笔名韩青)文学作品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本次活动由重庆市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评论创作委员会和重庆文理学院、永川区委宣传部、永川区文联、永川区作协联合主办。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明凯,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重庆市文联秘书长周和平,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晓春,永川区政协副主席钟代华,重庆文理学院副院长兰岗、谭宏,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德全,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冉冉、王逸虹,以及石天河、郭继卫、阿蛮、彭斯远、蒋登科等重庆作家、评论家和永川区作家诗人、代表、学生代表50余人参加研讨会。彭斯远、蒋登科、郭继卫、石天河等对夏明宇 (韩青)的文学作品《小塆风云》、《渝西民间歌谣研究》等作品进行了认真而客观的分析,盛赞他的作品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永川地区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作者本人朴实无华的品质和写作态度,反映当时农业、农村、农民的生活状况。王明凯说,夏明宇的小说有泥土生活、草根叙事、以小见大等特点。重庆文学近年来发展迅速,陆续获得茅盾文学奖提名、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等奖项。为鼓励作家创作艺术精品,重庆出台了一系列发表、出版的奖励办法,希望永川作家更有担当,拿起书中的笔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歌唱。夏明宇长期担任高等学校报刊的编辑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现任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著有校园作品集《清凌凌的桃叶溪》、中短篇小说集《邱员外传奇》、长篇小说《小塆风云》、纪实文学《水果大王黄正权传奇》,近年来潜心研究渝西民间文化,出版了《渝西民间歌谣研究》、《现代民间文学研究视域下的渝西民间故事》、《文化视域下的渝西谚语研究》等民间文化研究集。

12月7日 郭久麟作品研讨会举行

12月7日,郭久麟作品研讨会在四川外语学院举行。重庆市文学评论界人士汇集一堂,对郭久麟的传记文学作品及学术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说:“郭久麟用他将近50年的创作生涯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他以其众多的有份量的创作和科研成果显示,他是重庆公认的多产作家,高产作家,是文坛上孜孜不倦的不老松,是文学界奋进不已的千里马,是中国文坛集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于一身的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郭久麟1942年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他在传记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先后著有《陈毅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柯岩传》、《少年罗世文》等传记文学作品。同时,郭久麟在传记文学的学术研究方面也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传记文学写作论》、《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等专著。

12月7-11日 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巫山落下帷幕

12月7日至11日,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北京《文艺研究》编辑部、中共巫山县委、巫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巫山县委宣传部、巫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 “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西南大学和巫山县隆重举办。来自美国、韩国、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海内外130多名知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参加了本届论坛研讨活动。8日上午,“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开幕。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海荣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巫山县委书记何平等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巫山县委办公室、巫山县委宣传部、巫山县教委、巫山县文联负责人出席了开幕仪式。9日至11日,专题论坛分五个分论坛在巫山县党政大楼同步举办,以“华文新诗的诗歌精神、诗体、诗歌传播的重建”、“各国和各地区华文新诗及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走向”、“华文新诗的文体边界”、“华文新诗的个人性与公共性”、“华文新诗的底层关怀与底层写作、三峡文化与巫山诗歌”为主题开展研讨、报告和演讲等系列活动。在巫山影剧院举办了综合论坛,一是由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延滨等6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主论坛报告;二是由五个分论坛评议人代表作了分论坛研讨情况的交流报告。本届论坛由巫山县委书记何平致闭幕词,由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教授宣布闭幕。至此,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巫山胜利落下帷幕。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是重庆著名旅游文化品牌 “巫山红叶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巫山县文联组织了县作协、县诗词楹联学会和县文化研究学会20多名骨干会员,在巫山参加了本届论坛研讨交流活动。其间,与会代表还同期考察了巫山红叶景区和中国巫山杨柳坪艺术村。

12月13日 巴南—台湾两地诗歌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巴南举行

12月13日下午,巴南—台湾两地诗歌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巴南区典雅·戴斯大酒楼举行。会议由巴南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马义平主持,巴南区文联主席戚万凯、台盟巴南区工委主委邱献锋,副主委林丹,台办副主任蒋小东等相关领导和李华、徐胜毅、刘明康、戚玉龙等部分诗歌作者参加会议。江津区台联会长刁友光,市文学学会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中模教授,台盟盟员、国学研究会会员、江津区旅游局副局长邹鸿光等领导也应邀出席。会上,来自台湾的《艺文论坛》杂志主编、《紫丁香》诗刊主编、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理事长林静助,台湾《葡萄园》诗刊主编、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秘书长台客,就华文文学的世界性,民族性和本土性发表了精彩讲演,参会作者及诗人们就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学推进做了认真研讨。巴南区政协委员、文联主席戚万凯介绍了巴南区诗歌创作现状、巴南诗歌阵营情况。巴南区长期以来注重加强对台对外宣传,连续23年获市对台对外宣传荣誉称号,其中不乏用诗歌 (儿歌)形式进行两地文化交流,吴昌烈、戚万凯的儿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台湾《儿童日报》发表作品;近年来,青年诗人杨康、戚玉龙等曾多次与包括林静助、台客在内的台湾诗人进行交流,在台发表作品,相互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会上,台客主编、林静助理事长热情邀请巴南组团到台湾去,在观光的同时进行文化交流,一举两得。会议决定:巴南区组织20人的诗歌方阵,在《艺文论坛》、《紫丁香》上发表,《巴南文艺》刊物也将刊载台湾诗人作品,通过作品加强双方诗歌文化交流。座谈会上,双方互赠了文学刊物并合影留念。会议在两岸同胞浓浓的亲情中圆满结束。

12月20日《斑斑加油!》作品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12月20日,重庆市著名诗人傅天琳和女儿罗夏共同创作的长篇系列儿童小说《斑斑加油!》作品研讨会在重庆召开。重庆市文学领域专家们畅所欲言,将该书称作诗人傅天琳的转身之作。“从著名诗人到小说新人,傅天琳来了一个有趣而漂亮的转身。”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余德庄评价,《斑斑加油!》灵动鲜活大气,小说中大量运用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文字间充满幽默,让人读起来觉得妙趣横生。市作协儿童创委会副主任李姗姗在研讨会上很有感情地朗读小说中的段落,认为 “傅天琳的笔触闪烁着诗意的叙述,让人觉得宝贵的是,这些是真实的、天真的童年视觉,因此非常打动人心”。斑斑的故事实际上是傅天琳外孙女张诗雨在美国生活的真实故事。书中融入了两代母亲对孩子的情感,语言自然、朴实,从斑斑初到美国时的手足无措到适应环境、获得友谊和认可,傅天琳都一一道来。有意思的是,由于每段故事都曾经发生过,以至于傅天琳还在为故事缺乏想象而懊恼,造成 “没让小说的结局飞起来”。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教授吕进评价,傅天琳这次的选材透露出浓浓的新鲜感,“用小学生的成长故事,表示了中国‘筷子文化’和美国 ‘刀叉文化’的冲突。小说线条明朗、简洁,富有童趣。”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剑评价说:“不仅如此,这部小说的价值还在于,这是国内首部聚焦中美小学教育的儿童小说。”曹剑说,当下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往国外,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教育儿童?当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发生对撞时,又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这部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由于它是一部真实经历的儿童小说,也许,对今天孩子成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理解,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市作协荣誉委员、重师大教授彭斯远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这部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以散文的形式展现,让人们看到了中美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异,“比如,一边是美国小学生没有课本、没有家庭作业,而中国小学生的教育则是严格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实施。”“《斑斑加油!》除了好看以外,透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美国小学教育的细节,与现今中国小学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我更看重这部小说的认识功能和教育价值。”彭斯远说。

12月21日 江津举行纪念联圣钟云舫诞辰165周年暨 “联圣工程”成果庆祝大会

12月21日上午,纪念联圣钟云舫诞辰165周年暨联圣工程成果庆祝大会在重庆江津举行。会议由江津区政府及重庆市社科联等单位共同举办。参会的有来自文化部、中国楹联学会,北京、天津楹联学会、北京大学、福建师大,重庆市人大、市政协、市社联的领导及重庆市各主要高校文科、重庆诗词学会,重庆楹联学会及江津区内各文化单位,各新闻媒体的领导、专家、教授、代表与来宾来共120余人。黄中模主编的《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两套丛书,共计14四部专著,400万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会上赠给各文化单位图书馆、档案馆及各学校平装书,每套14本。由百名专家耗时6年完成的《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是重庆市整理出版的首部巴渝历史文化名人全集。这两套丛书,是联圣钟云舫科研项目的重要成果,由重庆大学牵头,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共同合作,也是1949年以来重庆市最大的文化社科研究项目。该科研项目由百余位学者、专家历时6年完成,特别是在精确校勘、注释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原版出自民间手工,错漏较多,校勘困难大。往往为查证一个典故与字义,费时颇多,还得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最终形成易于传播的精品。”钟云舫 (1847—1911年),重庆江津高牙人,中国第一长联作者,被誉为 “联圣”。早年中秀才,补为廪生后,在江津县城开办私馆教书,历20余年。他学识渊博,遍览经史百家之书,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因此名声卓著。光绪年间,江津县令朱锡藩专横贪婪。钟云舫撰写对联予以嘲讽,传遍城乡。朱对他恨之入骨,欲加迫害,他远走成都避祸,创作成都锦江望江楼联,一时传诵四川,至今仍然高悬。1903年,他被构陷入狱,关押在成都待质所,前后两年。在狱中创作了《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该联1612字,为中国第一长联。这副楹联气势恢宏,离奇惨淡,对仗工稳,用典贴切,享誉当时。后有人怜其才,为他辩冤,才得以恢复自由。他于1905年回到江津,编校自己的诗文对联作品,辑成《振振堂集》8卷,在江津两次印行。

12月21日 重庆9岁男孩加入市作协 成我市最小作协会员

12月月21日,9岁的徐毅正式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成为重庆市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徐毅6岁开始写作,8岁出版第一本诗集《梦落花》,迄今已发表诗歌、童话和小说等作品10多万字。徐毅是重庆树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尤其爱金波爷爷的童话诗,还有《安徒生童话》等童话书籍。6岁时,徐爸爸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求徐毅每天观察自然,然后把看到的写下来,“有时写不出来也抓狂。”徐毅说,其实自己也不是 “神童”,只不过慢慢写得多了对文字就 “有了感觉”。之后,他开始学着作诗,且一发不可收拾,“诗歌是我对周边事物最真实的表达。”徐毅一直保持着早读诗歌、晚读小说或童话的习惯。此外,每周末,徐毅也都坚持写诗。目前,徐毅已经出版了一本诗集《梦落花》,诗歌小说集《雨是伤心的云》也将在近期出版。2012年10月下半月刊《诗刊》头题 “锐视线”栏目推出了徐毅的童话组诗《雨是伤心的云》。这是《诗刊》创刊55年来,首次用一名小学生的组诗作为头条。徐毅说,他长大了想当一名科学家。至于写诗,只是他的一个爱好。徐毅9岁便加入市作协,也引起一些人的担心和质疑。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批准徐毅加入作协前,作协曾对其作品进行审查,认为他的作品符合了加入作协的要求。“按照重庆市作协章程,对入会会员没有年龄限制,徐毅完全符合加入重庆市作协的标准。”陈川说,这次9岁的徐毅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成为我市最年轻的作协会员,现在孩子接受知识面更广、更丰富,存在低龄化创作现象,之前我市就有12岁女生写小说,成为作协会员的。他表示,徐毅具有写诗这种爱好值得高兴,但不必过早订立目标。希望他把诗歌创作作为其业余爱好,不要失去童心。

12月21日 重庆第三届电影剧本征集评选结果揭晓

为提高剧本原创能力,打造更多现实主义题材精品力作,由市文联主办,市影协、重庆电影集团承办的重庆市第三届电影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于2012年5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及重庆地区70余部电影剧本,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经专家认真评定,剧本《三脚狼》获一等奖,《牧童与村姑》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获二等奖,《南海亮剑》《桂花村的姑娘》和《逃生》获三等奖,《美丽的承诺》等10部剧本获优秀剧本奖。本届电影剧本征集评选活动旨在推动重庆本土电影故事创作,培养青年编剧人才,推荐优秀电影剧本投入拍摄生产,提高电影创作质量。与往届相比,本届活动有三大变化。一是征集的剧本质量有所提高,更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现实题材作品的比重明显增加。二是评委组成更合理,不仅有以艺术理论见长的学界专家和活跃在重庆影坛的导演为剧本严格把脉,还有影视产业人士加盟参与,对评选活动与文化市场接轨进行了有益探索。三是评选标准更科学。在评选中,影片的价值取向被置于考评首位,鼓励现实题材剧作,注重剧本的可投拍性和电影观赏性,剧本的市场性、经济性和科技性也被列为评选标准。自2010年以来,重庆市电影剧本征集评选活的全国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渐扩大,发现了许多优秀剧作家,部分优秀剧本已被拍摄成电影并公映。该活动已成为重庆电影界的品牌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重庆电影剧本原创的蓬勃发展。

12月22日 巴南区图书馆举办莫言作品品鉴会

12月22日下午,在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办了莫言作品品鉴会。参会的嘉宾有中国作协、重庆市作协、巴南区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和区图书馆优秀读者30余人。品鉴会由区图书馆馆长曾玉琴主持,她详细介绍了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的相关资料,接着参会者围绕莫言的文学作品展开讨论,或探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剖析小说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或感言阅读的情感共鸣、精神震撼。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时常为关于莫言的创作素材中的细节描写及所表现的现象,展开辩论。大家在辩论中,进一步领会了莫言作品的精髓。

12月25日 重庆专家会诊巴南区长篇小说《战俘营》

12月25日下午,长篇小说《战俘营》专家改稿会在巴南区政府举行,重庆市作协相关专家坐堂,对巴南区作家陈显明创作的《战俘营》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齐心协力打造巴南文化精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杨松,副区长黄硕出席改稿会。长篇小说《战俘营》选取重庆作为陪都的背景,以日军战俘营之——巴南区南泉镇鹿角战俘营里的真实故事为素材,从管理日本俘虏这一独特视角切入,重述抗战时期巴县故土上的峥嵘岁月。改稿会上,陈川、余德庄、周火岛、冉冉、郭继卫、阿蛮等市作协相关专家认真听取了作者关于《战俘营》创作过程的讲述,并对小说进行了仔细阅读。专家们纷纷表示,该小说史料丰富,题材独特,在作者的创作下,故事情节也已趋成熟。对于小说的完善,各位专家也建议,作者应从丰富的史料中汲取营养,同时又要跳出史料的局限,创新视野,充实写作技巧,丰富人物形象,从人性角度挖掘更多的闪光点,将其打造成富有巴南特色的抗战文化精品。

12月25日 荣昌县文联举行第二届文学艺术奖颁奖大会

12月25日,荣昌县文联举行了第二届(2011—2012)文学艺术奖颁奖大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天智,县人大副主任龙银玖为获奖者颁奖。会上,赵天智说,近年来,县文联工作思路清晰,特色鲜明,团结和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县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还对各位获奖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号召大家再接再厉,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荣昌打造渝西文化高地而努力奋进。早在两个月前,荣昌文联便成立评审组,对县内近两年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及出版的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细致审读,共收申报作品110件,获奖作品23件。李德佑的长篇小说《螺罐山传奇》、张静的随笔《莫言笔下的女人们》等获奖。

12月26日《重庆日报》:专家为重庆文学 “开药方”

12月25日,在连续阅读本报推出的 “重庆文学问题探源”系列报道后,一些重庆文学界专家为重庆文学的发展建议建言。第一,只有深度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素材。“重庆这几年文学上升趋势很快,但不少作者太急了。”市作协主席陈川说,因为 “沉不下心”,一些作者从构思、创作,到出版作品,速度十分惊人,“重庆一年至少要出200多本书,数量多,但有影响力的少。”重庆作家很有才情,但文学基础不够。他建议重庆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在创作前大量阅读,并在生活中进行思考,“我们24小时都在生活中,只有进行了深度的阅读与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素材。”谈到 “静下心来写作”,著名文艺评论家蓝锡麟建议重庆的作家多关注两个人:一个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山东作家莫言,一个是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傅天琳。“为什么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独立、自由、执着的追求,不为外界所干扰。而在这方面,重庆作家的自觉性太差。”蓝锡麟认为,重庆作家应该从重大题材决定论、中心任务第一论、现实主义旗帜论中解放出来。“要自由一点,不要受主义、题材的左右。动笔之前不要想太多。”欧阳斌也建议,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心性写作,“放开手写,不要受框架、题材的束缚。”第二,为作家和文化企业解压,找回他们的创作时间与热情。“重庆有很多有潜力的作家,但他们太累了。”重庆作家、骏马奖获得者何炬学认为,重庆不少优秀的作家都是业余作家,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来进行创作。因此,应设立专业作家制度,将有潜力的作家聚集起来 “开小灶”,并辅以丰厚的奖励和专业的指导,让其进行专业创作。“其实,近几年,我最担忧的事是,我们的年轻人已经不能从容地写作了。”人民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称,目前,重庆不少有潜质的年轻创作者都因为生存的压力,在超负荷地走上坡路,没有时间来搞文学创作。“比如梅依然,曾获得《诗选刊》的 ‘年度先锋诗人’奖项,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重庆女诗人。但她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常常忙得连上网的时间都没有。”李元胜说,在江浙一带,甚至是成都的诗人,很多都在学校、文化馆等单位做着相对轻松的工作。而在北京,写篇书评至少500元起价。“我的一个朋友,每个月就靠写书评就是能轻松上万,其余的时间拿来写作。当然,这也缘于他们发达的出版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奖励机制,出版公司等文化企业在推动文学创作上的力量也十分薄弱。“比如,重报集团图书公司此次出版了一本获得全国骏马奖的图书,没有得到任何奖励。而公司在前三年,花了近二十万元来做本土文学青年的书,但现在由于经营任务加重,可能很难再出这方面的书。”李元胜认为,文化企业与个人都是城市文化当中的细胞,如果能有奖励机制,或适度为其解压,会有助于推动重庆文学的发展。第三,找到发现的眼睛,建设强大的编辑队伍,制定激励机制。“文学有三驾马车:写作者、评论者、文学编辑。”欧阳斌认为,如果说写作者是 “一圈”的话,评论者和文学编辑可以说是 “两翼”,而对这个 “两翼”,尤其是文学编辑,我们一向不够重视。欧阳斌说,优秀的文学编辑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找到有潜力的作者,并对其进行追踪与激励,而这一点对于作者初期的成长十分重要。比如,莫怀戚、张者都是被《红岩》的优秀编辑发现,并在鼓励中逐渐成熟。“同理,没有眼光的编辑也可能会堵住创作者的出路。”欧阳斌告诉记者,在一次聚会中,作家格非告诉他,自己曾为《红岩》投稿十几次,每次都被退回来,“搞得他有些泄气,转投外地其他杂志了。”“我想,我们急需建设强有力的编辑队伍,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像重视优秀作者一样重视他们。”欧阳斌说。第四,圈子不要太“和谐”。邀请批评家进入圈子,说真话、实话、尖锐的话。重庆也有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的小圈子,聚会也不少,为什么没有形成气候?蓝锡麟的答案是:“创作和评论结合得不好,圈子太独立。几乎没有人说真话、说实话,说尖锐的话。”“我在北京、上海等地经常看到的文学沙龙现场是:一群人为了一个文学话题争得面红耳赤,争论完后继续交杯换盏。而我们则是一片和气,我说你的好,你说我的好,没有批评的声音。”蓝锡麟说,重庆的批评家本来就少,且未融合进圈子,“文学现场太和谐了,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对此,本土新锐评论家唐云十分赞同。他认为,重庆的批评风气尚未形成。“90年代,陕军东征,浩浩荡荡,包括《废都》在内的很多作品都是当地的批评家推出来的,重庆为什么不学学呢?”唐云建议,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要多加强评论家与创作者的互动,做到 “一个敢说,一个敢被说。”

12月 忠县设立文艺类最高奖 “白居易文艺奖”

忠县县委、县政府正式设立县级最高综合性文艺奖项——忠县 “白居易文艺奖”,用于表彰奖励文学艺术领域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忠县“白居易文艺奖”,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为官忠县 (作忠州刺史),受到百姓普遍拥戴,并在忠县赋诗100多首而取名。忠县 “白居易文艺奖”下设 “白居易文艺成就奖”、“白居易文艺创作奖”、“白居易文艺贡献奖”。“白居易文艺成就奖”是对忠县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作者设立的终身荣誉奖。“白居易文艺创作奖”设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六个单项奖。“白居易文艺贡献奖”是对支持忠县文艺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设立的荣誉奖。忠县 “白居易文艺奖”每三年一届,首届定于2013年开评。该奖项的评选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聘请专业人士组成评选委员会评定,评奖资金由县财政专项划拨。

12月《重庆江北历代文学作品选》出版

由江北区文广新局策划、区文化馆组织编辑的《重庆江北历代文学作品选》正式出版。全书为大16开本,约100万字,搜集了从晋代到当代与江北有关的作品,包括诗词歌赋、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等多种体裁,其中不乏李白、杜甫、鲁迅等文学大师的作品。

猜你喜欢
重庆市重庆作家
作家的画
重庆客APP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