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 00:51隋庆茹郝允慧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计算机考核

隋庆茹,郝允慧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计算机能力也因此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都把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具有全面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人才。

《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计算机教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对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的使用,使学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应该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中最有趣味、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课程之一。但目前却少有这种反映。究其原委,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是其主要原因。[1]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依然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长期“只听不练”、“只听不动脑”的教学状况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教学质量。[2]

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就是高校教育及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现以从教近十年来的教学体会对《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应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进行说明。

一、教材的选用

目前,关于《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有很多,但有些教材不一定适用于高校。选择教材时首先在内容上不能陈旧,要有和社会需求接轨的新知识;其次,所选用的教材一定要适用于本校学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对该课程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教材的编写。[3]无论选用哪种教材,都要求教师将教材中那些较新颖、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一点点渗透给学生,以增加课程的新鲜感和时代感。当然,这一改革也要围绕教学的基本主线来展开,基本知识不能动摇,前沿知识还要适时渗透。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都要具有接受新鲜信息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网、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取信息。教师要先于学生阅读大量资料,掌握更多的新技术,以适应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式改革

目前,高校的教学方式大多仍然采用以课堂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形式为“满堂灌”、“一人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垄断着高校讲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不满意,他们上课心不在焉,或睡觉、或发短信、或窃窃私语。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不动脑筋的学习习惯。新型教学方式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为宗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形式已悄然进入课堂,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改革。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境界。

高校通常会在第一学期为大一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这门课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并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或传统板书教学方式亦或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而多媒体课件正是集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给学生以新奇、直观、形象感,调动其主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到 Word、Excel、PowerPoint等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时,教师可以将对其窗口的任何操作都一一通过投影仪演示给大家,学生看过之后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想法。因此,从客观上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上机实验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抓好实验教学环节。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为每一部分知识设计一些相关且贴合实际的实验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实验内容变成有趣的实验过程。例如针对应用软件Excel2003的使用,教师可设计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超市货款统计分析表、学生基本信息表等一个或几个既符合教学内容又适合现实生活需要的任务,通过该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并真正地动手完成各实验内容,任课教师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加入验收环节。如理论课上,教师可利用课堂上的一点时间,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对讲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操作演示,并交流学习心得;实验课上教师布置给学生一定的任务,要求其独立完成并随机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内容的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分值,该分值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根据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法的多样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以往单凭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而且试题类型多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也不能考核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实质上,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所以,为了真正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2+3+5”的考核方式,即平时成绩占20%,上机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并明确了评分标准。

在该考核方式中既可以通过笔试考核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也可以通过上机考试考核出学生对软件的使用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创新改革内容

(一)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获取需要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应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让学生获取更多书本上没有或提及较少的知识。如在Excel中讲函数的时候,教材中提及的函数是非常有限的,而现实生活中可用的函数却很多,教师可以提出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去查询某函数的使用方法,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引进相关认证考试

当今社会是一个推崇无纸化办公的社会,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何种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网络,而在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就是办公软件Office。在《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办公软件是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的。但由于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所以他们并不认为Office这部分有多么重要,所以大学期间,教师除了可以通过上机考试验收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可通过引入相关的认证考试来检验学生对办公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让学生们了解到《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和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学生也可获取相关的证书为今后就业准备了一块厚重的敲门砖。

总之,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21世纪,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各校在办学层次、规模上各有特点,只有在不断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具体需要及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后,及时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管会生.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 39.

[2]罗卫星,王风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韩梅.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394.

[4]刘素楠,谢中梅.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2007:58 59.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计算机考核
计算机操作系统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内部考核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