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2013-08-15 00:4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协同主体

宋 茜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

2011年4 月24 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这是国家第一次将协同创新放到全局战略层面上,也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自2012年启动实施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目的在于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针对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企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协同创新类型,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2]。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各方面发展的中流砥柱,担负着更大的重任。高校急需应对时代发展需求和党的协同创新号召,建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这一机制是将协同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机结合,是为多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的基石,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自主应对国际挑战的决定性举措,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协同创新来讲,创新是目的,协同是手段,合作是基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就是指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等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体系内部和体系间的分工和协同,同时使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主体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队伍中来,将不断提高高校创新活动的效率、解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提高了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员工的实践参与能力,为创新性、实践性人才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奠定基础。

本文借鉴国际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将协同创新理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不断突破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之间的协同障碍,探求高校多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教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1 国外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1.1 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宽基础、宽专业”的特点

国外高校通常重视人的“通才”培养,注重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大学本科期间,特别是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25%,这就使大学生有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基本功底。这种“宽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创新思维的迸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为交叉学科和多领域交叉研究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时可以选择主专业和辅修专业或两个主专业,甚至可以改变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样以兴趣为基础的“宽专业”发展也为创新提供了土壤。

另外,西方高校还大力培养跨专业人才,设置大量交叉专业,并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大量开设跨学科课程,这是因为创新发现不会仅仅局限在单一的学科领域。西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氛围。

1.2 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英国高校一般没有统一的教科书,通常都是教师自主选择课程用书或参考文献,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作者的观点,在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观点。教师授课时也不是总在强调系统性的知识,不会过于详细地探讨课程中的固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自学完成的,这无疑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更注重该学科该领域的前沿成果并按专题强调重点内容和基本概念。课堂上教师都会根据课程内容准备大量相关资料,包括本堂课要讲的内容、参考资料、有用的网页等,这种大容量的授课内容不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学业压力。每个学生每学期开始都有自己所选课程的详细指南,对该课程的学分、每周教学的安排、学生作业题目及要求、评分标准、期末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收作业的具体时间、小组活动具体内容都有详细的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对他们后期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国外高校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以“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向权威专家提出质疑,鼓励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创新能力。在教学环节上,西方高校鼓励本科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目标明确、兴趣浓厚、主动性强,自学能力会明显提高。这样也会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获得运用理论知识的经验,掌握分析问题的本领。

1.3 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英国高校大都注重能力培养,期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收集和解释资料的能力、在专业领域的创造力、开放性地思考能力、做出多个可能性结论和解释的能力、对事物的决策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因此,独立完成作业和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作业显得尤为重要,这便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迅速独立完成工作并适应团队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的工作之一还要通过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来和诱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个人潜能。

总之,西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在校期间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及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细化出许多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面对当前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如何更进一步将协同创新落实到实处,使它充分发挥其覆盖效应,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带动全社会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已引起我国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西方国家人才培养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并对我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2.1 牢固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理念,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多主体相互协同合作培养人才的伙伴关系可以比作创新教育的“生态链”一样,彼此依存共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只有思想上愿意协同,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多主体各方才能彼此信任、协同、共进与发展。

需要多主体建立共同认可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多方的共同投入和各方资源共享,构建起链条式的关系。这种链条式的多主体协同,在科技层面上,可以促使企业通过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员,专业设备等,实现科研成果的现实价值并将科研成果投放到生产和市场环节上去;在人才培养方面上,可以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成长发展的深厚“土壤”,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职场、为服务社会做准备。教育服务理念认为在多主体人才培养协同的过程中,将大学生看作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供应者、合作生产者及最终受益者[5]。

一方面应要求学校和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逐步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和消费者权益意识,要认识到其求学的过程,就是其自身人力资本投资和不断增值的过程。基于此,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社会背景的学生需求,设计不同类别的实践活动形式和项目,创新活动内容和载体,完善学生的实践资源体系,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2.2 完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有关的高等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制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中,没有关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模式、路径、方法和有关的制度界定。因此为了使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来,就要完善有关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地位、作用、责任和义务,拓展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多种协同实践活动。

首先,可以出台提升大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有关法律。如出台“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按规定计入企业成本。符合税收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的,按规定税前扣除”等政策[6];其次,健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实现从高校投入为主转向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共同分担。最后,可以加强多主体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实践的宣传,特别是加强对活动典型和活动开展情况的报道,形成引导和推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3 立足多元主体需求,整体设计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

(1)要从过去只关注单一主体的需求转向关注多主体需求,既要关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核心主体的需要,还要关注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其他参与主体的需求,通过寻求社会实践参与主体需求的结合点,搭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资源整合平台,提高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多主体相互协同中,紧紧围绕市场的紧迫需求,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学生、科研院所学术人才走进企业,以企业的市场标准来进行企业实践设计,另一方面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引进到高校、科研机构中,建立委员会,并通过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联合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无缝对接。同时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应该不断磨合建立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多主体合作文化和合作习惯,逐渐形成高校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依托企业项目,丰富大学生实践机会,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小企业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合,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自身的小企业群,共同融入到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实现多主体共赢的局面。

(3)要转变传统的学校一方搭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单一模式,实现学校基础搭建、学生自主联系、政府扶持搭建的多模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实践类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方式和途径,努力实现学校、政府和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践格局,着力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实践参与面和覆盖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2.4 从多主体协同的角度尝试实践教育,并将多主体协同培养扩展到课外教育和社团教育当中去

美国已有1100所高等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7]。在我国高校不必模仿西方建立创业课程,然而我国可以将创业课程中的有利因子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斯坦福大学,有近600个志愿性学生社团,其中包括60个学术社团、63个体育社团、75个服务社团等等,在60个学生学术社团中,学科范围涵盖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能源、工程、半导体科学、医学等众多学科。同时也有数据表明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教育4/5都发生在课外[8]。因此,要改变传统“学校推动型社会实践”转向“政府推动型社会实践”和“企业推动型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类型转变,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毕业迅速融入社会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2.5 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多主体人才培养协同中的资金问题,并改善投资环境,成立第三方组织

传统的人才培养是由高校一方完成的,因此在投入资金问题中没有矛盾冲突,可是同样也带来了高校人才培养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高校人才培养不是高校一方的责任,整个社会都应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负责,当多主体协同来共同培养高校人才时,就要分清各方的责任,特别是资金投入责任。只有构建良好的外部资金协同机制,才能使内外部共同协作,提高协同效果。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政府对于多主体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处于“隐形调控”的位置,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我国政府不但不能处于隐形地位,还要出台各种经济政策引导多主体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的发展,并在多主体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担当重要的推动者角色。

因此,我国政府应在多主体人才培养中针对协同项目给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定的经济支持,如对于参与协同实践的学生除了企业给予一定工资外,政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学业补助;建立一些协同创新奖学金制度,对优秀项目和优秀学生一定的物质激励;同时可以利用优惠退税、贷款优惠等政策鼓励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行业企业。政府还应成立第三方组织,为协同创新提供合作所需的服务支撑体系,提供信息咨询系统,以免合作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错失合作的机会。第三方组织也应监控、保证资金运作的公平和科学,对无形资产价值做好评估工作,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证各方权力不受侵犯。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4-21

3 陈澍.英美国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1):89-93.

4 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147-179.

5 吕明娥.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分析[D].高教发展和评估,2006(3):20-23.

6 郑笑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现和未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8).

7 卢进南.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6):98-102.

8 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协同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