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2013-08-15 00: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报学术期刊

王 颖

(长春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12)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由Freudenberger 于1974年最早提出,以此解释在助人行业中最易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症状。高校学报编辑因其不可避免的繁琐、重复的工作性质,职业倦怠的表现十分明显。职业倦怠使编辑对其工作、生活的自我认知产生了质疑和迷惑,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对学报编辑为何会产生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并给予解决,不仅仅对编辑本身,而且对学术期刊的整体发展都非常重要。

一、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由于工作环境、社会氛围和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倦怠的症状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十分普遍,甚至按照产生的因素和外在表现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因工作负荷过重所产生的职业倦怠(身心疲惫,精疲力竭),因工作动机变化所产生的职业倦怠(对工作现状不满,或有跳槽意向),因工作氛围疏离所产生的职业倦怠(对工作环境的不适应、不融入)等。根据编辑工作的性质,可以总结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

1.单调重复,主观能动性差

为编辑工作的流程所囿,学报编辑难以避免地要在组稿、审稿、编辑、校对等范围内进行重复性的劳动。从组稿工作起始,编辑每天至少要阅读审核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稿件,从中筛选出少数适合学术期刊的稿件以进行下一步安排审稿的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增强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编辑可能还面临着每天要向社会各界学术带头人、精英人士约稿的工作,尽管约稿对象不同,但约稿时所采取的联系方式和所要陈述的语言思想不尽相同,这也构成了编辑重复劳动的一部分。此外,为稿件安排专家复审,联系作者修改稿件或退稿,排版后进行编辑校对,编排版面等工作,这些都是不因稿件变化而变化的固定工作流程。这些流程的固定性、类似性和重复性,会给编辑带来心理上的疲倦感。

除此之外,编辑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去个性化”。这不是指在编辑工作中去掉作者的个性,而是指在编辑校对过程中,编辑必须要尊重作者,在语言文字、行文逻辑等内容表述上,如果作者的原文没有差错,编辑就不能够将个人对文字的偏好强加于作者之上。因此,难免有一些编辑认为编辑工作压抑了人的主观情感,枯燥单调、令人乏味,因此产生职业倦怠。

2.工作琐碎,成果难以量化

每个职业在社会的成果考核中,都有符合其工作性质的考量方式。比如教师的成果考核,可以从教学量(授课数量)、教生量(学生人数)、升学率、科研量(发表论文、论著,参与科研立项)、社会活动量(各级别活动获奖)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有其特殊性,能够被量化的工作成果只有其按照固定刊期出版的刊物。但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有大量难以量化的工作,如稿件的审理流程中,除了审稿意见书为可见劳动成果外,编辑如何从审稿专家库大量名单中选取适合审稿的审稿人,如何与其取得联系送审,如何针对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审稿人进行沟通,以及如何在取得审稿意见后联系作者修改并再次送审,这些工作量都是无法用具体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也不可能全部展现在外界面前,而编辑围绕部门建设和发展所进行的研究建设工作更是难以具象化。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对于不了解编辑工作的人来讲,难免有一种编辑工作很清闲、无所事事的感觉,编辑工作难以获得其他部门的认可和理解,因此产生职业倦怠也不足为奇。

3.地位较低,奖励机制薄弱

在科研体系中,包括高校及其他科研部门,学报编辑部目前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不仅仅体现在认可度上,更多地体现在奖励机制上。目前很多编辑在单位职称评定、成果审核和奖励上,无法享受与其他部门同等的权利。如一些高校规定本校编辑在本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不计入职称评定和成果审核。这或许是为了杜绝学术腐败和滥用私权,但罔顾学术质量一味拒绝认定,极大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热情,出于对发展前景的考量,编辑选择“跳槽”、“转岗”行为也在所难免。

4.缺乏理解,职业认同感差

由于社会对编辑工作的了解有限,一些外界人士常对此有一些误解,认为编辑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更有人认为编辑就是修改错别字的。因此,一些人将编辑和教师、研究员等职业区别开来,对编辑和编辑工作缺少尊重和认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作者认为编辑没有资格审稿,被退稿后对编辑十分不满甚至加以责骂,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同样进行学术科研工作,但在身份认同上与其他行业相比差异悬殊,缺少职业认同感,这也是一些编辑对本职工作心生不满、产生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有三种主要表现: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衰竭”是个体感到身心疲劳过度、缺乏工作激情等,是职业倦怠最明显的表现;“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以一种负面或极端逃避的态度去面对工作,冷漠、消极、易怒,缺乏情感投入。“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个体感到工作没有成效,缺乏成就感。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效率降低

学报编辑应具有主动性,积极、主动与外界接触交流,以此推动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促进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但与作者、审稿专家、业界同行的交流沟通这些工作比较琐碎且难以量化,导致编辑对工作效果产生质疑,进而丧失工作热情,从最初的外向型主动服务转向内向型被动服务。服务态度的转变体现在:不再主动联系行业专家投稿荐稿,消极等待作者投稿,由于稿源的不确定性,致使期刊在组稿阶段便面临稿件低质少量的窘境。在审稿过程中,由于周期较长,又涉及修改、重审等事宜,为了避免麻烦,一些编辑往往敷衍了事,对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视而不见,或直接发表作者不完善的原稿,或直接给作者退稿。另外,编辑工作需要编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技能以外的社会交往活动,一些编辑由于性格、能力等问题,无法很好完成这些活动,在对本职工作产生倦怠的情况下,更容易滋生躲避厌倦等负面情绪,导致编辑在实际工作中与作者、专家、同行冲突不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工作质量降低

职业倦怠使编辑在工作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大大减少,在心态上也更多呈现出厌倦、反感等情绪。在稿件的编辑工作中,一旦关注度有所降低,很有可能带来整本刊物编校质量的降低。编辑的编校工作不单单是文字、标点符号和格式的纠错,也包括对行文逻辑、语言成分的修正,职业倦怠引起的烦躁、焦虑、敷衍等情绪直接影响着编辑的工作质量,一个错别字、一句病句的疏漏都会引起语意的极大差误,如“无须”、“务须”两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要求编辑在编校过程中思维缜密、耐心仔细,方有可能避免这样的差错。

3.缺少长远目标

与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学报编辑也带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但随着职业倦怠情绪的来临,这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有可能随之幻灭。职业倦怠使编辑在本职工作中找不到自身价值所在,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迷茫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求上进,最终迷失在平庸的生活中。

学术期刊是展现我国学术事业发展的平台,如果这个平台的构建者在建设管理中出现懈怠的情绪,在行为上止步不前,这个平台势必会坍塌,学术期刊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因此,如何解决职业倦怠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对策

1.心理的自我调适

自身心理的偏差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想要克服职业倦怠,就要学会自我调适,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职业认同感。编辑职业认同体现了编辑对自身从事职业的认可、接受程度,也是编辑从内心深处热爱本职工作的动力所在。只有坚定地认同自己从事的职业,才肯投入热情与精力去经营、努力,才会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成长并明确自身的角色所在,才能由衷地热爱、职守于编辑工作。因此,应坚定职业认同感,培养职业信仰。(2)明确自身定位。编辑又被称为“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职业,可见其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默默奉献、服务他人,这是编辑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被人忽视的原因,也是编辑工作的伟大之处。期刊编辑应该充分认识并认可自己的服务者身份,寻求准确的自身定位,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把关人、鉴定者、辅导者和服务者。(3)调适心理情绪。由于长期强度大、重复性强的工作经验,编辑容易因为工作、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产生焦虑、烦躁、沮丧、失落、消极等情绪,并因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报编辑应该正视其面对的压力,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调整,勇于面对,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始终保持爱业、敬业、乐业的精神,保持工作兴趣的稳定和持久,延缓职业倦怠的侵入。

2.职业能力的转变

编辑工作的性质使编辑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这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诱因。因此,应促使编辑在工作中转变思路,勇于创新,主动学习,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全面发挥个人能力。创新即要求编辑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素养,在工作中集思广益,在选稿、组稿、栏目设计等方面开动脑筋,激发创造力,以此不仅激发自身的工作热情,还要借此将学报建设成独树一帜的刊物,为自身和期刊的发展谋求长远利益。学习即要求编辑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学习,对行业的动态、理论、前沿热点有充分了解,并且融会多家之所长,以此在编辑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实现劳动价值。参与则要求编辑不仅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期刊的编校上,还要在工作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对期刊的长期发展、建设等活动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将团体的发展与本职工作、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对工作的主动关注和热情必然会打败一切可能产生的倦怠情绪。

3.出版环境的改善

社会各界对编辑工作的不重视和不认可态度也是导致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一个因素。想要应对职业倦怠,不单单要从编辑角度入手,也要从社会大方向进行调适。我们呼唤社会对编辑工作的认可和重视,呼唤对编辑身份的尊重和理解,希望从心理上给予编辑一个宽阔、舒适的出版空间。同时,在政策上也要对编辑出版行业给予足够的扶持,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在学报的管理中,要给予编辑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可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管理,而对学报编辑的具体工作,如组稿、选题策划、编校等工作,应由编辑来决定,让编辑拥有充分的专业权利,通过对学报编辑专业权利的尊重,提升学报编辑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励学报编辑的职业动机。

4.奖励机制的完善

想要应对编辑的职业倦怠,还应从体制内部入手,打破以往编辑部门边缘化的现象,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满足学术期刊编辑物质和精神双层次的追求。例如在国家或省级出版部门组织的评选中加大学术期刊的评选比例,并同步设置主管单位的奖励政策,以鼓励和调动编辑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得政策倾斜,让编辑人员在事业上有追求,工作上有目标,生活上有盼头,借此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避免职业倦怠,使编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将学术期刊建设得越来越好。

[1]徐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98-99.

[2]韩芳.近年来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2013(2):58-60.

[3]郑持军,任志林.出版社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措施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5-28.

[4]庄秋.浅析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与调适[J].价值工程,2013(14):111-112.

[5]殷茵,王红帆.青年审读编辑职业倦怠与心理建设[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8-2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学报学术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