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以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例

2013-08-15 00:49:10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院校

边 昊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1131)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我国现有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来看,技能型旅游人才的数量呈增加的发展趋势[1]。但是从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从校企合作的层面出发,对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从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来看,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以现有的旅游人才需求作为基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并进而培养出符合旅游业需求的旅游技能型人才[2]。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通过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共同参与,以旅游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的有效结合,来实现对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从现有的院校与企业在旅游技能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缺乏制度上的保障。校企合作本身由于受合作机制不健全的影响,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两者的合作主要表现在解决学生的短期实习问题[3]。校企合作本身在法律保障机制以及合作环节上都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本身缺少必要的基础,院校、企业以及学生三者之间无法形成互动的发展模式,进而对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无法实现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企业积极性不强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其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在校企合作中,如果企业没有从该类人才培养模式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就会有着较低的参与性。从现有的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情况来看,由于一些院校在旅游专业的设置方面和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企业与院校合作中学生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所设置岗位的需求,甚至有的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纪律方面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较低的积极性。

(三)学校中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

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发挥,与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以及实践指导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为校企合作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应掌握旅游业的市场需求,能够将旅游业的专业知识讲授给学生[4]。而现有的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校企合作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四)学生方面的问题

旅游行业本身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如国庆、春节前后等等都是旅游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比较大的时期。而学校本身由于受对学生教学安排的限制,无法按照旅游企业的需求来安排学生。尤其是在公共假期或者寒暑假,学生自身对校企合作所提供的实习机会的参与性都较低,院校自身又无法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安排。加之旅游企业自身的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薪水少的情况,学生积极性较低。

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策略

结合以上我国的校企合作在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健全校企合作的制度基础

从现有的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从立法的层面上健全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基础。从法律的层面为校企合作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如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来完善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进而依法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来促进办法的制定与完善,来确保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的不断深入,提高对合作各个环节的制度保障力度[5]。通过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基础,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配合。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政府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等方面完善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补偿制度。政府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税费减免以及资金补贴等方面进行补偿,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部门以本区域内的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文件的方式,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规范校企合作的行为。

(三)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对教师的培训与教师自我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旅游专业的教师除了关注理论教学外,还应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关注现有市场需求下企业对旅游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师应针对旅游市场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和企业共同开发教材或者协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等诸多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同时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6]。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院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真正实现双方的共赢。

(四)建立对学生的动态管理

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校企全程参与,对学生动态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实习基地为基础的校企双方合作平台,以实践来提高对旅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院校的科研工作来推动企业管理经营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动态管理中,通过设定阶梯递进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出学生成长的岗位阶梯,以旅游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基础确定出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并进而确定学生的培养方案。通过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技能提高等方式的运用,来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益。结合对学生的动态管理改革现有的评价方式,利用评价体系引领校企合作,实现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1] 时静.探索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校企深度合作[J].华章,2011(26).

[2] 艾静超.就业导向下的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

[3] 严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四阶段整合模式”培养创业型旅游人才探析[J].文教资料,2012(10).

[4] 吴悦芳.基于EEP-AH路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高职旅游教育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5] 王艳霞,谭秀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0(7).

[6] 申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可行性探索——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论坛,2011(12).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院校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6
校企合作五反思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