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珠
(成都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笔者曾在《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5期上撰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对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思考》,时隔5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总体来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畜牧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有以下经济学背景:
中国近十年投资和出口的增速均明显出现了下滑,消费增长也十分缓慢。2012年一季度GDP为8.1%,出口增长7.6%,均创下了十年中除2009年一季度外的最低水平。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不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2011年,在国家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劣V类水质占比达13.7%,基本丧失水体功能,50%以上的湖泊(水库)出现了富营养化。水体纳污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部分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在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超标城市比例为11%。一些城市民居和办公建筑中,甲醛、苯、颗粒物、人造纳米材料等室内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夜间达标率为66.4%,低于昼间达标率23个百分点。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有不少,有关资料显示,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和毁田200万亩。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现象突出,有2.98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全国4万个乡镇、60多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境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区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
而当前的经济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其深层的原因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使用手段不科学。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更有效的资源使用手段来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力水平,才能逐步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把对环境的影响水平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将进入新的历史性转折期,公平与可持续的实现取决于改革的实质性突破。舆论普遍认为,2012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元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的工作重心。经济要转型和发展,民生要注重和提升,就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破解各种发展的难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时提出,能积极促进中国的经济转型,真正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水平。
纵观人类发展理念的演变,大致先后经历了现代化理论的单纯经济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发展观对如何实现发展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它们要么只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要么只关注人和人的关系,始终无法正确解决自然观和社会观的辩证关系。因此,现实的后果是人和自然、人和人关系的不断恶化。作为新型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置于人和人关系的基础上予以考察,实现了发展观的根本变革和转换,标志着发展理念、发展境界的根本提升和重大理论创新。
从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主要流派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西方,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即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生态文明理论。生态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分歧和对立,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把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归结为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变革,即是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问题。它们这种观点对于人类反思自己的实践后果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拘泥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而脱离生产方式和制度维度谈论生态问题的根源及其出路,最终无法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途径。尽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生态学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坚持从生态价值观、生产方式和制度批判的统一来找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由于时代主题的限制,生态文明问题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论述。但是,他们关于人和自然、人和人关系的论述,为我们当前思考生态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置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维视角的基础上予以解决,找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之路。这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且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协调这一核心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不断推进,互动发展。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2005年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十六大以后,我国就着手进行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的建设实践,批准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等五省在内的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2007年12月,国家在中部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可见,无论从当代生态文明理论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看,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既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换,也意味着生态文明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
发展是文明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不断否定过去和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是现代人应有的自觉意识。生态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既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又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文明的构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样,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构建的支持,只有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才能使生态环境这一发展要素承载更多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发展目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加速社会财富的生产,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学内涵。
生态是自然概念,经济是人文、社会概念。从经济理论的演绎发展讲,所谓“生态经济”,可解释为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经济形态。它代表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是对经济的一种新的理解:其一,经济是人的存在方式;其二,经济不是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具有丰富规定性的现实存在。生态经济具有人本性、整体性、持续性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的生态发展,同样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经济发展一定是生态的、绿色的和可持续的。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若离开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中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与生态经济相关的提法或概念,比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经济等,理清它们的涵义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生态经济”的理解。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发展绿色经济、生产绿色产品、鼓励绿色消费、开展绿色贸易等,其实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总体上都是绿色经济,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低碳经济是从节能减排特别是CO2的控制与减排的角度提出来的;环境经济主要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末端治理;而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经济而言的,其本质也是一种生态经济。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脉相承和协调统一的。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所形成的一整套比较成熟的原则、思路和操作方法也基本上适用于生态经济。换句话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其系统理论涵盖和超过了环境经济研究的范畴。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集中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解决碳的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而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正是循环经济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和进一步深化。
十八大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又称为绿色产品,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目前国际上也没有使用“生态产品”这个概念,但有“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产品和服务”两个相关概念,强调人类在享用生态系统服务时,要像享受市场上提供的其他服务一样支付费用,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兼顾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党的十八大使用这个概念的语境,可以认为生态产品是满足人类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各种产品中那些与自然生态要素或生态系统有比较直接关系的产品。例如,能提供或生产清洁的水和空气的产品、能满足健康生活要求的食品、有利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等。生态产品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其形态比较灵活,可以是自然生长物,也可以是工业制成品。如果过去所说的产品偏重于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话,那么,生态产品比较偏重于满足健康和生命的需要。
从产品的角度来理解生态,其实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为人服务,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这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理解更全面、更平衡。但就生态产品的生产而言,需要依托自然生态系统来进行,比如,砍伐一棵树做成家具,在生产了物质产品乃至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这棵树失去了释放氧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爽悦心情等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那么如何在生态产品、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中权衡取舍,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逐步减弱,反映在社会所享受到的生态产品总量减少,改善生态和环境的成本上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仍是发展的“短板”。但可喜的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已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企业的自主行动。“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以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6%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 下降到 0.59。
那么,如何利用十八大带来的发展契机,提供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优质生态产品,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一点建议。
生态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一个特点是它们比较适合于集体制造和公共享用。例如,如果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了,那么大家都一起享受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生态产品适合由政府来制造和提供。换句话说,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1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目前“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然生态环境质量被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那么提供生态产品就应该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那么地方政府在实践过程中,就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把生态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作为考评经济发展速度和成效的最基本要求。
1.从立法上提供根本保障。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并制订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还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2.从宏观上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理念,顺应时代、顺应潮流、顺应国际要求的方法,树立生态文明示范典型,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节能汽车、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安全汽车的亮相及其相关补贴扶持政策的纷纷出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是对汽车产业“生态文明范式”的有益探索。
3.从制度上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评体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估机制、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下大力量抓好循环经济。目标是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法治化。
此外,从道德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同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避免盲目追求高消费给有限的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1]韦晓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经济学背景分析[J].社科纵横,2008,(6).
[2]钟志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5).
[3]杨名.在经济发展的视域中探析生态文明及其建设途径[J].理论界,2008,(12).
[4]崔治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发展,2008,(7).
[5]薛冰.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