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

2013-08-15 00:42:56郭京福毛海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行动者相关者信任

宇 红,郭京福,毛海军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的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开展时间尚短,但随着社会责任理念的普及,有关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现。社会资本理论也是近几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企业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集合;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以上二者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也使得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变得可行且有意义。

二、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各个学者的知识背景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以至于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社会资本定义。比如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定义来源于社会资本自身的功能,它不能简单地被界定为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以各种不同的实体形式存在。社会资本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二是社会资本会为网络结构中的个人活动提供便利。”[1]波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传输利益的社会结构,两者的关系就像硬币的两面,社会资本并不一定必须和网络结构中的行动者目的有联系[2]。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是首先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并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个人或群体的社会资本都是由自然积累所形成[3]。以上各经典定义启示是,尽管学者在研究时表述不同,但他们往往把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社会资本为关系网络结构中诸多行动者提供很多便利的资源,比如信任、制度、网络等。因此,本文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建立在信任、制度和网络基础之上,嵌入在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的、与预期功能一致的实际或潜在资源集合。

在此定义基础上,结合企业所处的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建立在信任、规范和网络基础上的,嵌入在企业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中的,通过社会结构使组织不断增长,促成目标达成的各种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4]。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学术界的观点相对比较一致。一般说来,企业的社会资本可分为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包括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管理者相互之间的社会资本,以及存在于各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社会资本;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则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有利于企业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具体包括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机构等之间的关系网络,其中又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之分。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产生以来,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学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不一样,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争议。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管理学派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分析。

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程中,经历了著名的“贝利-多德”论战和“贝利-曼恩”论战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带入了深化阶段。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受到多种市场和社会影响的组织,除了股东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企业作为其利益相关者相关关系的联结,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契约来约束和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商业伙伴和环境等对企业发展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也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就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责任”而言,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Carroll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特定的社会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是社会期望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5]。

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责任”内容,本文从广义的角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对包含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综合性契约责任,这其中包含了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由于利益相关者包含广泛,因此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然要与其众多利益相关者建立一个范围广泛的企业关系网络,在此关系网络中契约关系比比皆是,这也为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入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

相比以往的文献更多关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意义,本文则将剖析视角放在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1.社会资本的构建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认定

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的认定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按照上文分析,企业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依照科尔曼的观点,社会资本具有五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期望与义务,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服务的关系,并且环境可信度越高,行动者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就越高;第二种形式是在社会关系内部存在的信息网络;第三种形式为规范和有效惩罚,这对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者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提供了便利;第四种形式是权威关系。这种关系会在解决共同性问题中发挥作用;第五种形式是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以上五种形式,在企业社会资本构建过程中,需要企业划定关系网络的界限,明确范围,确定各个行动者的身份,知晓相互间利害关系,确立其各自的权利义务,规范各自行为,从而与企业关系网络中的处于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各个行动者保持良好关系。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利于企业摸清其在发展中与关系网络中其他行动者的关系,最终确定对其应承担的责任。

2.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率

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以企业履行以上契约关系为前提。如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被重视和尊重,对企业的抵制也会随之而来,社会责任的履行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社会资本的积累可以在以下方面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率。

(1)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在企业关系网络中,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必然会进行多次交易。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即存在成本,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环境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下,很多不确定性存在于交易过程中,比如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等,这些不确定性使交易活动存在着风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交易费用。社会资本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费用。对于交易来说,能否保证各方之间的信任牵涉到交易能否顺利实现。福山将信任看成是“在正式的、诚实和合作行为的共同体内,基于共享规范的期望。”社会资本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企业关系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在正式的、诚实和合作的共同体内建立信任的过程。如果交易各方恰好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之中,并且形成了融洽的合作关系,那么交易各方的交易成本自然而然就会降低,也有助于成本优势的形成。

(2)有利于信息的获取。企业的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材料,还包括信息、信任、声誉、信誉等无形的资产。处于信息社会中的企业,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也都与信息紧密相关,掌握丰富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顺利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企业才有可能很好地把握环境的不确定性,制定科学的决策,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并据此开展切实有效的履行措施。除了企业正常的信息交流途径外,大量的信息还可能通过关系网络进行沟通或流动。因此,以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就可以发挥优势,帮助企业顺利获取信息。Burt的“结构洞”理论认为,在信息流动过程中,拥有关系网络中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主体比非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主体在获取稀缺资源能力方面更具优势[6]。在由企业构建的的关系网络中,企业处在“结构洞”的位置上,由于“结构洞”的优势位置以及关系网络中存在的信任,使企业与关系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可以顺利建立一个通畅的渠道来进行信息交流,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相关信息,以分析宏观经济走向、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规律等。这种特殊的信息获取手段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在信息搜寻方面的成本,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计划和决策的科学性,抵御经营风险,获取竞争优势。

3.企业间的信任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目标的实现。

Sako认为,信任是“一种心智状态,是合作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期望,即期望对方能以一种可以预期的和互相能够接受的方式行事。”[7]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信任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在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相对于契约,信任的优势在于成本比契约低,更具灵活性,由于信任本身的特征,在关系网络开始的时候就产生了信任,并以亲缘、共同的交往、信誉、正面的积极价值观等为基础加以积累。没有信任,这些关系是不可能继续延续下去的。可以说信任的存在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巩固关系的基础,同时关系的延续也会巩固和增进交易各方的合作,进而降低社会责任履行成本,加速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目标的实现。大量研究实践证明,合作各方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企业间的合作能否成功。

五、结束语

社会和谐,即社会关系的和谐,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未来国家建设的总体性、政策性的指导思想。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相配合,对于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和积累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社会网络关系的建立,可以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优越的环境,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2]BURT,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Richardson,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5.352-389.

[4]宇红.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5]CARROLL A.B..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5 July-August,39-18

[6]RONALD BUNT.Structural Hol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SAKO,M.Prices,Quality and Trust:How Japanese and British Companies Manage Buyer Supplier Rel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猜你喜欢
行动者相关者信任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校绩效评价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从生到死有多远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2:59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新闻传播(2015年3期)2015-07-12 12:22:28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