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重庆沙坪坝 401331)
人类的语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学会了一门外语,并不代表能够顺利无阻碍地与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日常的交际。因此,要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承载。另一方面,在一个人对某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不仅能够促进其语言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使得其在运用此种语言时更加得体和贴近其本土化的意义。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进行跨文化教学时,英文原声电影是进行这种跨文化教学的良好方法。学生在欣赏原声电影的过程中了解了英语文化背景,懂得了电影中反映的社会风俗人情、社会制度等等。
理论是实践的经验的总结提升,也是更好地进行实践的指导。利用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跨文化教学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时,可以借助于人的大脑分工不同、各有所长的特点,激发左右脑在英语文化学习中的活跃性,提高学习效果。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1]曾提出了极具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其核心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对开展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他强调当学习者能够理解略微超出其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时,自然语言习得就会产生。即“i+I”的输入形式,i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 I指适度超出语言者学习水平的输入。学生首先接触大量的可以理解的实际语言,通过上下文与具体的语言使用情境理解语言意思。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际运用情境的媒介。
与“输入假说”相一致的是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认为,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学习者可以学好目的语言,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效果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经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情感的摄入。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包含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三者。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时,要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的方法和途径,将更加有利于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效果。
社会风俗人情是语言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时,要注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风俗人情的传达和呈现。电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等方面最为直观和生动的展现。因此,电影作为跨文化教学的有利手段,对于传达英语母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人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优势。
通过赏析英文原声电影,学生可以了解到使用英语母语的国家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识。例如,电影Rio《里约大冒险》中,故事发生在巴西的城市里约热内卢,影片导演和制作团队在利用电影传达了诸如人与自然、环保等主题之外,还着重凸显了里约热内卢绚丽多彩的生活与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风俗人情。导演在拍摄中将整个里约热内卢的广阔美景收入摄像机镜头之中,其中包括巍峨的科尔科瓦多山、广袤的森林植被,怡人的环抱海湾、湛蓝的天空,林间小屋、海水、沙滩等等,让观众了解和认识这个多彩、刺激、个性而又神秘的城市。
嘉年华始终贯穿整个影片,极尽渲染巴西狂欢节的盛况,向观众呈现出巴西人民一年一度的狂欢盛况。从影片《里约大冒险》中,学习者可以了解到巴西狂欢节的盛况和来由,了解巴西特有的桑巴舞与桑巴音乐,知晓巴西的美食,如火焰料理、巴西烤肉、黑豆饭等。另外,在影片中,学习者可以借助主人公布鲁的眼睛,见识里约热内卢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各类动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神奇鸟类、调皮狡猾的绒猴、色彩艳丽的犀鸟、拥有穹顶般地树林与植被的裘卡森林等等。影片为学习者提供了地域风俗和社会人情的丰富背景资料。
教师在播放英文原声电影过程中,会营造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和英语文化氛围,学生们会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感受到文化的差异,自然而然地获得一些语言文化知识,真正是寓教于乐[2]。依据“输入假说”理论,英文原声电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良好方式。电影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给学习者大量的语言信息,学习者在这种特定的情境和环境氛围中得到语言和文化的熏陶,最终强化语言输入的效果。
在运用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跨文化教学时,学习者可以透过影片得出影片的导演和制作团队所持的文化价值取向等,成为了解英语文化的一个重要思路[3]。例如,《里约大冒险》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影片已经摆脱了低龄化的拟人手法,不再是单单地追求影片的喜感,而是试图走进成年观众的心中,以影片中的某些故事情节来表达当下成年人的一些价值观念。
人类进行交际的手段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非语言交际主要包括交际时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通常情况下,说话者身体的动作、表情等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表达形式。非语言行为因为说话者所处的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等等,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而这种非语言交际文化是很难通过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了解的,而英文原声电影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叙述方式、语言特点、文化风格、人际关系等都带有很深的本土色彩,学生在赏析典型的英文电影时逐渐感悟和领会[4]。因此,在利用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跨文化教学时,学生在赏析电影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了解和学习了西方文化,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例如,电影《里约大冒险》中琳达与鹦鹉布鲁之间的交际、对话,布鲁与其他鸟类之间的一些富于美国式幽默的对白,狂欢节人们的载歌载舞场景的展现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获得西方文化中的非语言的交际知识。
电影中人物的台词和对话中饱含着重要的口语学习信息,比如俚语、习惯语、歇后语等,这些都有助于学习者练成地道的口语。而在众多类型的影片中,动画片因为所用的词汇较为简单基础,句子也通俗易懂,而且人物台词、对话等发音清晰准确,所以是进行英语口语学习和口语能力提高的首选影片类型。例如,动画片电影《里约大冒险》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学习者了解英语口语用法习惯和提高口语能力的良好影片。像影片中猴子头费尔南多与鹦鹉珠儿之间有这样一组对话:Fernando(费尔南多):You two are coming with me(你们两个跟我走);Jewel(珠儿):In your little monkey dreams(去做你的猴梦吧)。学习者在观看影片中依据对话双方所处的情景,能够很好地理解这组对话的意思,而且当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学习者将会很恰当地运用[5]。学习者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以下意识地学会一些特定情境中的口语并能够灵活得体地运用,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具有震撼力的画面、音响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电影的丰富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从而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依据“情感过滤假说”,当学生对这种英文原声电影的跨文化教学方式产生巨大兴趣时,将有效地提高这种教学的效果[6]。
在运用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跨文化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视、听、说三位一体的强大功能,以其生动的视觉图像、清晰的音响效果给学习者带来语料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娱乐,让学习者在娱乐中学习。依据全脑理论,人们的左脑更擅长进行语言的习得,因此,一般来说,人们都只是采用左脑来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但是,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必须开发右脑在跨文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英文原声电影正迎合了这一需求。电影中具体生动的场景将激发人体右脑的活性,通过形象思维和想象、综合等思维活动,与人体左脑共同促进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进度与效果。
电影被人们誉为“第七种艺术”,此种艺术形式以最为直观和最为生动具象的方式向观众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英文原声电影,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实践情境,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习者在视听说三位一体的完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跨国、跨民族的文化交际,在不同民族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沟通桥梁。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朱维芳.英语电影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周维江,黄秀君.如何有效利用影视片进行外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1(1).
[4]王海燕.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5]赵婷.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对文化他者的改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6]廖燕,刘利娜.大学英语与跨文化交际[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