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妮
(长治医学院和济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在临床上消化科,急性胰腺炎属于常见急腹症,该病症具有起病急且死亡率的高的特点,因此一直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阶段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以增强CT检查为金标准,然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增强CT检查只有在高危患者中才能够得到准确诊断结果[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增强CT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检查的最佳时机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检查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有男98例,女78例,年龄22-84岁之间,平均(54.7±13.6)岁,APACHEⅡ评分平均为(5.3±0.7)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APACHEⅡ评分结果分成APACHEⅡ<8分组和APACHEⅡ≥8分组,分别含有患者病例139例和37例。而后按照发病时间分成发病时间≤48小时组和发病时间>48小时组,分别含有病例75例和101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胰腺坏死诊断率和Balthazar CT分级结果。
1.2.2 增强CT检查方法:研究中所用仪器为LightSpeedVCT64层螺旋CT扫描机,购自美国GE公司。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对300mg/mL碘普罗胺予以注射,注射流速控制在3.5-5m/s,剂量为每千克体质量1.5-2mL,而后对患者展开常规平扫以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展开Balthazar CT分级。
1.3 数据处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APACHEⅡ评分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经统计得知,APACHEⅡ评分<8分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结果为(A+B+C)级者129例(92.81%),(D+E)级者10例(7.19%),胰腺坏死者4例(2.88%),APACHEⅡ评分≥8分组患者的CT分级结果与APACHEⅡ评分<8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对于胰腺坏死诊断率而言,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APACHEⅡ评分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统计[n(%)]
2.2 不同发病时间患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经统计得知,本组发病时间>48小时者的Balthazar CT分级结果为(A+B+C)级者91例(90.10%),(D+E)级者10例(9.90%),胰腺坏死者9例(8.91%)。发病时间≤48小时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结果与发病时间>48小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的胰腺坏死诊断率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发病时间患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
曾有学者指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增强CT检查对治疗无特殊临床意义,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还会发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在行静脉造影时,造影剂会引起肾功能损害,严重时还会使胰腺坏死范围扩大[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具备以下条件时方可行增强CT检查:①临床无法得以确诊;②血淀粉酶高,临床症状严重,高度怀疑合并胰腺脓肿等并发症者[3];③APACHEⅡ评分大于8分者;④经内科保守治疗3天后未果者;⑤虽经内科保守治疗初有成效,然患者继而有发生病情恶化者[4]。本次有研究中,对比分析了APACHEⅡ评分≥8分者和<8分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发现这两类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结果并无明显差异,然胰腺坏死的诊断率则存在较高的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APACHEⅡ评分<8分者可不予行增强CT检查,而评分不低于8分者,怎应展开合理的增强CT检查。本次研究中还对比分析了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者和超过48小时者的增强CT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Balthazar CT分级结果无差异,而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者中未发现有胰腺坏死者,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中,则有8.91%的患者存在胰腺坏死,由此可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最佳时期为发病小时之后。
[1]汪良芝,沈云志.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1(04):428-429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9,43(03):236-238
[3]王芳军,陈卫昌,郭亮,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08):514-517
[4]陈卫昌,王芳军,郭亮,新CT评分系统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0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