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2013-08-15 00:44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王亚南
电子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思政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王亚南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将直接影响到校园工作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最终成效。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充分做好就业准备。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关系

1.思政教育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联系

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来看,其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通过大学专业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教育环节的塑造,他们基本上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就业观,心理素质基本趋于成熟,情感趋于基本稳定,有强烈的渴望成才的意识,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认知、分析、辨别能力。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还有大学扩招随之带来的教育资源紧缺、教育结构分配不均等问题,使得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思想上、行为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2.大学生就业观念、心理偏差对思政教育的挑战

纵观大学生就业难,除了高校扩招、专业设置等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心态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就业观念错位。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在选择职业上首选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选择到生产性企业的比例则相当低;在选择地点上把理想的单位选择在大中城市,不愿去县城、乡镇;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不愿去中西部城市。有的宁愿留在这些大中城市,成为“漂流一族”。二是就业道德缺失。其中最突出的是诚信问题,一些学生编造虚假自荐材料,如伪造各类等级证书,涂改成绩虚构荣誉,拔高自己的专长。还有的学生与一个用人单位签约后不久,见又有更好的用人单位,就随便与前一家用人单位毁约,个别的甚至上午签约,下午就毁约。三是就业心理脆弱。有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等方面的缺乏或不足,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不敢参与市场竞争;有些则经常埋怨自己“无钱无权无关系”,不是主动地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还有的则过度依赖父母和家庭。

3.彼此相互关系需要的必要性

以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成功实践为考量,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就业指导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运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不应该相互脱离或相互取代。思政教育是就业指导的中心内容,无论是就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就业观念的树立,还是就业技巧的培训、就业信息的服务,都离不开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既是就业指导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就业指导实现的途径之一。同时,就业指导应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指明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围绕就业指导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避免理论上的空洞说教,使学生目标明确、乐于接受。

二、构建思政教育推进就业的内容体系

1.组建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党委应当负责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将师资队伍的培养目标、人员构成纳入到学生的总体工作计划中。就业指导队伍应当体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并且吸收社会各界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应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和社会专家等。要想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就应当先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应当重视对就业指导队伍的定期培训,使师资队伍不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还应拥有较强的政治素质。

2.加强就业指导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的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思想引领的排头兵、践行者。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就需要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各类建设人才。在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繁荣地区发展,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全体学生的共性,又要顾及到部分同学的特殊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

3.立足实践,理性结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

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促进招生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就业桥梁的检车。引导大学生成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必须创造机会提供条件让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思想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健康完善的心理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高校应当长期坚持的将学生文化知识技术付诸行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这样不仅能够深化自身所学专业,得到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工作的了解,以及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为以后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的价值观教育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阶段,有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德育教育外,还需加强自我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前提是认清自我,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懂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自主的调节自身行为,扬长避短,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达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当学会自我调适心理。人生路难免坎坷,大学生在成长中要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能理性思考问题;能在有难以克服的难题时向同学朋友、家长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咨询,以疏导心理,勇往直前地去攻克难关。

5.开展职业道德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诚信就业

在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中,要注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推进、毕业实习等环节,让毕业生认识到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规则和要求,培养其敬业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诚信就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讲授社会经济生活中关于诚信的案例,强化毕业生公平竞争、诚信就业的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法制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不仅要进行一般的法律知识教育,还应着重加强《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与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让毕业生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

6.借助社会实践,搭建锻炼平台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优势,更好地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方向和目标,还可以了解社会职业信息,如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等,这些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也十分重要。要为大学生创造各种条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集中组队和分散返乡为主要形式而组织开展。尤其要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会求职的广阔舞台,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搭建到基层、到西部成就事业的桥梁。

总之,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扩增,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主战地,应当充分认清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增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此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择业、就业。

[1]赖晓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之探索[J].高教论坛,2012(6).

[2]汪玲,朱文星.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传承,2012(1).

[3]廖剑生.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赤峰学院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