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蓉
(合肥师范学院 外语系,安徽 合肥 23003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外来语大量涌入我国,通过新闻传媒传播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9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英语外来语的渗透更加深入。除传统的形式外,还增加了大量的新形式。主要有:字母加汉字形式,如“T台”、“A股”;字母加数字形式,如“F4”、“U17”、“3D”;英文缩写词,如“WTO”、“MBA”;英 文 原 形 词,如 “Internet”、“flash”。英语外来语一词多译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如“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Internet”,“伊妹儿、电子邮件、E-mail”等。这一时期,随手拿起一份报刊,都可以见到或多或少的英语外来语。[1]
进入21世纪,随着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的火爆播出,其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PK”(来源于英语,为“Player Killing”的缩写,意为两人对决)一词在大众传媒上频频出现。截至当年的9月下旬,“PK”一词在《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上分别出现37次和45次。[2]随着英语外来语的大量使用,全国范围内的新闻媒体掀起了一股狂热运用英语外来语的浪潮,且出现了滥用的趋势。
针对此种情况,2010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通知,要求非外语频道在口播新闻、采访和影视记录字幕中,不要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央视体育节目中的“NBA”、“CBA”这类英文名称开始改成“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等中文全称。其他电视台也同样如此。对于这些改变,腾讯网曾展开调查,其中有62.32%的被调查者对国家广电总局的这项通知持反对态度,认为此改变影响沟通效率,完全没有必要。[3]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受众认为,当代新闻传媒中英语外来语出现滥用化,需要规范。如何理性取舍英语外来语,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媒业界面临的一大课题。
随着英语外来语的传入,现代汉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从而也使当代新闻传媒语言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新闻标题对于新闻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让新闻标题更能吸引读者,新闻编辑、记者们往往挖空心思在标题上做文章。于是,在新闻标题中巧借英语外来语尤其是外来原形词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就成了编辑、记者的有效手段。如“赔钱不是INTERNET”、“欧洲杯GOOD OR BAD”、“中产们的 Happy人生”、“Lady到底要不要First”等标题,就使用了英文原形词,其目的就是吸引读者,因为读者在读不懂新闻标题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受好奇心的驱使,去阅读全文。
中西方全方位的跨文化交流为英语外来语进入汉语大开了方便之门。随着英语外来语的不断涌入,当代新闻传媒词汇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生动。下面是近年来新闻传媒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英语外来语:原文词,如,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UFO(不明飞行物)、WTO(世界贸易组织)、flash(一种集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音译词,如,比基尼(bikini)、马拉松(Marathon)、高尔夫(golf)、蒙太奇(montage)、歇斯底里(hysteria)、声纳(sonar);意译词,如,超市(supermarket)、热线(hot line)、绿卡(green card)、软着陆(soft landing)、贸易战(trade war);音意兼译词,如,俱乐部(club)、托福(TOEFL)、奔驰(Benz)、黑客(hacker)、迷你裙(miniskirt)等。
当代新闻传媒在使用英语外来语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呈“全洋式”。比如,CT是英语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这样处理的词语显得简单、易记,简洁、活泼;又如 BP机、IC卡、E-mail、DVD 等,这样的英语外来语使当代新闻传媒的词汇不仅简洁、活泼,而且传达出了一种异域风情和时尚气息。
新闻传媒要报道与国外有关的新闻事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言上的差距。[4]大量的英语外来语在汉语中找不到能互相对应的词,且难以进行音译或意译,新闻传媒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得不采用原形词。例如:“Windows Me”是微软公司针对家庭计算机推出的一个操作系统,这个英文原形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对译,因此就只好直接“拿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原形词不仅不会影响新闻传媒的传播功能,反而能更准确地表达原词的意思。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英语外来语在某种情况下对填补当代新闻传媒的词语空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语外来语的吸收和引进对于当代新闻传媒的进步、发展和繁荣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滥用英语外来语的现象,这给当代新闻传媒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据调查,当代新闻传媒的受众绝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接触英语单词,对专业性很强的英语外来语更是知之甚少。当代新闻传媒如果过度使用英语外来语,势必造成绝大多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模糊理解。例如,“为B们提供一个to”、“E时代的C核心”、“卖弄风骚的OL”,等等,简直让人不知所云。这种将本民族语言随意地转写成某外国语的音译形式,或者在文中直接夹杂多数人看不懂的外文单词的做法,对当代新闻传媒信息传播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英语外来语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不规范使用,会影响新闻传媒语言文字的独立性,尤其是对有的英语外来语不加翻译就直接将其嵌入中文进行“拼盘”,弄成中外语言的大杂烩。如:
(1)用人单位……择人的条件往往是“男生优先”,这里不会出现“Lady First”!(《经济导报》2002年5月13日)
(2)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信息只有“News”(新闻),除此之外就是“Nothing”(什么也没有)。(《人民日报》2000年8月27日)
这种在新闻报道中直接使用英文原形词或在英文原形词后面加注相应的汉语词的做法,对当代新闻传媒语言文字的独立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代新闻传媒不规范使用英语外来语,有可能引起误解。例如,有的媒体利用英语字母生造词汇,如“M化”、“C核心”,其分别借用了 mobile(移动)和consumer(消费者)两个英文单词,分别指“移动通信化”和“以消费者为核心”,这纯属生造外来语,语义模糊。此类现象在商业领域很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误解,甚至有可能引起纠纷。
[1]廖礼平.浅析当代新闻传媒英语外来语泛滥的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张荷香.如何运用、处理新词汇[J].中国记者,2010(7).
[3]徐华.新闻语言中外来语的滥用与规范[J].新闻爱好者,2011(4).
[4]蓝杨.浅谈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