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俊 郝 英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湖北武汉 430205)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中国青少年还没有经过系统的生命教育,很多地方甚至从来没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这导致现代的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而,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当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时,他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从美国学者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到日本1989年所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污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再到我国台湾、我国香港的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与此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虽然在这方面较为滞后,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而且也逐渐认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许多人知道,日本是青少年自杀率居高的国家,日本针对这一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我国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和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成立说明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干预和防治青少年自杀成为一个学术性工程。因而,有理由认为进行生命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一工程必经阶段。
经过近30年的经济大发展,目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贫富分化、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的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青少年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或者期望值过高,或者漠不关心,或者过分包揽,或者放任自流,加剧了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学校现有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发展的理解和指导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生的终极教育机构,有义务培养有健康心理的合格人才。高校人才济济,有高水平的教师,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咨询教育氛围,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按学龄段规定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初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是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隐性课程是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
不定期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如开展民生活题讨论,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很好的专题教育。
体育能健脑益智:体育锻炼能为心理的器官——大脑提供能源和营养。大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健康与大脑有直接的系;体育可使人情绪乐观:由于体育运动融游戏、竞赛、艺术和娱乐于一体,故它特有的娱人娱己的功能。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在与对手的拼搏中,在与同伴默契的配合及征服自然障碍后,会得到一种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体育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发生着频繁而激烈的思想和行为上的交锋,使参加者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社交能力和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体育可使人意志坚强:由于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紧张、激烈的对抗性,它要求运动者克服内心障碍,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和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了意志。
当前,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环境教育、学习生活紧张、就业压力大所致。实践证明,高校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从人文生命的高度实施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62-65.
2 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9.
3 傅善业,蒋有倩.走出亚健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55-156.
4 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3):235-238.
5 方敏,江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锻炼强度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2(3):198-199.
6 谭华,季浏,耿培新,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什么要划分学习领域[J].中国学校体育,200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