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3-08-15 00:47姜长有王晓林苍小辉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统计图直观课件

姜长有,王晓林,苍小辉

(普兰店市八一希望小学,辽宁 普兰店116200)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班班通”工程的推广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进入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抽象知识直观化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而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容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教师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可恰当利用多媒体信息丰富、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将比较抽象的知识给以直观的显示,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相遇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学会分析“相遇求时间”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掌握用方程和算式解决“相遇求时间”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中教师可运用课件辅助教学,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线路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把线路图转化为线段图,运用动画演示,让学生正确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并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进而列出关系式,最后利用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掌握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讲清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模糊和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有的教师会觉得得不偿失。但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把一些模糊和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若只依靠课本上少量的静态图片来理解是绝对不够的,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很广,几乎涵盖了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方方面面,甚至扩展到了广阔的宇宙空间。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其中有对称图形,也有非对称图形,如动物、建筑物、艺术品、图标等,涉及生物、天文、物理等许多学科。教师把下载的图片制成教学课件,标注上对称轴,结合定义,给学生讲解“对称”“非对称”图形的知识,这样将学生原本较为抽象的“对称图形”的模糊认识与图片的对称图形产生联系,学生在模糊的知识结构之上重新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深化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三、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成功的数学课应是重点内容突出,难点问题巧妙突破,重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参与。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这节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可以这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先让学生分别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看有何发现。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重叠、旋转、平移,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不仅呈现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形成的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也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帮助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数学知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它可以将教学内容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从而抽象和概括难以理解的规律、性质、公式等。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统计的教学中,为了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教师可以在例题之后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些统计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对三种统计图会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比概括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在这里,信息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但通过观察、比较,也能够对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如果使用时机不当却会适得其反,关键要做到合理和适度。目前一些数学课堂有信息技术应用过度的现象,似乎没有多媒体课件教师就不知如何上课了。事实上,信息技术并不是每堂课必需的教学手段,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到何种程度应根据课程的内容而定。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两周后的接受率,如果单凭听讲只能保留5%,利用声音和图片刺激可以保留20%,通过教师示范和演示可以保留30%,而通过实际演练可以保留75%。这说明,使用信息技术虽然比较直观形象,但是它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信息技术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把握好时机,合理适当地使用。即当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解决时,当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最优效果时,当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其他方法进行补充时,运用信息技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确实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合理整合,科学有效地发挥其优势,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统计图直观课件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