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专业班级引入“企业文化”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2013-08-15 00:45罗金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4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班级专业

罗金光

罗金光/苏州大学在读硕士,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常熟215500)。

自1949年以来,中国本科高校一直延循前苏联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管理“官僚化、权力化、等级化”现象广为社会所诟病。班级——作为本科院校管理最末端的“细胞”,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网上随便输入“班长选举黑幕”、“奖学金评选黑幕”、“发展党员黑幕”等关键词,搜索到的网页数量达几千个,更有好事者网上公开发帖声称“班长就是老师的走狗”。这些数量众多的负面报道或评论都说明了目前本科高校班级管理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本文尝试从市场化的视角,探讨本科高校班级如何以专业为依托,引入“企业文化”,推动班级管理由计划型模式向市场型模式转型,使班级真正成为能遍开“自由之花”的丰沃土壤。

一、传统本科高校班级模式概述

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在学生管理上依循的是 “学校——院系——辅导员——班级——学生个体”的层级式管理结构,为强化这种目标模式,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作用关系。班级在这一结构中属于组织环节的末端,是实施具体工作的层面,在管理上呈现出鲜明的“权威集中式”特征。

1.组织目标上:班级使命与国家、社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班级任务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对学生实施思想、行为、技能一体化、标准化的培育,班级管理的高度秩序性与平稳性特点过于突出。

2.组织结构上:科层机制管理明显。“学校——院系领导——辅导员——班级”层层负责,下级同上级缺乏对话的平等性。班委作为班级的管理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传声筒,只是单向地向下传达学校或教师的命令,而对学生的呼声却难以向上反馈,久而久之,破坏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信心。

3.组织运行上:命令式、服从式替代平等协商式。制定统一的、强制性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忽视了个别情况的具体实施,导致班级管理缺乏灵活性和柔性,管理僵化,也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4.组织文化上:过于强调整体性,忽视个体权益和声音的表达[1]。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非常注重班级整体利益和荣誉,导致有些班级在管理中由于过分强调班级利益而损害了个别学生的利益和感情,影响了学生的团结;有时为了班级的整个利益,不顾学生的个人情感,对学生做出强制性的要求。在这种长期的强制、压抑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这种“权威集中式”管理虽有助于团结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形成,但模式中封闭的权力结构、僵化的指令执行活动形式、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等,也容易导致“班干部评选”、“奖学金评选”、“发展党员”等事关学生重大利益的“黑幕”不断,使学生对班级事务低度参与甚至冷漠旁观,班级组织形式面临认同危机。“大一班级集体、大二宿舍集体、大三成双成对、大四独来独往”成为大学一种普遍现象。不但学生在校时难以管理,而且就业后很难短时间适应市场规则和企业文化,个人职业成长受到很大制约。

二、本科高校专业班级引入“企业文化”的可行性

目前专业班级引入“企业文化”的应用实践在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所谓“专业班级引入‘企业文化’”就是对班级实行公司式的经营与运作,在班级里设有总经理室、行政部、业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单证部等部门,而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均由学生担任,并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总而言之,班级里模拟“企业”,“企业”贯穿于班级。笔者认为,目前本科高校专业班级中引入“企业文化”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一)高职院校的实践已证明引进专业班级“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大“校企融合”的力度,出台了许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设立了众多的“海尔班”、“海信班”等专业订单班,并不断把企业的文化渗透其中。而也正是通过引入“企业文化”,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特色与优势不断显现。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高于本省普通本科高校。那么既然高职院校已经证明完全有优越性的东西,本科高校为什么不能借鉴呢?

(二)本科院校班级管理改革的目标同企业文化的市场精神相一致

面对当前班级管理的困境,不少本科高校设定了改革的目标:第一,在班级目标方面,从强调统一规格、整齐划一标准化培育向注重个性、注重全面发展的“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培养转变,在组织与个人目标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第二,在班级组织结构方面,从以教师、班干部为核心的稳定的行政层级结构向成员平等协作的动态分权结构转变,鼓励所有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班级建设;第三,在班级运行方式方面,从自上而下的指令发布、被动执行的集中式管理向多元的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协作的民主化建设转变,调动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在班级组织文化方面,从外在控制式、命令服从式、集体主义至上向协作治理式、协商讨论式、互助共赢式转变,以营造组织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而上述改革要求同企业文化所彰显的市场精神要求完全一致。企业文化要求:第一,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鼓励个人创造与聪明才智的发挥;第二,强调公平、公正,鼓励企业成员主动参与企业治理;第三,强调全员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第四,强调团结协作、利益协商、互利共赢。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管理的透明、公开,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入市场经济的思维与精神,这对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堡垒的“高校”而言,无疑是最具冲击力的。

三、本科高校专业班级引入“企业文化”的思路——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专业班级专业性很强,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择业方向或是技术类、或是销售类、或是市场类的工作。而大学期间班级管理引入“企业文化”非常有利于学生尽快地熟悉企业文化,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具体说明专业班级如何引入“企业文化”,改革管理模式。

(一)按照企业模式重构班级管理体制,实现“班级管理企业化”

1.改变班级“名称”。把学校当作是一个“集团公司”,各系、各专业当作是“集团公司”下属的“分公司”或“厂”(有些学校实行了学区化管理,那么每个学区就是一个“分公司”或“厂”),而班级正是其中的各个“车间”,比如1203教室就是1203号车间,每一组就是一条生产线,并把生产线以及负责人写在吊牌上,明确责任。同时把企业干部称呼用到学生干部的身上,比如班长可以称为“董事长”,副班长可以称为“总经理”,团支书可以称为“销售总监”,学习委员可以称为“营销部主任”、“营销经理”或“业务部经理”,一般学生可以称为“营销顾问”等。在一个班级里,同学关系演变成“同事关系”。在公司管理上实行自负盈亏管理,每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用自己的零花钱进行注资,成为股东,到了年终进行利润分红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再次进行入股。

这一举措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压在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肩负的使命有多艰巨,从而更加勤奋地工作和学习,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这样学校的各个部门既可以有效地联系起来,也可使各个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

2.所有重大事项都需要经过投票决策。以竞选班干部(即所谓的“董事长、总经理、销售总监、销售经理”等)为例,投票选举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通过虚拟员工大会、参观现实企业、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营造企业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筛选报名。对有意向竞聘总经理、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的学生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公开竞聘。对员工手册讲解后,有意向的经理候选人公开自己的“施政”态度或思路,由所有的职工投票选举产生。

第三阶段:选用人员。产生经理后,马上定编、定岗,发动员工和经理双向选择,然后公布各岗位名单并签订责任书,对落聘员工做好善后工作。

第四阶段:观察引领。引领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过程,发放统一的宣誓词、反思书、工资表等,通过经理座谈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案。

第五阶段:成熟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反馈、师生交流对实施过程进行初步评价,召开学生会肯定成绩、打气鼓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

(二)营造企业化的岗位环境塑造学生职业思维

通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内设厂、 厂内设校”、“订单式培养”,企业直接将实习、实训基地搬到校园,订单班以定制企业名字命名。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训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着工装、严格实施实训操作规程、管理条例、奖励条例,并系统学习《员工手册》《热忱待客》等企业文化准则、目的、方针、行为和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三)按照企业模式设立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尤其强调竞争、效率原则,因此班级管理在引入企业文化后,也要特别强调“效率”和“竞争”。比如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技术等级和技术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秀学生列为一级,中等的学生列为二级,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或是有处分的都列为三级。凡列为一级的学生基本等同于企业的正式工,列为二级的学生基本等同于企业的合同工,列为三级的学生基本等同于企业的临时工。各个级别的学生在某些“待遇”上也要有所区别,比如一级的可以直接评比各类优秀和先进,二、三级的不考虑,三级的还面临着“下岗”的可能。

(四)塑造企业文化氛围

要按照企业环境布置班级、寝室,并张贴企业标语,悬挂合作企业文化、规范、职业要求、生产规程、产品介绍、创业历程等宣传栏、展板,以及有关道德礼仪、学习求真、生活哲理、增强意志、毅力等名言警句,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进行环境熏陶,并选取学生优秀写生、创作、工艺作品上墙,渲染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职业竞争氛围。制定配套企业式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形成班级企业文化。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仿真企业活动,组织到企业参观见习活动,或聘请知名销售企业员工到班级中讲授营销文化、营销技巧,增强班级企业文化氛围。

面对本科大学生就业甚至比高职学生还难的现状,如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成为很多本科高校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本科高校在专业班级中引入“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思想、方式和方法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尽快跟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当然在引入“企业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入“企业文化”并不是照抄照搬企业的管理理念,更不是将学生完全异化为“产品”[2],而是借鉴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员工成长的要素和精神,这无疑也对新时代的本科院校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还要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但我们相信随着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本科高校的班级管理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1] 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6

[2] 罗志强.班级新概念管理四法[J].教学与管理,2002,146(1):27,28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班级专业
班级“四小怪”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