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变 管窥中国政风之变

2013-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3年1期
关键词:通稿文风领导人

□ 黄 健

说真话、写实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要求,是十八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新闻规律的根本要求。12月4日,新一届中央领导刚刚履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切实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这一新规定后来成为网络推选的2012年度十大传媒事件之一,说明社会对新闻改革的期盼是热切的。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带头改进文风,率先做出了榜样。

一、新媒体快速报道,满足民众知情权

公众的知情权包括公众和媒体对于领导人活动的关注热情,是人性和公众权利的体现。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也是执政党最近几年一再强调要保障的。公众的知情权包括公众和媒体对于领导人活动的关注热情,是人性和公众权利的体现。领导人的活动,自古以来,都受万众瞩目。在传媒发达的现代西方社会,领导人的活动更是现代传播媒介追逐的热点新闻。媒体所以如此,无非民众关心。满足这种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呈现的领导人对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处理的了解,来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

近段时间来,中国媒体关于中央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呈现出了与过往不尽相同的地方,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国内媒体打破了以往转发新华社通稿的习惯,提前报道了老百姓与领导人的各种“微邂逅”。在此次报道中,媒体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新京报》,一改过去简单刊发通稿的报道方法,根据自身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运用了自己擅长的新闻操作手法,梳理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细节,总书记的原话,直白展示领导人同与会者的现场互动、插话、对话,让现场活灵活现,充分展示领导人的个性。

新华社报道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的篇幅不到百字,而人民日报则只刊发了一张新闻图片。《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不再是总是国家领导人,而经常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动态。还破天荒地在新闻后播出了桂林文氏四兄弟的寻人启事等等。这些媒体文风的改进,无不都昭示着一个新闻改革新局面的开始。2012年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北京市西城区主持召开座谈会,新京报全程报道,这是第一次由都市类媒体直接参与对中央领导活动的报道。

这些报道连续多日占据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位置,引来观众的围观和赞誉。笔者是在第一时间通过新浪微博看到这个座谈会的新闻报道的。这些是国内传统媒体少有的遵从新闻规律报道领导人活动的案例。作为媒体同行,自然乐见这种变化,也希望这种变化能持续下去。新闻报道“说真话,写实情”,这股自上而下的春风,已经吹皱了媒体的一池冬水。

二、鼓励全媒体传播,释放媒体影响力

媒体严重依赖于通稿,通稿的威权,渐渐让很多权威的媒体也失去自身竞争力。内容同质化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公众得到的新闻信息却非常有限。

新闻报道也是一门专门的技艺,如今的入行者都须接受专业的职业培训。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操作水平,代表了一家媒体的专业水平。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即便是同题新闻,新闻价值判断接近,但不同媒体,具体切入的操作方式也是迥异的,各有自己的特点水平。这是不同媒体所以能够传递信息传播文明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基础。

最近新华社关于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人的少年、学习、成长、工作和家庭的新闻报道和照片,很有新闻的民众亲和力和感染力,在微博上广为流传,特别是成为了青年学生津津乐道的日常话题和人生成长道路的政治偶像。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交化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影响越来越大,对传统媒体的挤压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小人物,行程越来越透明。仅仅指望通过给传统媒体规定指令性的报道,显然无助于树立领导人和政府的新形象,也逐渐导致传统媒体边缘化,倒不如让传统媒体释放自己的专业报道能力。之前指令性报道的后果,忽略了现代传播中不同媒体定位对相关新闻的不同需求,导致媒体对此类报道千报一面;其次是媒体被迫依赖于通稿,自采的努力让位于通稿的威权,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力;而内容同质化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公众得到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因此,除了“指令性报道”,支持和鼓励媒体有一些自主动作,能进一步界定新闻媒体的定位,释放媒体影响力。

三、改革报道路途,传播执政理念

关于领导人的新闻,在现代社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新闻内容之一。执政党和政府更是掌握了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和资源,这种权力和资源的任何变化甚至正常运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下,这种权力和资源运转充分体现在各级领导人和他们的活动里,往往通过他们的行程、会议、政策、讲话等各种方式显现出来。因此,有关领导人的行程和会议的新闻,其实也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新闻,而这需要更为有效的传播,才能更有效地传播领导人的施政理念和工作风格。

中央领导关于“看一部电影才两个小时,作报告不能长”、“唱高调连野猪都骗不了”等生动语言,为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增添了亲切感。新一届中央领导改进了作风会风文风,新闻报道如果不改变既定模式,很难把新的会风、文风、作风传播出去,这也是新闻报道践行“走转改”的核心要义。改变新闻报道形式,体现工作需要,尊重新闻价值,提升社会效果,既是贯彻《八项规定》,也是在传播和推行《八项规定》。

四、新闻报道透明,落实八项规定

对中央领导的报道,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影响至大,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的有力落实,也为地方官员们的仿效提供了样本。

有一种说法,叫做上行下效。在中央《八项规定》中,改进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对于推广其他几种规定,也举足轻重。习近平广东之行的新闻报道中,多家媒体的变化,具有突破意义。

应该看到,这种变化的影响立竿见影,领导人新风与媒体新风之间的互动,在微博上广为转发,被网友津津乐道。在改革进入新阶段后,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对于提振民众信心,营造改革氛围,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高层领导的报道,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影响至大,不仅是对《八项规定》的有力落实,也为地方官员们的仿效提供了样本。不可否认,《八项规定》推出之后,一些地方官员难免观望,同时要想从旧有的思维和作风中彻底走出来,都需要一定的压力,而中央领导的身体力行,和此次多家媒体的集中报道,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结合此次都市类媒体显示出的报道能力和传播能力,将有助于自上而下推动“新八条”的传播与落实。

五、培养新闻人才,改变报道观念

多年来的定势思维的工作习惯,中国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已经养成了写领导人的新闻报道的固定模式,从中央到地方,从照片到语言,比较刻板。信任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媒体也才能摆脱过去长期受指令性报道指挥而养成的程式化偷懒,关键在对新闻记者和新闻阅评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有关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改革若要持续,需要媒体自身的技术性改进,也需要报道方式和文风的调整,也需要政府部门对新闻定位及媒体管理理念作出较大转变,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需要开放媒体和公众对领导工作情形的关注。在指令性报道之外,要允许媒体在法律和相关部门许可的空间内,有自选的报道动作,而不是一味地依赖通稿。所以,逐步减少对新闻报道的指令性干预,信任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媒体也才能摆脱过去长期受指令性报道指挥而养成的程式化偷懒。允许媒体依据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业务素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技术上调整对领导人新闻的报道方式,不固定程式,其传播效果与过去自有霄壤之别。

在2012年十大媒体的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正能量”绝对是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2012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指出: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事实上,被列入2012年十大媒体流行语的不少词语例如“最美”“赞”,都可以被划入“正能量”一族。一个“赞”字,包涵了赞美、赞赏、赞叹、赞同、赞许等众多情绪,显示出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围观”,而开始变得爱憎分明、激浊扬清。这是媒体坚持“三贴近”和群众精练语言的体现。

改进文风和改进新闻报道,从每一篇报道、每一个栏目抓起,从采编队伍特别是年轻采编人员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此,媒体才能真正成为政府、领导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如此,领导人和政府的媒体形象才会有大的转变,这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的要求。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主流媒体理应走在社会的最前面,先说真话、先写实情,大力改进新闻文风,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大精神。

[1] 江言.改进文风从每一篇报道抓起[N] .新华日报,2012-12-27.

[2] 毛开云.改进新闻报道从改革通稿做起[N].每日新华电讯,2012-12-16.

[3]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文风,写新风[N],人民日报,2012-12-21.

[4] 姜辰蓉、陈斌华.让文字沾上露珠:中国新闻界倡行清新文风[Z].新华网,2012-12-14.

[5]中宣部:贯彻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Z].新华网,2012-12-27.

[6] 徐百柯.改文风切忌新八股[N].中国青年报,2012-12-13.

[7] 《光明日报》评论员.望闻问切:改进文风的入口[N].光明日报,2012-12-20.

猜你喜欢
通稿文风领导人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新闻通稿:写法、用法和看法
新华社通稿离“爆款”的距离只有一个好标题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优秀领导人风采展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通稿何必“通搞”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