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霞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1603)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确定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高职教育在21世纪初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全国现共有高职(专科)院校约110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近50%;每年招收的高职(专科)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随着全国性的扩招,高职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辅导员需细致、深入地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地探索与研究适应高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转换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进入高职学院学习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对于不懂的内容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更不会自主学习。随着课程内容的继续,不懂的知识也就越多,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急剧下降。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消极应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现在进入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都是“90后”,随着网络、媒体等传媒的发展,他们视野开阔,思想观念前卫,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勇于付诸行动,不愿意接受别人管束。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习惯性地通过网络解答疑惑,对他人依赖性减少,不愿意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联系。思想行为独立,对学习对班级管理有自己的见解,并不认为辅导员都是正确的,处理事情喜欢按自己的想法进行。
“9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这个唯一的孩子采取过分保护的措施,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差。到了学校后,他们无法适应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过分溺爱,他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时候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人际交往能力差,无法很好地处理班级和宿舍中与同学的关系。家长的过分保护加上学校的应试教育导致他们心理脆弱,缺乏抗挫折、抗压能力。一旦人际交往、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遇到小小的挫折,部分学生就难以承受,出现情绪低沉、沉迷网络、盲目恋爱等现象。
对于“90后”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渗入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所有学生都有了手机,绝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就有手提电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他们在网络中感受快乐,在网络中结识朋友,这样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上课时他们都在用手机上网聊天、看小说,更不用说下课后了。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更有甚者为了上网课也不上。网络让他们成瘾,愿意在网上倾诉,却不愿与家人和同学交流。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对于这些“90后”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特点,以前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急需认真研究、积极解决的课题。
现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年龄分布在各个层次里,有刚刚毕业,自身思想不成熟、知识积累不够、工作经验缺乏、能力水平不足,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辅导员;有已经工作几年,掌握一定的知识,思想比较成熟,但是他们对“90后”的学生的想法却没有多少了解的辅导员;也有工作了很多年,有了很多的社会经验,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的比较年长的辅导员,他们的思想与“90后”的思想有很大的脱节。
高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网络的发展,让他们认为对知识掌握得已经很不错了,不需要他人指导和教育。而辅导员是直接跟他们接触的老师,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学生,如何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基础上,辅导员需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知识储备。
一个素质全面的辅导员可以使学生对其产生一种信赖感和安全感。辅导员居于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无不带有教育性和示范性。平时辅导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美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辅导员知识和才能等业务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和得以施展的,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努力实践的,既要学习马列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矛盾,又要学习辅导员的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用自身的行动告诉学生,当代社会要想与时俱进,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这个时期的学生刚刚从少年期走向青年期,他们性格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成人感却很强,希望独立自主,觉得上大学了,可以放松了,不怎么爱学习,不愿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状态,怎样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让他们能够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让他们自信地走上他们的工作之路,是辅导员需要常常思考的问题。学生的这种情况需要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我所在校采取了鼓励辅导员老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在学校政策的支持和老师的努力下,不少老师都获得了咨询师三级或二级证书。这给班级良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很多辅导员在管理初期的时候,对学校管理制度不熟,与学生交流沟通不畅,这个时候,除了学习学生手册和其他方面之外,可以适当适时地向校内有经验的辅导员请教和学习。例如现在国家对高职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发放管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按照执行。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辅导员不满,班级内的很多矛盾也因此而起。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辅导员需要向前辈即有经验的辅导员学习,吸收好的经验,摈弃坏的管理方法。经过不断学习、反思和积累,才能够完善和提高辅导员的管理经验。
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人的集合;它的所有要素直接与人有关,人际关系便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则影响着班级的人际关系,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效率。交流与沟通渠道越通畅,沟通效率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辅导员要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和学生交流。通过每天课间操、晚自习检查、开班会、值班等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及思想情况,关心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重点关注来自离异家庭、贫困家庭和出现情绪突然低落的学生,利用自己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有技巧地与学生交流谈心,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引导,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网络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在班级管理方面,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优势,为班级创建QQ群或者通过飞信即时沟通。学生想和老师交流,或者对班级管理有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通过群空间或者往上面发帖就可以,不需要面对面交流,可以即时沟通,方便、快捷,且具有私密性。
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创新班级管理手段。可以建立班级网站和班级主页,老师把重要的通知、学生的表现状况等适时地发布到网上,家长既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与老师进行探讨,又可以对班级各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为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班级班规、班训、班级出勤制度、考核制度、班级参与活动情况记录等,对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个人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保证有法可依、有迹可循。这些管理制度需要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同,辅导员要保证这些制度得到落实。
班级干部是班级群体的骨干、带头人,他们对班集体的发展具有指向和先导的作用。在班级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班干部的选用要做到民主化、科学化,这对于形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委非常重要。班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让班级干部成为班级工作的中流砥柱。
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让其毕业后较快地融入社会,适应新的环境得到较快的成长。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信心,并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祝文明.从“90后”高职学生特点谈“80后”高职辅导员的内在素质要求[J].文教资料,2011.
[2]吴朝晖.辅导员对班级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3]张小花.浅谈高校班级管理[J].职业时空,2011.
[4]赵亮.略论高校辅导员教育素质的一体化培养优化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5]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