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如何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2013-08-15 00:44张晓薇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审职能监督

张晓薇

(武钢集团公司 审计与风险管理部,湖北武汉 430080)

一、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监督是指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国有大型企业的传统审计工作中,往往从管理层到内部审计部门都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单纯地行使监督职能,就是审查企业内部的违规、违纪和作弊行为。当时,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且总是事后算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国有大型企业监管力度的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日益健全,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力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下,传统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领域的内部审计,已经远不能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转变思路、创新审计理念,从以监督为主转向以监督与服务并重,从财务审计拓展为管理审计,以防范风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来开展审计活动,从而建立起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内审体系。

服务是指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服务就是本着诚恳的态度,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提供方便或帮助。服务型审计体现在审计后提出的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上,审计建议成为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审计必须注重审计过程中的双向沟通,要面对问题互相探讨,形成互动。实现服务型审计的目标,一是要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合作,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二是要提示风险,如重大投资、企业大额资金运作等,重点分析问题的本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开拓思路,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三是要如实诚恳地向企业提出建议,审计的成果不能简单地用发现大案要案的数量和问题的数额来衡量,通常来讲,审计发现的问题都是企业以前的经营行为或管理活动所引发的,仅仅是揭露问题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改进管理,能为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审计目标。

企业内部审计把握好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关系,终极目标是要提高企业价值。我们在强调内部审计职能时,不能只强调监督,也要重视服务。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监督包括对企业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检查督促,也包括对企业内控系统的监督、对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执行的监督、对经营管理者遵纪守法、履行职能的监督以及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经济信息完整真实的监督。强调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并不会削弱其监督职能,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反而可以促使监督职能的履行到位,而监督职能的到位又可以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二、内部审计中监督与服务关系的具体体现

1.审计监督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

管理层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时作出反应,主动要求结构调整、转变经营模式、防范风险、改善流程,需要及时、可靠、相关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撑,在这种趋势下,内部审计被视为帮助改善治理,支持关键治理程序的最合格的职业团体。武钢作为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钢铁产能过剩,国内供需矛盾极为突出,行业性亏损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武钢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内部审计通过监督高风险领域的管理和运行,重点监控境外资产、对外投资以及巨额资金的去向。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对高风险领域的审计监督,促进其规范动作,减少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的风险。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检查和评价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及履行职责的工作质量,为公司的发展起到“决策参谋长”的作用。

2.审计监督服务于企业管理提升

“为流程把脉、向管理献计”,内部审计不仅要在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更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献计献策,提出可行化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审计部派驻子公司监事会发挥长期驻点监督的优势,持续推进子分公司规范管理,持续推进流程优化。审计部加大工程的监督力度,对重点工程跟踪审计,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开始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重点关注工程的设计优化和投资控制管理。有的领导根据审计结论,借助审计的推动力层层抓落实,既促进了审计成果的转化,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能。在审计监督服务经营方面,内部审计起到了“保健医生”的作用。

3.审计监督服务于企业效益增加

利用在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专业特长,内部审计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及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如: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可以找出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筑牢效益大堤;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进清廉、加强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开展成本费用专项审计,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展工程预决算审计,可以准确核定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成本,减少资金流失;开展联营企业、承包单位目标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效益不高、指标不实、兑现不力的问题,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堵住出血点,维护企业利益。在审计监督服务效益方面,内部审计起到了“经济卫士”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在履行好监督职能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服务职能

1.改变思维定势

首先,从查错纠弊的角度去查找问题,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层次上分析问题。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内审人员要为决策者和管理层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内审人员要定好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距离被监管单位太远,以免对所监管单位的许多情况不了解,无法发表意见;又不能距离太近直接参与到流程中,妨碍内审人员对经济事项作出客观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去查找问题,从全局、战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内部审计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单位进行常规或专项审计工作来实现其职能的。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查的是一笔笔资金,一项项业务,一个个项目,这些都是局部问题,但审计人员不能被这些微观现象所迷惑、限制,要用全局的、战略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要善于从一笔笔资金流动中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通过对大量微观信息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具有全局性、有建设性的防止问题重复发生的措施,为领导提供完善体制、改进机制方面的建议,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三是让被审计者从排斥审计到主动接受审计,并借助审计力量提高管理水平的角度接受审计,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实需要,要善于运用内部审计这把“刀”,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内部审计仅仅是来查问题、挑毛病的观念,变被动接受审计为主动配合审计,重视审计建议的落实。

2.改变审计模式

被审计单位往往都认为审计人员就是来查处问题的,所以对审计容易产生抵制情绪,甚至可能发生阻碍审计的行为,使审计难以深入地开展。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我查你提供资料的方式,逐步转向信息平台支持。内部审计部门要不断开发应用审计软件,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建立起一套贯穿审计业务前台和后台的审计信息系统,与同行业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标分析,提高工作效能,为组织价值增值寻找到目标和方向。内部审计应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转变。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作用将更多的体现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要加大内部控制审计力度,为企业内部控制免疫功能提供及时的诊断,使企业潜在的“病毒”得以及时控制和整治,不断化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增强企业“免疫功能”,使企业得以不断自我调整和发展。对审计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剖析。内部审计还应寻求多种监督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监督工作不出现漏监、虚监、弱监,通过预警监督模式、防范模式和惩戒监督模式,实现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模式。

3.改变沟通方式

以往内部审计沟通主要在审计结论作出之后,并以审计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事实上,沟通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该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规划阶段,内审人员要与组织高层进行沟通,了解组织近期或长期的工作任务,围绕组织高层的中心工作来选择审计项目,取得管理高层的信任,从而保证审计成果得到充分重视。在审计实施阶段,内审人员要与被审单位管理层进行沟通,告之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及审计人员的安排等,同时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活动、生产特点、控制系统及风险等,在沟通交流中考虑被审单位的感受,消除被审单位的排斥心理,营造理解与合作的气氛。现场审计结束后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审计报告出具前也应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开展交流,让被审单位了解审计的意见及作出这样决定的道理。内审人员除了要处理好与被审单位及相关人员的关系,也必须处理好与组织内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人际关系。通过定期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沟通,完善组织的信息与沟通程序,这是组织治理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础,同时积极有效的沟通又会促进内审人员与有关人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即使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也使审计结果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把握好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必须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础,融入企业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把握好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必须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使监督与服务型审计的效果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不断体现出来。

[1]聂子轩.浅谈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J].科技资讯,2007,(15).

[2]阚文艳.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3]严志芳.关于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7,(12).

[4]李仁永.企业内部审计拓展服务职能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5]张余仁,张耀森.试论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J].农业经济,2008,(2).

猜你喜欢
内审职能监督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职能与功能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夯实监督之基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