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小学诗歌教学方法研究

2013-08-15 00:42:55寻红霞
文教资料 2013年11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受教育者诗歌

寻红霞

(曲阜市防山镇南河套小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教育教学能否为受教育者所领会,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受教育者已有的心理水平和思维方式并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教育教学不仅要适合受教育者当下的心理和思维发展水平,而且要指向受教育者更高的心理接受和思维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首次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要与受教育者年龄挂钩,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①。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思维方式分为三种:动作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方式。动作思维方式,是以实际动作为基础展开思维活动;形象思维方式,运用直观形象开展思维活动;抽象思维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多种方式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动作思维方式和形象思维方式为主。

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设置教学内容和开展课堂活动。

关于思维方式的问题,崔永和认为:“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规约和影响,因此基于个体的差异思维的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人的心理倾向、科学文化、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都无不具有特殊的地域性、民族性、社会特征。”②思维方式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思维方式同时与表达方式密切相连,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同时不同年龄段的人,思维方式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人们的思维水平不断发展变化,思维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③

小学生以动作思维方式和形象思维方式为主。小学生对动态化、变化快的画面特别感兴趣。动画片以动态事物和画面为主,带给小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因为小学生思维方式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动态的画面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小学诗歌教学,应该为学生描绘诗歌的画面,中国古代诗歌以情景交融为主要表现手法,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小学四年级人民文学版语文课本,选用六篇古诗;刘禹锡的《望江庭》、元稹的《菊花》、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韩翃的《寒食》、王安石《泊船瓜洲》。这六篇古诗都是以写景为主,并且自然流畅。“千枝万枝压枝低”形象、生动、如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的舞动的翅膀,黄莺婉转的歌声,给人以视听享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秋天的月光,无风之时湖水透彻如镜。刘禹锡的妙笔把大自然的美写得惟妙惟肖。语文课本,结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选择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并茂的诗歌,既是对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有效传承,又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可以以诗歌的形式欣赏到自然的美。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不应以死记硬背为主,或者以PPT展示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中的画面,或者让同学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方式有待发展,其抽象思维方式以联想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联想的思维方式主要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联想的方法以类比法和移植法为主。“儿童能够想象事物的对立面,并能够认识到这样的逻辑后果时,我们就可以说,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④诗歌以其形象化与情感化为主要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联想想象传神的词语;对作品语句的联想与想象,包括再现事物生动的形象、浮现事物丰富的色彩、想象其情境、想象其心境、想象其感受等;对作品段落的联想想象;对整篇文章的联想想象。月亮与思念故乡之情,枫叶与秋天、秋天与悲凉之感。诗歌中的情感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或渲染的,培养学生以联想的方式体会和领悟诗歌的情感内蕴。培养学生联想思维方式必须建立在对诗人的写作背景充分了解基础之上,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讲述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中国传统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美学风格,例如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寒食这一节日的相关民俗,古代诗人的性格特点和文化人格,等等。

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寓学于乐。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鉴于小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方法应以生活化、趣味化、体验化教学为主。

生活化教学,中国传统教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实践教育,教育的目的之一即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使之导向社会化。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教学的生活化,培养学生感悟人生和生活的能力。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⑤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开创实用主义教育学,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倪文锦提出语文教学要以“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为前提以最终适应社会生活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为最终目标”⑦。

小学诗歌教育也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诗歌来源于生活,诗歌鉴赏与学习也应回归生活。一年级课本中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组织学生去河边或者湖边观看鹅在水中的姿态和动作,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组织学生干家务活或者去农田体验生活,在具体的劳动生活中感受作者在诗歌中传达出的信息。

趣味化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对外在的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未知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设置悬疑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起更多的对话。与人物对话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与诗歌中的人物说话。尽可能想象合理的细节,如情景描写、心理描写等。与诗人对话可结合生活体验,督促学生试着写成一篇白话文诗歌或者散文,体会其中的乐趣。诗歌以韵律化的语言写成,可以把诗歌改编成歌曲的形式,让学生在聆听和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或者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拼字词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达到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改编成母子离别的小话剧,让同学即兴表演,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领会其意。在诗歌教学中,穿插作者的奇闻逸事或者中国古代诗人写诗、唱和的佳谈,如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王昌龄、王之涣听曲的故事,苏轼与苏小妹的故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体验化教学,好的教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而且应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辛勤耕耘的过程和收获的成就感,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身体之,以心察之。体验是指从客观事物、客观情境中获得亲身经历的情感过程,所引起的内心感受等。中国古代诗歌流传的优秀诗篇,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对大自然美的客观描绘,其思乡之情,羁旅困顿之情,欣喜之情无不与诗歌中的景致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虚拟的情境,为学生细心讲解作者写作的心情和社会背景,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境遇。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当以作者当时的心态读诗。《枫桥夜泊》中的羁旅之情,诗中的愁绪,在客观景物的渲染下更加浓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去郊外观赏秋天枫叶满山的景致;《江畔独步寻花》惊喜地发现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都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

杜威提出思维五步法,教育者应当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称为“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因而,教学过程也应该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地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检验这些假设,有效地把教学方法与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总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做中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教学方法以生活化、趣味化、体验化教学为主。具体到诗歌教学活动,要把握诗歌的审美属性和解读方法。

注释:

①张承芬,宋广文.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70.

②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③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97:323.

④[加拿大]Guy.R.Lefrancois,著.王全志,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356.

⑤杨伯峻.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58.

⑥[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⑦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受教育者诗歌
诗歌不除外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 10:16:24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 08:16:00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 08:39:14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0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 16:51:07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