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涛,黄绍辉
(1.鄢陵县电业公司,河南鄢陵,461200)(2.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许昌市许继大道1298号许继微电网公司,461000)
线损指的是电能从供电方到达用电方之间所产生的差值,其中包括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在农村一般用电面积都比较大,而且点多面广,供电半径较长,所以降低线损,抓好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艰巨的任务。通过对现有的减少农村电力线损的分析,可将农村电力线损分为正常损耗和不正常损耗两个方面。虽然近年来农村供电所的电力线损管理工作不断成熟,对线损的管理也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但是在线损的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线损率的高低与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关系,而降低线损率的关键便是做好线损管理工作,降低农村电力线损。
农村的电网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线路老化,绝缘效果降低,末端电压较低,造成电损增大。有些线路损耗甚至达到了40%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在农村电网一期、二期改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输电线路很大一部分都采用原有线路,因此在线路的局上并未有着很大的改变,这就造成新旧电路的交叉,近电远供以及迂回供电理的现象,甚至某些地区因为线路迂回,造成部分配网线路过长,超过了所规定的上限值。另一方面,就导线本身来说,很多原有线路多采用的是截面积较小的导线,而且线路过长,在高强度的电流下长期超负荷工作,同时导线的接头数太多,使得整个线路的电阻增大,造成接触面通过电阻发热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了线损率。不仅如此,那些长时间没有修理过的导线,因为破损十分严重,再加上原有线路的绝缘性能比较差,容易造成很大的电能流失。除此之外,用户接拉电线线路过长过细,并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线路接头、搭头、桩头电阻大,发热严重;低压电路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中性电流增大,直接造成电网的损耗增加;农村台区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及农村家用末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未能完全安装投入运行,在电能的节约上做得不够等等,有着很多技术上的原因都能够造成农村电力线损率的增加。
在农村电网供电过程中,因为传统管理模式和上层部门分工的的影响,不能将生产员工与管理员工的职责有效的分清楚,使得线损管理的职责落不到实处,变得不清不楚,因此在抄表、电量差错、线损统计等工作环节流失的电量成了无人管理的局面,白白浪费大量电能,增加线损率。在线损指标管理方面,许多地方还未建立一个完善的线损分析管理制度,没有与配变台区线损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指标化管理相结合,无法达到线损指标从供电所分配到台区,再到个人,各级分配独自承担的线损分析制度,造成部分台区线路交叉,配变台区表计交叉,使得台区线损计算科学性不高,合理性不强,真实性不足。与此同时,因为线路的定期巡视检查与维护以及用电检查工作的不到位,没有能及时的发现那些因老化、绝缘、损坏的低压线,引起的单相接地和短路等现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给计量造成很大的障碍。由于农村电力分布比较广阔与分散这一特点,为一些偷电漏电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极快,偷电漏电的工具与技巧越来越多,不法分子偷电行为越加的巧妙,难以被电力企业发现。
技术线损是造成农村电力线损的主要方面,因此提高农村电力的技术降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提高技术线损的方法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安排电力线路的布局,做好配套设备;提高变压器的使用率及运行效率;加强无用功补偿与管理工作以及平衡电力的负荷等。
2.1.1 提高变压器的使用率及运行效率
增进对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根据负荷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输配电变压器数量和容量规格,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并且及时调整满负荷、超负荷的配电变压器,或者转移负荷,以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节能降耗,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2.1.2 科学合理的安排电力线路的布局,并配置优质设备。
引起技术线损率率高不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力线路布局的不合理,因此合理调整电网布局是降低技术线损率的有效途径。在电网布局中,需要对电源点加强建设,减少不必要的线路消耗。在选择电源点时,尽量选择靠近负荷中心的地方,可以通过小容量、多点、短半径的方式,减少甚至避免超供电半径供电现象。同时,积极更换原有线路,调整线路布局,减少迂回线路的出现,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与此同时,现存农村电网中有着不少陈旧的设备,比如供电导线,这也是造成线损率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在导线的选择时,按经济利益选择供电线路导线的截面积。除此之外,为了减少电阻消耗过大的因素,尽量采用整线布线,减少线路的接头,并且注意接头工艺,避免太多接头。
2.2.1 明确线损管理的目标以及降损方向
在线损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细化线损指标,分配到户,把指标与任务分配到具体的供电所,具体的线路以及具体的管理人员。同时,可以建立系统的线损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以明确线损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并通过奖赏形式调动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每月线损分析例会,针对每条线,每个台区,不同电压等级的线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细致的进行解剖分析。
2.2.2 加强做好反窃电行为的检测
窃电行为在农村电力管理中屡禁不止,为降低线损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对于这一行为可以通过加强智能电网改造,更换老旧的电能表装置最新的智能表,并对电能表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提高防窃电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倡“警民合作”共同防止偷电漏电行为的发生。对于那些有窃电嫌疑的用户,可以使用电子式防窃装置进行检测。
2.2.3 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重视计量管理工作,增加表计工作人员的职责。表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影响线损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表计不准确,将严重妨碍对线损率的计算,以及对线损考核指标的制定。在计量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增加标记工作人员的职责、统一管理客户电表、推官使用新型电表、加强计量装置配置管理等手段与方法,提高计量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线损率的高低不仅与供电企业经济利益好坏休戚相关,同时也是农村电网能够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关键因素。而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工作可以从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两个方面进行。同时,各个地区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降损的措施与方法,并在实际应用当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线损管理工作,以求能够更好更快更加合理科学的起到降低线损率的作用,最大可能的取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1]张艳君.对降低农村电力线损措施的相关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理论与探讨,2013,(02):391.
[2]陈彬.试论农村的电力线损偏高的现状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2,(23):4-5.
[3]李兴华.农村供电所线损的管理[J].农村电气化,2012,(02):24-25.
[4]司德林.浅谈农村供电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线损[J].科技向导,2013,(05):143.
[5]郑作生.浅谈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J].农村电工,2011,(08):44.
[6]郭世明,刘怀树.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之浅谈与探索[J].2011,(02):108.
[7]梁汝锡.浅谈加强农网线损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