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俐华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江西 上饶 333400)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最要紧的是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做到“惜时如金”,不断地“向45分钟要效益”。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有“有意”和“无意”两种,绝大部分教师的时间浪费是“无意”的。试就课堂时间的节约谈点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有的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对作者朱自清的解释,从他189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到1912年入中学、1916年入北大预科等个人的经历讲了10分钟,进而讲到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的赞扬、讲到朱自清的作品可以分为三大类等,总共用了28分钟之多。这样讲,学生虽然对朱自清的了解颇为详细,对作品背景的了解也颇为深刻,但是,课堂时间占用过多,挤占了本应属于课文分析的时间,容易造成后续课时“赶进度”的局面。应当说,它是一个失策的解题,从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角度看,有“画蛇添足”之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防止“战术上胜利、战略上的失败”。高中生一般很难看出教师“战略上”的失策,教师必须自身严把“战略关”,从总体上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鲁迅的《呐喊自序》,从思想意义上讲,是要分析“作者呐喊什么,他为什么呐喊,他在怎样的环境中呐喊”;从写作技巧上讲,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并掌握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度地侧重课文的政治色彩而忽视了对课文写作技巧的介绍和分析,将语文课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二是过度地介绍《呐喊》中的具体小说篇章,对《呐喊》中的14篇现代小说进行过多的叙述,从而对《呐喊》全集用力过多而挤占了对“自序”本身的深刻分析和阐述的时间。显然,材料取舍失当,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偏斜,浪费教师宝贵的课堂“精讲”时间。从教学规律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古训,在高中课堂教学上显得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师生互动不能过分地强调学生单方面的活动,不能把老师的“演讲台”单纯地转变为学生自由放任的“展示台”。例如,一篇长文,要求学生反复轮流朗读,甚至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走到讲台上来面对全班同学朗读。这样做,势必导致学生交叉上下讲台对课堂时间的浪费,时间上的间隔也使学生对课文失去了整体一致的了解。又如,课堂上对学生提问次数过多,对不带普遍性的个别学生的疑问解释时间过长,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也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所谓“精讲多练”,要把握好分寸,区分好不同的课文。教师的“讲”,必须充分、透彻;学生的“练”,应当切中要害,练出成效,练出基本功。
此外,课堂教学时间浪费的表现还有其他很多形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2009年以来,“努力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一观念,在全国中学教师中几乎成为了共同的看法。但是,如何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各人的做法也大相径庭。有的教师单纯地将课堂上的学生自习作为“学生主体”的最主要表现,也有的教师将学生们的互相探讨解决问题作为“学生主体”的重要措施。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基础不一、个性迥异、情感不同等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主体”的错误理解。其实,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教师“教”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的“学”,学生“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教”,“学生主体”正是学校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用“主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生也必须用主人翁的身份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有消化、有理解的“学”。[1]这样做,“学生主体”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否则,就会“劳民伤财”,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然要对课文的作者做一介绍,对文章的时代背景做一些分析。例如,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一般都会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做一人物介绍,并且在讲授课文中必然要涉及到马克思一生有“两个重大发现”等问题。但是,如果教师将课文的思想性讲授时间过长,势必影响和干扰“语文主体”的地位。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应该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语文能力的发展,是“语文主体”的集中体现。教师讲解完一篇课文,最主要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篇课文的文法和语法知识,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写作之中,能够品味到文章遣词造句的妙处,悟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崇高思想境界。高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讲出课文的弦外之音”等教学方法,就无法坚守“语文本体”的应有地位。偏离“教学主体”的任何“思路”都会引发教师走浪费时间的“弯路”。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在高中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或者“程序”,让学生参与进来,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提高效果的目的。如此,说、唱、辩、演、画等形式就不可避免地以“细节”的身份进入高中课堂,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课堂上,任何“欠考虑”的“案例”,都必然要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例如:课件太注重外观上的“装饰”,会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涵盖的教学内容,只注意图像中的“小玩意”、“图乐趣”。再如:一个讨论题目过于简单,会使学生感到“无讨论价值”;一个讨论题一旦是社会热点话题,又可能会导致课堂人声鼎沸,纪律约束难于到位,学生无法静心读书与思考。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课堂时间的浪费。[2]
课前备课,重在“备”字,一定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时间”四者的有机统一。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教材和教法的准备非常充分,可谓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教案也写得“入木三分”,令人钦佩。然而,他们却往往忽视了“备学生、备时间”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备学生”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基础。高中一般为50人左右一班,他们的基本知识总体上大致平衡,但毕竟不是整齐划一,一定要充分掌握学生中的知识差异,尽量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一般而言,学生最不愿意听的,是老师重复他们已知的知识,最容易接受的,是他们能知而又未知的知识。二是学生的接受能力。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讲课,学生似懂非懂,有“腾云驾雾”之感,不能真正扎实地掌握知识;落后于学生接受能力的讲课,学生有“炒现饭”之嫌,容易出现“心不在焉”的现象,也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两种情况都是对课堂讲课时间的浪费。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讲学生想听的,教学生能懂的”。“备时间”要注意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授课时间由教师掌握,“各项内容的话语可多可少”,从而不设计每部分知识点的具体讲授时间;二是认为语文课时弹性大,“不够可以加课时,多了可以搞自习”。两种误区都不能正确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难已收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效果。[3]
课堂教学时间是否严谨合理,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环节。体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安排“严谨”的标志,是是否围绕了“语文本体”安排教学时间。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教师的课堂讲授(约两课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文章结构的明晰性和逻辑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深刻性”而展开。只有紧紧抓住这根主线进行讲解,才能正确处理好“本”(语文知识)和“末”(语文知识的载体)的关系。如果授课时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等内容安排了较多的时间,就会在事实上“喧宾夺主”,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紧张。在具体讲述中,还要注意语言的正确运用,要尽量用现代语言表述当时的历史环境,使学生在理解上既深刻掌握当时的历史现实,又紧扣当前的时代发展,为当代社会建设服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这一科技手段,既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减少板书时间等),又可以通过影视图像增大信息容量,使学生“如入其境、如闻其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既不能“以图代讲”,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离,也不能“为手段而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一种“赶时髦、贴标签”的方法,更不能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偷懒的工具”,为节省教师的体力和精力服务。多媒体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绝对不能过分地追求声像效果,以免把语文课上成了艺术欣赏课。不能让多媒体手段束缚“以姿势助说法”等优秀教学手段的发挥,不能让课件中展示的信息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发展。一切不利于学生智力最大限度拓展的手段都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体力和智力都趋于发育成熟,他们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可以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鉴于语文的“可自学性”较强,教师更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要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深入文本,勾圈画点,深沉思考,激情赏析,千万不要动辄指手画脚,横加指责。但是,“信任”不等于“放任”,教师的“钳制嘴巴”不等于“封闭嘴巴”。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超然物外”,更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必须尽“主导”之责,担“调控”之任。要善于对学生的错误思维及时地“拨乱反正”,对学生学到的各种知识恰当地“开渠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挥班委、团支部、科代表、兴趣小组等组织的作用,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高中语文课程的讨论课是特别难于“驾驭”的课程之一,它要求教师调动全班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让优秀学生起到“火车头”的牵引作用,以产生“学生教学生”之最佳效果,又要让后进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表达中找到自信、在争论中明白事理”。每一个学生都在正确的轨道上科学合理地学习之时,也就是教学时间最节约、教学效果最佳之日。
[1]林琳.新课程高中语文活动性学习专题实践初探[J].语文天地,2011,(13):40-41.
[2]何郁.语文课怎样上才有效?——我对语文课的几点认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1,(2):13-17.
[3]张传宗.高中语文教学应开拓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8):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