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昊,邹 密,王兆丹
(1.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空军航空大学130022)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相当于人们对于电的依赖。大学生每天都要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阅读咨询,查阅资料,或进行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而网页正是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载体。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其中一些学校是作为文科类学生大学计算机公共必修课程,也有一部分学校将此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无论课程性质怎样,目前的数据反馈而言这门课程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此门课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进而通过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组织,包括教学方法等全面提高此课程的授课效果。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从1991年的万维网,到2001年的“语义网”,再到现在的社会网络;从传统的网页浏览,到用户可以参与网页内容的发布和管理,再到机器能够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从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从一枝独秀的IE浏览器,到Firefox,Chrome等等 ;从 Windows,到 iOS,再到 Android;从拨号上网,到ADSL,再到光纤宽带,WiFi,3G;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这20多年间,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都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
当然,这样的时代成就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爱好者和粉丝。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共享、传播和重用已经越来越高效。尤其是Web 2.0时代的到来,信息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实现实时共享。此时,对于讲授和传播知识的老师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以当前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我们调研了当前高校所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通过简单的知识点分析,可以统计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校对于这门课程内容所讲授的技术停留在十年前,所使用的软件工具停留在五年前。当然,教学过程中“授人以渔”更重要。但由于技术的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培养的学生,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具备“渔”的能力,往往只是停留在非常滞后的“纸上谈兵”的状态。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这门课程为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把网络技术和网页制作相结合。这里不仅要讲授如何制作网页,如何将若干个网页构建成一个网站,如何将自己制作的网站发布到互联网,从计算机的角度是如何访问一个网站。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就涉及到网页制作的内容、站点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域名申请、空间申请等具体问题,以及IP、DNS域名解析、HTTP请求服务等相关技术。事实证明,知识框架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其有利于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其它课程甚至日常生活体验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此外,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还涉及到大量的软件工程和管理学的内容。事实上,很少有网站是一个人制作完成的,这里面涉及到多人协作,更涉及到项目管理。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即使再小的一个网站,也都要经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等过程。
在这样一个相对复杂的课程和知识体系中,切忌传统的“工具论”导向。很多学校仍旧把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内容重点放在网页三剑客,即Dreamweaver, Fireworks和Flash的使用上。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不同项目组会选取不同的工具,我们知道甚至绝大多数的项目从来不会用Dreamweaver去画界面。因此,在这门课程的建设中,一定要淡化工具,强化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
计算思维又叫构造思维,以设计和构造为特征,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当今的大学计算机教育应该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已经树立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高尚人格。
对于内容而言,大部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讲授Dreamweaver的使用,包括图文混排、表格、表单、框架的制作等;一部分课程会讲授HTML基础,以及其它辅助工具如Flash和Fireworks等;还有一小部分课程会讲授使用Web标准进行布局。而事实上,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Dreamweaver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编码工具,Dreamweaver自动生成的HTML代码和Javascript代码很难应用在实际项目中。因此,在课程中过分强化Dreamweaver的使用是背离“面向应用”和“计算思维”的导向的,很难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
课程设计上,我们建议要以应用为导向,面向实际应用,面向企业中实实在在能用上的理论和技术。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课程设计应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如IP,域名解析,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网站设计的基本过程和工具,如线框图、流程图的设计,Axure,Visual等工具的使用;
HTML基 础 知 识,包 括 HTML,XHTML等 基 本 语 法,Dreamweaver作为编辑工具的使用;
Web标准布局,包括使用CSS和DIV布局;
HTML5和CSS3,包括比较经典的应用案例;
多浏览器适应,包括Firebug和IE tester等工具的使用;
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用于整个项目的管理。
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要面向应用和紧跟时代步伐,既要强化目前最广泛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工具,同时,作为大学课程,也要紧跟最新的技术和研究发展。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从内容上而言,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技术。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单纯的技术技能显然是不够的。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一个企业项目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因此,在这门课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并要把软件工程的核心内容及思想贯穿始终。比如,在技术讲授之外,要给学生讲授网站建设需求分析该如何做,总体设计需要哪些步骤,详细设计的具体内容,后台编码实现的背景知识,测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等等。这样才会使教学不与实际应用脱轨,培养出真正有管理思想,有设计理念,有全局观念的人才。因此,如何把这门课程从单纯的技术培养,结合管理素养方面的锻炼和熏陶,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的地方。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很近,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部分学校在这门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工具选择上都相对滞后,与实际开发严重脱节。因此,如何能够紧跟技术的发展步伐,同时又摆脱“工具论”的禁锢思维,是每一名授课教师值得思考的地方。本文研究并分析了课程当前课程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从工具讲授到计算思维的教学理念转变的建议。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框架,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本论文工作获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工类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2-8),及其子课题“大数据时代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JG-1-1)资助。
[1]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3]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4]王飞跃.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