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在治疗紧张型头痛中的效果评估

2013-08-15 00:42:46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施针氟桂利嗪头痛

禹 辉

(云南省建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建水 654300)

紧张型头痛是由于患者压力引起的头痛、恶心、眩晕症状。患者发病时常感到视野模糊、肢体麻木、眼冒金星等先兆,继而出现剧烈的疼痛[1]。大部分患者疼痛发作时常感到精疲力竭,并最终因为疼痛而昏厥。紧张型头痛患者多数为女性,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探讨。在以往的治疗中,常对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但治疗效果一般,部分患者由于对西医耐受性较差,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此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紧张型头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让人满意,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2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80例,患者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2.6±12.9)岁,患者病情为1年~12年,平均病程为(5.4±1.5)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性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1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没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患者于睡前服用。临睡前服用,作为维持性药物,用药时间为2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选取耳尖直上位置施第一针,以第一针为中心,并在同一水平位置施第2针、第三针,同时配合人中、风池、三阴交以及环跳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提插捻转针尖,对患者极泉穴位施针时应建议患者仰卧,针进入穴位后以远端肌肉出现明显性抽动3-5次为准,不留针[3]。对患者尺泽穴位针灸时,掌心应向上。随着施针强度的变化,患者握拳的力度也会发生改变,应对患者握拳后再自然张开五指,反复刺激4-5次,不留针。对患者针灸环跳穴位时,应让患者侧卧,施针应沿着臀部往大腿后侧方向施针,并根据患者远端肢体抽动的强度调整针刺的强度。患者针灸完毕后应休息30min在进行其他的活动。每隔3天针灸一次,10次为1疗程,共对患者治疗3疗程。

1.3 临床疗效评价:治愈:患者用药期间症状消失,停药后半年内均不见复发;有效:患者用药后头痛明显减轻,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发作次数减少50~75%或以上;无效:患者头痛次数没有明显的减少,头痛的程度没有明显的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患者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n(%)]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临床复发率17.02%,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紧张型头痛与血管痉挛有密切关系,血管痉挛会导致血管出血扩张,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血管扩张是导致紧张型头痛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研究表明紧张型偏头痛患者发病前兆是由于血管痉挛,发病早期患者可出现视野模糊特征,其原因是由于皮质神经元活动引起枕叶扩张导致的[2]。相关研究证实紧张型头痛患者发病可能与钙离子通道出现障碍有关,患者头痛发生时会导致钾离子积聚,从当钙离子进入神经元时,使得钾离子会被钙离子取代。氟桂利嗪是一种钙离子阻断剂,从而可防止缺血引起细胞内病变导致钙离子过量引起的细胞内部损伤。同时氟桂利嗪能有效阻断紧张型头痛患者脑血管痉挛及基因编码P/Q钙通道,此外能抑制5-HT的释放,阻止偏头痛的发生[4]。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复发率对比[n(%)]

采用针灸治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根据现代中医理论认为,头部是所用经脉分布最广泛的位置,通过对患者头部穴位进行施针,可起到通经活络、活血祛瘀的功效。经相关临床验证,针灸属于疗效高、无副作用的方法[5]。对患者风池穴位进行针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因此通过刺激风池穴位能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状态,抗张患者血管,改善患者紧张的状态,增加患者血流量,从而有利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建立,有效改善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的现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组织的含氧量。促进患者病灶周围脑部受损细胞的康复,增加脑部细胞的营养及组织的供应,改善患者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05%,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7.0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对紧张型头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1]何永桥.盐酸氟西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122

[2]小青.盐酸氟桂利嗪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89~90

[3]易光强,韦林,方洁淼,王晓磊.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概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1(04):22-24

[4]曾小香,李眺.近5年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2011(08):14-16

[5]李龙.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07):28-30

猜你喜欢
施针氟桂利嗪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得气的判断指征辨析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针灸手法对针灸效果的影响分析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