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背后青年写作主体的心理透视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12期
关键词:热词心理

李 秋

(中国计量学院 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许多网络热词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很快呈星火燎原之势。从初始的年轻一代的网民到如今的社会各年龄段的大众,从平民化、草根化的网上帖子到如今国家权威媒体的文章,都有网络热词的“身影”,令人目不暇接。百度百科中对热词的解释是“网络热词即热门网络词汇,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其实网络热词不只是一个“词”,小到一个词或词的构成单位,大到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在我们所指的范围内。其特点是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网络热词的盛行既是社会发展的明证,又是社会心理的映射。从写作学的角度看,网上帖子或文章的写作主体大多是青年人,同时他们也是写作的受体,更多的网络热词被他们很快地使用和接受,并且通过“词媒体”这种写作载体的形式被广泛传播,进而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那么,到底这些青年写作主体在使用网络热词时存在何种心理呢?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探讨,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而当今中国青年群体身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需要层次结构,这种需要层次结构从基本层面到更高层面依次表现为: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表达的需要。网络热词被青年写作主体在网络帖子、博文、论坛上的文章中大量使用,恰恰能不同程度地反映这些心理需要,正是这些“需要”的存在,使使用网络热词时的种种心理特征凸显出来。

一、当今时代的集体倾诉与情感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的“生存的需要”是指青年为了维持和促进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其延续所呈现出的对于自然产品和社会产品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对于衣、食、住、行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指人为了自身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获得相关条件或拥有相关资源的要求和愿望。在现代社会中,作为自立的人来说,青年要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拥有职业或工作机会进而具备职业发展空间。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以及所处的社会结构位置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青年人身上,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机会和状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2011年出现的网络热词“压力山大”,取自人名亚历山大的谐音,用一种诙谐方法表达压力像山一样大,用幽默的方式传递出年轻一代所肩负的沉重压力的信息。“蜗居”、“蚁族”、“胶囊公寓”等也反映出当今高房价下多数青年打拼者在城市里的居住状态。2010年,消极、负面情绪多用“杯具”来表示,这些热词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年轻人在精神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宣泄情绪、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

网络热词既能体现人们价值观的取向,又代表一种精神文化的整体走向。当社会面临精神危机、信仰缺失时,个人的某种情绪就成为社会的共同心理。很多词能快速地引发集体性、社会性的共鸣,就在于它契合了群体性的心理。如“被××”戏谑性地使用反讽,没有任何意义的“神马都是浮云”等。所以,网络热词催生了时代共鸣,而智慧的人们学会了用调侃来表达内心的无奈。况且无论在意见或行为上,传统中国人都有很强的避异趋同的心理,即社会顺同倾向,这就更加使网络热词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背景下大面积传播开来。2009年网友们用“礮”这个字来表达失意、尴尬、不顺心和不如意这样的情绪。“簈丝”也叫吊丝,是最新网络流行词语,指以又穷又矮又多挫折为特点的“苦B”青年,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这些热词承载了大多数青年人的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他们觉得找到了共同的心理契合点,充满了认同感和“抱团取暖”安全感。

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社交需求

当今几乎任何青年群体对沟通的需要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沟通的需要是指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甚至宣泄情绪等方面的需要。今天的青年群体对沟通的需要之所以变得日益强烈,一方面是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增强明晰感,青年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与时代使每一个青年个体变得日趋独立,相互之间日渐隔离,为了减少孤独感,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感情沟通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再者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青年在情绪上的困扰和迷惑逐渐增多,为了减轻心理重压,他们努力探寻、释放、表达的迫切性大大增强。所以,当今能满足青年的沟通需要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运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大家畅所欲言,尽情挥洒。如“淘宝体”的运用,满眼的“亲们”,到处是“赞”一个等。“淘宝体”也被运用到师生做思想工作中、单位发布的通知中、社会上的服务窗口中,甚至公安对逃犯的忠告中等。在比较严肃的场合和事件中,“淘宝体”的使用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情,而这种温情正是现今日渐冷漠的人际关系的一种调节与需求,人们宣泄内心情感,关心他人评价,渴望被他人理解,获得外界认可,进而自我认同。希望得到或者给予别人友谊、爱情、同情、信任等。所以热词体现的基本的社交功能极大地满足个体的社交需要。现在青年人因为网络导致的“宅”现象,使得他们更渴望融入群体,使用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可以聊更多的共同话题,得到群体认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在使用网络热词,而自己却游离之外时,就会出现心理紧张感。当大家互相询问着“元芳,你怎么看”,会意地回答着“你懂的”的时候,融入其中,就不会感觉茫然、落伍,会为自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坦然,尤其年轻人接受能力极强,对新事物敏感,如果能够了解和正确使用网络热词,自己更加具有一种跟上时代的安全感,与网友交流的顺畅感。

三、轻松幽默的社会批判精神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青年,在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点上,参与的需要正在变得日益凸显。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参与公共决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逐渐形成。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对于年轻个人而言,也是其发挥潜能和提高才干机遇最多的时期,这一切为他们的广泛参与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动力和条件。

网络热词都源于网络,在网络上传播,进而渗透蔓延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其网络本身特征所致,它的原创性和传播性不会受到很多政治、法规的约束,基本上是一种原生态的表现形式,代表了社会各阶层多数人的精神诉求,但主体是大多数的青年人。它除了展示“正能量”以外,更多地披露了当前社会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主流意识和道德规范,起到很好的全民监督的作用。如“躲猫猫”、“楼脆脆”、“表叔”、“拼爹”、“我爸是李刚”等都反映了令大家不满的社会现象,集中表现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心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通过数量众多、面目各异、范围广泛的网络热词,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例如“伤不起”的产生,由网上的“豆瓣”最初使用,后来一些文章标题也开始使用,到2011年的“学法学的人你伤不起”,“伤不起”一词开始被网络疯传,甚至人们唱的、说的,动不动就会“伤不起”了。“伤不起”一词的走红,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分析,社会直觉的力量不可忽视,词汇产生于社会,反映社会,影响社会,用于社会,这个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容易受伤或调侃的心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就是诘问文化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扭曲与变形,更是对部分文化人的质疑与讽刺。利用网络热词对当今的不良社会现象及现状进行批判,既通俗又一针见血,同时营造出轻松幽默的语言氛围,这是语言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价值体现,也使年轻的写作主体们有一种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评价中来的自豪感。

四、时尚的个性表达

表达的需要是指社会成员在其生存需要甚至发展需要这些基础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日益凸现的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追寻生活意义、展示独特个性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参与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潜能、价值、向往、个性。年轻人追求的时尚与个性在网络热词的使用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美体现在两方面:外在形式美,即音韵、节奏、书写及格式排列美;内在意象美,即所传达出来的内容美。例如,“神马都是浮云”是以“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幽默拼凑出来的,因为打字速度比较快时很容易把“什么”打成“神马”,又因其在音韵、节奏方面朗朗上口而成为网友们的常用语。又如,人们为了表达对某事物的感情、感叹、感慨时派生出很多民谣、顺口溜等简短而意义丰富的网络热词,比如“打酱油”、“富二代”、“官二代”、“hold住”、“不差钱”、“元芳,你怎么看”等流行词汇,虽只有几个字,但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和网民的心声,在语言传达内容方面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更有人还把网络热词组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当今网络热词的“热度”,如“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由“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起,杭州的“外婆家”餐馆门口的叫号系统也一改传统的叫号习惯,变成“××号,外婆喊你吃饭了”,既顺口又温情,令人忍俊不禁。随着李宇春、曾轶可等中性女歌手的出现,“春哥”、“曾哥”等“哥”的称呼,吹起一阵时尚风,由此又产生“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的搞笑句子。貌似随着“哥”的盛行,“寂寞”就如影随形了,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哥抽的不是风,是寂寞”。网络热词体现的年轻人的追求时尚与个性的表达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求新求奇的探索精神,也能看出青年人的至纯至真的本性与心理。

五、结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刁晏斌说: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网络热词背后更是青年写作主体的各种心理的反映。在网络帖子、博文、论坛上的文章中,这些热词或总结人生状态,或概括社会现象,或宣泄某种集体情绪,或展示时尚与个性表现。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都与我们这个时代密切相关。“这些热词的背后不但有特定的社会事件,而且包含着一种微妙的社会情绪与心理。仔细盘点这些词,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迁,感受到生活变迁所带给人们的某种心灵震颤”。可以说这些热词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时代的棱角,更折射出了年轻人的心理特征。今天的中国青年,在群体维度上,社会性的需要和心理性的需要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逐渐地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价值性的需要日益凸显,最具体地表现为参与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不断地增强,这些“需要”支配他们的社会行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便会自觉地、更多地表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和服务,更执著地、更努力地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所以,由在写作中对网络热词的热衷进而延伸到生活中的流行不必过虑,反而可以透过此现象来引导青年写作主体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和探究年轻人的心理特征,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张淑梅.“山寨”、“打酱油”等网络热词之我见.语言文字,2009.2.

[2]吕兆格.新词—热词—流行词.语文知识,2010.3.

[3]陈燕侠.网络热词的时代心理和精神特征.语言研究,2011.11.

[4]吴彦鹏.认识网络热词背后的力量.领导之友,2011.5.

[5]李娟.语言功能观照下的网络热词小议.语言研究,2012.6.

[6]蒲清平,赵楠,朱丽萍.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中国青年研究,2012.7.

[7]沈杰.当前中国青年群体的需要层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热词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心理感受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