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敏
(西昌学院,四川 西昌 615022)
用典,是中国古诗词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文心雕龙·事类》释用典曰:“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①典故既述说历史,又蕴涵丰富复杂的意义内涵,因此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青睐。唐代以后,用典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一种习惯。高适是唐代颇负盛名的边塞诗人,同时也是唐玄宗时期重要的军政大臣。“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②,然而高适早年却仕途蹭蹬、怀才不遇,寄居梁宋、混迹渔樵的经历使诗人常借历史人物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自我的意识与情感,这在其诗歌中典型地表现为大量使事用典,尤其喜用含有历史人物的典故。
高适诗歌中的典故人物颇多,据粗略统计不下5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同一历史人物在其诗歌中被反复征引的情况。在众多的历史人物典故中,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追求,高适认为“圣代即今多雨露”③,自信能够在这个开明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常用历史上建立不朽功勋的人物比拟自己,表达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高适将自己比做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田家春望》)又将自己比做曾为刘邦说齐七十余座城池的高阳酒徒郦食其;“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宋中别周梁李三子》)还将自己比做曾经令洛阳纸贵的晋代文学家左思。这些诗歌用典故人物自拟,都表现出高适对功业的积极追求。
《旧唐书·高适传》称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②在高适的身上,有着浓厚的侠义精神,他崇尚节义、尚勇好武、希望仗剑行天下。高适的这种追求,使他对慷慨为国、献身边陲的英雄形象多有赞美。高适在诗歌中写道:“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直接歌颂豪侠少年驰骋疆场、抗击胡寇,建下赫赫功名。除此以外,高适还在其诗歌中反复引用古代英雄人物的典故,用以抒写内心的豪壮之气与悲慨之情。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塞上》)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政治远见、爱国情操与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诗歌。“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用汉代名将李广典故。李广历守陇西、雁门等地,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令匈奴心惊胆战。诗人身处关外,心忧边疆,在陈述消极防御作战与一味和亲都非边境安宁的长久之策后,慨叹世无李广那样的将领镇守边疆、彻底击败胡兵,赢得边境的安宁。同时表达自己虽然怀有感奋之心,却仗剑难行、请缨无路,只能空自嗟叹。在高适诗歌中,李广、卫青、霍去病等汉代名将的典故频频出现。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蓟门行五首》其一)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送浑将军出塞》)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
高适用李广、卫青、霍去病等汉代名将典故表达对建立丰功伟绩的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追慕或者借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无畏、爱恤士兵批判当今将领骄纵而不体恤士兵,抒发了内心的豪壮之气与悲慨之情。
高适“以功名自许”,他曾积极热情地谋求仕进,以期创下不朽的功名。开元二十三年朝廷下诏:“其才有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④高适踌躇满志地入长安应征,本指望“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但这次求仕却以失败告终。长安失意之后,高适长期客居梁宋,“以求丐取给”②,生活十分拮据。高适志不得遇的遭遇与古代怀抱宏大但无人赏识的历史人物有着相似性,因此在其诗歌中典故人物最多的是古代那些志不得遇的人,他常在诗歌中用志不得遇的典故人物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或借对志不得遇的古人的同情纾缓自己内心的忧郁。
“忆昔鲁仲尼,栖栖此经过。”(《宋中十首》其六)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自蓟北归》)
“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古歌行)
《论语》中记载:“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候乎?’孔子曰:‘非敢为候也,疾固也。’”⑤孔子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东西奔走、栖栖遑遑席不暇暖,他是古代志不得遇的典型。高适在鲁国游历时,自然想起千载之前孔子的遭遇,再联想到自己,自然容易惺惺相惜。“长剑”指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在初投孟尝君门下时,冯谖并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视,反复“弹铗而歌”后虽然孟尝君满足了其愿望,但仍没有发现其才能,而且其他门客讥讽其“贪得无厌”。高适用冯谖的典故表达自己与冯谖一样有着深藏不露的才能,却无人重视,只得失意而归。“洛阳少年”指汉代贾谊。《汉书·贾谊传》记载:“贾谊,洛阳人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⑥贾谊身负奇才、忧国忧民却遭谗受贬郁郁不得志,高适用贾谊自比,表达自己心怀壮志、无路请缨的愤懑。
在饱尝了仕途艰辛和世态炎凉后,高适没有对仕途绝望,而是渴望再次跻身仕途功成名就。于是,高适常以古代历经磨难而终成大业的历史人物安慰和激励自己,这些“穷而后达”者反复出现在高适的诗歌中,如苏秦、蔡泽、范雎、朱买臣、主父偃等。试举数例: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行路难二首》其二)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咏史》)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别蔡山人》)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在“穷而后达”的典故人物中,苏秦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高适诗中多达十余处,且用意十分明显。高适以苏秦早年困窘深受世人鄙弃的遭遇自比或比况他人,以苏秦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来自我勉励或勉励他人。这类诗句在其诗歌中频频出现: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酬裴秀才》)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酬庞十兵曹》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军》)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诗题青玉案,衣赠黑貂裘。”(《奉酬睢阳李太守》)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别王彻》)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战国策》记载:“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下,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路,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⑧苏秦后来发达后,回忆自己的艰难历程,曾说:“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睢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⑧苏秦早年困窘、志不得遇的经历与高适早年求仕失败回归梁宋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苏秦的遭遇感受最能引起高适的情感共鸣。《别王彻》中“季子多黄金”的典故也是有关苏秦的,但这句诗却为评者所诟病,《沧浪诗话·诗评》评此两句云:“金多何足道,又甚于以名位期人者,此达夫偶然漏逗处也。”⑨严羽从“黄金”的本意理解诗句,认为这有损高适位高而声重的名誉,但实际上这句话仍出自《战国策》中有关苏秦的典故:“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见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⑦苏秦发达后其嫂一改之前倨傲的态度而为谦卑之状,主要在于苏秦的仕途顺利。因此,高适诗歌中的“季子多黄金”也是借用有关苏秦的典故表达希望朋友仕途顺利的衷心愿望。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东平留赠狄司马》)、“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同颜少府旅宦秋中》)心在青云,致身高位,是高适及盛唐文人普遍的理想。高适的这种理想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获取功名富贵,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致君尧舜的高尚理想。高适早年长期不遇,甚至为生活所迫躬耕田亩,这种生活使高适对民生疾苦、现实生活都有着较深的体会,“永愿拯刍荛,孰云甘鼎镬”(《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强烈的忧民之情使高适常在诗歌中咏叹民生疾苦。高适的这种忧生之嗟使他对历史上关怀民生的良吏多有称颂。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寥无此人。(《宋中十首》其九)
宓子昔为政,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登子贱琴堂赋诗三首》其一)
宓子贱是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国君主曾任命其为单父宰,派他去治理单父,《韩诗外传》卷二记载:“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⑩宓子贱治理单父采取仁政手段,因此深得孔子的称赞:“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⑤此后宓子贱便成为古代良吏的楷模。高适在这两首诗中引用宓子贱的典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现实“寂寥无此人”的慨叹。高适在诗中多次称赞宓子贱,如《同群公秋登琴台》中“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中“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观彭少府树宓子贱祠碑作》中“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等。在对宓子贱的称颂追忆中表达诗人对良吏的渴望,对民生的关切。高适希望自己的朋友从政能够如宓子贱一样实行仁政,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用宓子贱比喻友人施行仁政,爱惜人才。
从以上对高适诗歌典故人物的分类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高适在其诗歌中运用的典故人物数量极多,而这些典故人物相当一部分属于穷而后达者,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苏秦、鲁仲连、蔡泽、冯谖、范雎等。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期,在这个变幻纷纭的历史时代,人才的重要性愈见突出。招贤纳士、笼络人才是统治者重视的问题,可以说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时代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人才的被发掘被重视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功成名就之前,大多士人都经历了长期的屈居下潦、辛酸受辱的生活,但即便如此,有志之士往往能忍辱苟且、不断地积极奔走奋斗,最终达志成名。这种先穷后达的经历对沉沦社会下层但又胸怀大志的士人有着极大的诱惑与激励,“一些具有远大政治理想的人,总免不了发思古之幽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伟绩对后人必有激励作用,而后人与前人相同的或不同的遭际更是激发诗情的直接因素。”⑪这种心理机制极为符合高适早年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高适“务功名,尚节义”,却“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长期的困窘潦倒使高适在感情上易于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如苏秦、范雎等人产生情感共鸣,遍干公侯,笑谈以取卿相,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使得谋略被采用而跃居高位。事实证明,高适以穷而后达者自励是正确的,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文人中极少的位居高位而显达者。
高适诗歌中典故人物还有一部分属于为官勤勉、关怀民生或建立不朽功勋者,如宓子贱、贾谊、卫青、霍去病等。这些典故人物的运用体现了高适积极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高适以“功名自许”,在他的心目中,宓子贱是贤臣的典范,贾谊是忧国爱民的忠臣,卫青、霍去病等是建立军功的代表,这些人物都是高适所追求模范的历史人物,高适以这些历史人物自励,期望自己也如他们般为国分忧或建功立业。事实证明,高适后来的确做到了。当高适身居高位后,他非常关注民生疾苦,“累为藩牧,政存宽简,吏民便之”。②晚年做彭州刺史和蜀州刺史时,高适在诗歌中写道:“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罢人纷争讼,赋税如山崖。”(《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表现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高适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有关历史人物的典故,而这些历史典故人物的运用,反映了高适以功业自诩的心理机制,现实遭遇使其壮志不遇,但高适却又能在这些历史人物中寻找到心理的慰藉与激励,即便长期沉郁下潦,但始终积极奋进,终于身居高位,实现了早年的宏志。历史人物典故的运用,使高适的诗歌呈现出质实深沉、古意苍然的风格。
注释:
①范文澜注,刘勰.《文心雕龙》(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14.
②(后晋)刘籧.《旧唐书·高适传》卷一百一十一,北京:中华书局第,1975:3331,3328,3325,3328.
③本文所引高适诗歌皆引自孙钦善.《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④孙钦善.《高适年谱》[J].北京大学学报,1963(6):59.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5,42.
⑥(汉)班固.《汉书·贾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1.
⑦(汉)刘向.《战国策·秦一》[M].卷三,济南:齐鲁书社,2005:24,25.
⑧(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M].卷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1785.
⑨(唐)严羽.《沧浪诗话》[A].(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700.
⑩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6:158.
⑪明华.《丛生的文体——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的繁荣》[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