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儒庭 邱丽瑛 指导:杨军平(.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采用“猫吓老鼠”制作恐伤肾动物模型以来,国内外相继出现多种“恐伤肾”动物模型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王氏等[1]采用在程序性固定时间点不确定性的给予小鼠空瓶刺激诱发其情绪反应的应激模式。测定(14、21、28天)应激,1天至少给予1次以上的刺激。主要的评价指标:小鼠毛色带黄成小缕状,不均匀,不柔顺,明显比对照组黯淡;随着心理应激时间的延长,部分小鼠对外界环境干扰敏感度降低,反应迟钝,缺乏好奇、探索行为,修饰行为极少,攻击性增强。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胸腺和脾脏的质量减轻。EPM行为学测定,发现应激后的小鼠较少进入和停留于开放臂中,倾向于探究封闭臂,且在封闭臂的停留时间延长,运动活力降低。
杜氏等[2]采用“恐伤肾”猫吓老鼠的方法制作模型。此实验使猫与老鼠一网之隔24小时,并且早晚各取一只小鼠活小鼠喂猫以加强应激效果,为期7天。主要的评价指标为:小鼠体重,前列腺,精囊腺,左侧睾丸的重量比正常组减少,血中T,TSH,LH的浓度有所降低。这类方法采用小鼠与生俱来的本能对猫的恐惧来制作恐伤肾小鼠模型,最真实的还原出小鼠恐惧的情绪。但是缺点在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猫会因为长期无法成功捕捉到小鼠而产生倦怠,对小鼠的刺激会逐渐减弱,小鼠也会习惯猫的恐吓和攻击,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
因此,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在制作相关的模型时,大多都会按照自身的需求加入其它性质的应激源,已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
黄氏等[3]运用电刺激应激箱,每次通电5秒,每天不定时应激一次,每次15分钟,持续6天。小鼠被点击后会发出尖叫,出现惊慌跳跃的状态,以此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本实验通过电击小鼠使其产生恐惧情绪。目前在进行这种实验都会加入声光刺激使声光刺激与电击小鼠交替进行,以加强小鼠的刺激强度,以达到更为满意的应激效果。本实验的评价标准:行为学改变:理毛,修饰,睡眠时间减少,进食量减少,拒捕,抓咬,狂躁等惊恐行为表现;小鼠体重下降,胸腺组织轻度改变:皮、髓质胸腺细胞分布稀疏;胸腺指数下降,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马氏等[4]使用的束缚筒以限制小鼠自由,每日束缚6小时连续2周,并且每次束缚的时间不同,使小鼠对下次应激无心理准备,束缚期间小鼠禁食禁水。主要评价指标:旷场实验(小鼠自主活动减少,穿格数目减少,粪便增多等行为活动受到抑制的表现);NPY的测试(出现高表达状态)。在此试验的基础上,近年来常用的小鼠站台水环境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实验掺杂了对小鼠生理上的刺激(禁食,禁水)。这一干扰因素,这样一来,小鼠的应激不单单是心理应激,生理因素会成为本实验的干扰因素之一。
杜氏等[5]在之前“恐伤肾”猫吓老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冷水游泳相结合的多相性造模方法,此外实验要求冷水水温10℃,游泳15分钟/天,实验共18天,本实验加入了冷水游泳,以加强刺激强度,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实验效果。
主要评价指标:大鼠的扑捉潜伏期延长,扑捉次数减少,交合潜伏期延长,交合次数减少。
多相性模型最早是cart建立的,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模型大多是在之前进行改进的,如敖海清,徐氏等[6]运用束缚(6小时/次),电击,4摄氏度冰水游泳(5分钟次),禁水,禁食五种方法随机安排,除禁食、禁水外,其他方法为1次/24小时。应激21天。
主要评价指标:旷场实验(水平,垂直运动次数减少),血清胃泌素明显减少,血清皮质酮明显升高,血浆胃动素明显下降。近年来还会加入昼夜颠倒,离心旋转,高温(45℃)等方法,增加刺激的种类,从而提高应激的效果,提高模型质量。
慢性复合性应激模型是近几年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造模方法。如刘氏等[7]运用心理应激20分钟,束缚2小时,尾悬挂2小时,小鼠站台水环境6小时,夹尾搏斗30分钟,五种应激模型组成慢性复合式应激模型。上述方法依次安排7周内。
评价指标:小鼠体重减轻,精子数量,质量明显下降,小鼠FSH,LH,T的血清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睾丸发生病理变化,生精组织及细胞和管腔精子变化的评分。这类模型与单一应激模式相比更好的模拟外界的环境,也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认可。
综上所述,近年来“恐伤肾”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仍存在着几个问题需要解决:(1)目前尚无“恐伤肾”动物模型的统一制作及判定标准,不利于科学研究。(2)几种造模方法所造成的动物模型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方面是否存在差异。(3)随着竞争的激烈,临床上多为情志不畅造成气机郁滞,“恐伤肾”和“情志不畅”之间有什么不同。(4)对“恐伤肾”小鼠模型的制作,从单纯的猫吓老鼠发展到现在多相性应激模型,方法多样,如何取得应激效果最好的模型。(5)从单纯的猫吓老鼠发展到现在多相性应激模型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特异性的指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应激效果好,模型稳定,干扰因素少的动物模型,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通过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采用设计对比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得出数据分析,用粗糙集rough集方法,从三组慢性复合心理应激组中,评价出效果最好的动物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选实验。
笔者认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应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既要符合现代医学发病因素的特点,又要符合临床自然发病的过程。应采取多种方法造模,研究各种造模方法之间的不同。制定出统一的“恐伤肾”模型的造模方法和判定标准,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建立病证结合模型打下基础。
[1]王玮文,邵枫林,文娟,等.不同时程对大鼠行为免疫和交感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292-298.
[2]杜维祥,沈世林,马玉清,等.金锁二仙饮对雄性肾虚质小鼠雄激素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7(5):393.
[3]黄忠远,杨军平,邱丽瑛.逍遥丸对慢性心理应激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6):68.
[4]马颖,卢丽.慢性应激对小鼠脑组织神经肽表达及心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8(3):190-192.
[5]杜维祥,沈世林.金锁二仙对雄性肾虚大鼠性欲的调节[J].中医研究,2012,23(8):11-13.
[6]敖海清,徐志伟.柴胡疏肝散及逍遥散对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4):288-291.
[7]刘晓梅,张云.慢性复合式应激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54-356.