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鹿鹿 李淑华
(吉林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部,吉林 四平136000)
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思考社会发展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经济与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色经济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特色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优质部分,是以特色要素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能使资源、科技和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吸引,使优势要素得到放大和扩大,并进而体现区域特色的经济。”[1]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封闭,其自然环境破坏程度较小,但作为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同样要跟随发展的步伐。在发展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坏境及对生态文化的影响就成了一个重要议题。因此,探索出经济发展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在经济实践活动中扬长避短,才能协调好发展特色经济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关系。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保留着先辈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禁忌,其中皆蕴涵着浓郁的生态文化意识。“各民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不仅积累了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传统知识,也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生物与非生物建立了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关系以多种形式体现,既在族群中建立了相应的、与自然界和谐生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又在其宗教信仰、技术实践和规章制度中得到具体反映。”[2]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盛发展,带动了整个东北地区的产业开发和特色经济。现代工业文明以城市化、城乡一体为先锋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包括少数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生态文化意识,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工业文明中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经济形态中那样广泛,这不仅因为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界限,而且因为传统生态文化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也在资源开发中发生变迁。这时就需要传统生态文化向以和谐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推动力、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生态文化转变。满族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以农耕、渔猎作为主要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特色经济模式的推行,满族聚居区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自1995年12月被列入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行列起,发挥了山区林业优势,开发了食用菌、山野菜、中药材等特色林下产品,其崭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成为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典范。“五年来,全县造林32.4万亩,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了90%和87%。……依托林业资源,加快了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出木质工艺品、玩具等产品,……利用木材加工的废料,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全县建成了6个香菇生产基地,30多个香菇保鲜加工厂。”[3]作为满族自治县的新宾从传统的农耕经济转变为优势利用的现代经济模式,按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运行方针促进了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为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索取资源时,不再只是考虑自身的需要而无度攫取,而是要具有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环保意识;不再只是资源的夺取者,还要做保护自然和谐的调节者,形成对自然资源利用适度性的思想观念,才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生态文化打破了传统生态文化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壁垒,对整个中华民族环保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处于和尚未处于资源开发的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因此,大体说来,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可以解析为三个层面,即观念(意识、思想)层面、制度(体制、习俗)层面和物质层面。
观念层面的生态文化,即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思考和经验性感知,在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和口头诗歌中都有体现。东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都信奉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山川树木、江河湖海、日月星辰都由神灵主宰,对自然万物的不敬会招致神灵的惩戒,这就使信奉者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而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原本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变成敞开式的经济发展平台,在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的同时,应将这种蕴涵生态文化观念的人文资源也作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如关于人与自然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传说、世代相传的诗歌谚语、以图腾崇拜来保护自然物种的宗教信仰等。“赫哲族中的阿克坚克氏族自称是虎的后代,其他氏族无意中打死了虎,就得拿着赎罪供物到阿克坚克氏族居住的村子去举行赎罪仪式。”[4]尽管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对约束人们的行为、避免物种的迅速灭绝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仅靠形而上的主观判断和传统的经验之谈来保护自然是缺少科学依据的。所以应使这种传统的生态观与现代的生态学相结合,运用科学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措施,才能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生态规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不仅开发了当地的经济潜力、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引入了全新的生态保护思想和科学理论,对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和不断完善观念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即少数民族族内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宗教礼法、风俗习惯、村规民约。东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还保持着“去打柴却不带斧头,而擎着顶端有钩子的长竿,用长竿上的钩子折树上的干枝,他们以干枝、风倒木、水漂木做燃料,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砍伐树木的”[4]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千百年的风俗习惯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一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逐渐汉化,这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习俗的传承,使少数民族的新生代面临信仰危机和生态观的传承危机。然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就能够扭转这种危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将只在族内举行的祭山祭海的古老仪式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对外展示,既传播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又加深了少数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发展特色经济对东北少数民族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是观念和制度层面生态文化的载体和反映,分为采集型生态文化、农耕型生态文化和游牧型生态文化。东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态文化类型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赫哲族世代生活在松花江沿岸,这决定了他们以渔业为主、采集为辅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捕鱼季节会用大网眼儿的渔网捕河中的大鱼,而把小鱼保留下来继续生长,这就是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蒙古族就是以在草原上放牧为生的游牧型生态文化,“没有草场就没有畜牧,没有畜牧就没有吃喝。”从一些谚语中就可以看出蒙古族对草原深深的依恋和热爱,所以他们会用自己民族的方式来对草原植被和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当一个民族聚居区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所需时,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来适应人们对较高生活水平的要求,那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恰好可以实现这一转变。以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型经济生产模式为手段,发挥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调动少数民族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并参与到经济生产之中,是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基调。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可以把原本从事传统生产方式的人力资源转移到新型生产方式,而且,科学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抑制传统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发展特色经济以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为依托,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以开发特色经济为发展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直接表现。
特色经济的发展着实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转移了部分剩余劳动力,还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的转变和生态文化的多维建设。但是,特色经济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深刻剖析特色经济这把双刃剑的两面性及如何尽力遏制这些负面影响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值得深思的议题。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是人们生活提高的必要保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5](P225)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可以视为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也是社会经济规模的大范围扩张。如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当地生态平衡,那势必会破坏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导致如森林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稀有物种加速灭绝、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危机。同时,由于工业文明的大幅扩展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对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产生了挤压,这使少数民族原著居民感到了巨大的生活压迫感,不得不参与到城市化建设之中,失去了原来的生存空间。面对由人为过度开采和气候恶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人们应当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对被破坏区域采取补救措施,对尚未被破坏的区域采取保护措施。应尽力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生态适应力,逐步引进现代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合理成分,适度开采自然资源并合理利用,以既开发又保护为主旨,给生态系统一个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的时机,才能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产模式。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伴随外来商业资本和经营模式而来的还有现代工业社会所衍生出的现代文化思潮和思想观念,这必然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和生态观产生冲击。东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是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时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方法,当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增强、高度依赖自然供给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新兴工业生产方式转变时,以及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和对高收益、高回报的渴求,使得少数民族原本纯朴的民俗民风变得不再纯粹,原本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的生态意识被以透支自然资源、赚取个人利益的拜金意识所取代。外来人口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影响着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原著人口构成,进而影响原著居民的生态基础和生态意识。“鄂伦春族很早就生息繁衍在兴安岭的林海雪原,并长期与其他民族相对隔绝。鄂伦春自治旗在1951年建旗时,鄂伦春族人口占99﹪以上,而50年后的今天,该旗的鄂伦春族人口比例下降至不足0.01%,几乎被其他民族人口淹没。”[6](P82)外来人口迁移和定居的过程也就是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逐渐被改变的过程,这直接导致生存地域缩小、狩猎资源减少的后果,鄂伦春族的狩猎型民族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东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意识的淡化必然会影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会因为生存空间的缩小和改变而对传统的生态文化产生质疑,甚至会影响到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东北少数民族在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生态文化危机和民族文化危机时,应当建立以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观为核心的现代生态文化观,吸取外来文化类型中的积极因素、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将现代科学环保观念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协调功能。
特色经济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自然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开发来带动第三产业及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民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特色经济对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经济发展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后,生态文化意识形态也必然要发生转变,变成与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生态文化。并且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等多维角度来引导生态文化建设,对传统既继承又超越,使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得到科学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同时,特色经济对生态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如果对自然资源无限度地开发就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致使资源枯竭、生态恶化,而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会受到冲击。因此,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态和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及资源类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类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新型生态文化,建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动态平衡的有机结合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1]阎恒.论特色经济[J].中州学刊,2001,(5).
[2]吴丽娟.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变迁中体系危机与维度转换[J].满族研究,2011,(1).
[3]祝健平.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今日国土,2002,(7).
[4]安颖.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J].学术交流,2011,(2).
[5]程玲俐,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6]王俊敏,乌力吉.商品交换及其生态经济限制——鄂伦春族发展问题的生态—经济人类学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