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芳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思政部,四川 成都 611745)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求是激励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只有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合理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主体参与式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是要满足师生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是人能够生存下去的根本所在。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转而追求更高一级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对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学习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校方要加强学校治安管理,努力构建一个平安、和谐、有序的校园学习环境,保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应对学生加强安全观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处理应对一些突发紧急事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开设。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大一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好,尤其是工科和艺术类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等问题,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现象,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高低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流学习经验,也有助于消除学生的不适应感,使其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于极个别因为学习产生恐惧、焦虑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及时引导他们理性、正确地看待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不适应,失去信心,消极懈怠,旷课逃课,对此,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上课的规章制度或者制定一些专门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适用规范,多重措施并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提高出勤率和教学效果。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关于校园安全和防盗防骗的内容,向学生渗透安全意识,让学生重新审视安全问题。[2]
社会需求又叫归属与爱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每个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如果缺乏身边人尤其是老师的关怀和理解,如果他们的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并进而影响到其精神面貌,导致其较高的旷课率或情绪低落,以致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塑造学生灵魂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寓爱于教,以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了讲授书本理论知识之外,教师还应该联系现实社会和校园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国事、家事、身边事,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结合书本知识,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可以讲授身边的一些事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可以结合高校的典型故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教会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课堂活动,比如辩论、讨论、演讲等等,为学生提供彼此交往和了解的机会,或者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活动,这样也有助于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勤于和善于观察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其帮助和相关疏导,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促使学习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尊重需求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是其基本的满足就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之一,理所当然应该全面高效地参与教学过程,而学生的参与机会和参与程度,很多时候还有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更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产生共鸣,并全身心地参与投入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90后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唤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创设并亲自参与体验的过程,既能满足学生低层次的安全需要,更能满足他们较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堂课能否成功,不仅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浓厚兴趣能不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必须精选教学方法,可以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实例作为情境导入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安排学生围绕某一中心论点展开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平等的角色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并将讨论的问题上升到德育的高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合理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表扬与批评并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用,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衍生性需求。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只有前面四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是一种完善性、成长性的需求。大学生如果缺乏自我实现需求,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被空虚感所笼罩,就会缺乏生活的热情。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各高校结合教学计划,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几乎都开设了实践课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实践教学必须要有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其次,每年还必须定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了解世情、国情、社情,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另外,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应该给学生灌输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理念,开辟更多的创业实践基地。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发展潜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实践平台,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
[1] 高洋.运用需求层次理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刑利伟.需求层次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