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 康红冬 刘国峰
(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被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企业有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它就会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赢得客户、打响品牌,终成“百年老店”;反之,企业缺乏优秀的文化,它就像一个没有个性和创业激情的人,终将在市场竞争中湮没沉沦,失去竞争力,为市场所抛弃。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集合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于一体的综合产物。现在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产、经营都需要人才,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地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业务知识、服务意识,进而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这一角度上来讲树立企业文化是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紧随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企业在转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强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推动企业的转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优势地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首先,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就必须使这些风险因素降到最低,将企业的各项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因素,通过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制约,使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都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其次,随着现在企业经营者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的不断加强,当前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就必须在这种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具有迅速适应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的各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有条不紊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企业的内部控制将企业的近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战略价值。
(一)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国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虽然国内的专家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上,具有一些共同点:都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企业就是在这种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氛围中建立的组织。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信念,它是指导企业和企业人行为的哲学。
2007年王成忠曾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意识到,企业在当今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与自身内在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有着直接关系,而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要切实贯彻经济成本原则,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力,提升企业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翁智(2010)指出员工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把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和实务发展远远滞后于西方成熟发展形态。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我国对内部控制制度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的研究、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随着企业逐渐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转向事业单位和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角度。例如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主要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从哪些方面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但是未形成一个完整且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张界新在“高校内部控制及其构建的探讨”中、何海栋在“高校内部控制及其构建”中提出高校内部控制框架包括组织规划、授权批准、预算控制、实物资产、费用支出、风险控制、审计控制七项内容。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2010年杨玉凤、王火欣、曹琼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对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普遍偏低,与很多学者所认为的披露水平相一致。
(三)国内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现状。我国近几年在研究内部控制制度时主要着重于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把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综合有关资料可以得出,现阶段理论界都是将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中来,以促进内部控制的运行。主要观点如下:2008年王棣华在 《论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文化风险管理》中指出:优秀内部控制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内部控制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为本质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矛盾冲突和失败与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关系密切;2011年 梁岩、李彦坤在《关于内控之企业文化的思考》一文中强调: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但是在两者之间进行的协调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且适应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观点出发,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目前,随着内部控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企业管理,这时我们应注意到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意控制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检查五部分构成,在这其中内部环境是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而企业文化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促进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
第一,在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注意制度约束的重要性,达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目标。在培育企业员工价值观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的规范,这种制度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在企业中价值观的建立和制度的约束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第一阶段开始设立员工共同价值观时,必须有制度的约束,倘若没有制度的约束,再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不能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当然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要时候也应当注意人文关怀。当在员工中已经树立了共同的价值取向时即达到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制度的硬性约束将逐渐降低,员工自我的软性约束将逐渐提高。在企业快速发展、稳定运行时期必将是两种制度相结合的阶段。
第二,注意两种制度的长期性、动态性。企业文化是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下建立起来的,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模式的调整,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要提高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增强企业文化长期性、动态性的建设;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建立、成长、壮大、衰退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内部控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我们应该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第三,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文化过程中,不能照搬硬套,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的企业管理层常常照搬照抄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不仅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企业文化是在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员工之间的共同价值观,每一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发展战略,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通过“人”来实现的,而在企业中“人”又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内部环境中的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可以使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一致,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使企业文化嵌入到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中,以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进而使企业发展地更好更强。
————————
1.狄为、陈英.2010.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1。
2.赵晋艳、孙培生.2008.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